04.04 民族歌剧更好听了,但也暴露了问题

民族歌剧更好听了,但也暴露了问题

歌剧《沂蒙山》剧照 (纪晨/摄)

文 |伦兵

一段讲述福建老区人民在送走自己丈夫和兄弟参加红军后,对革命坚韧不舍的精神的故事成就了福建歌舞剧院的原创歌剧《松毛岭之恋》;一部以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创作主题的原创歌剧《沂蒙山》最近在北京演出,感动得现场观众热泪盈眶;一部描写农科所青年干部马向阳帮助乡亲致富的故事而创作的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近年第三次进京,依然赢得观众的欢声笑语;一部描写敬老模范刘德芬生前创立福利院收留帮助老人和孤残儿童故事的歌剧《有爱才有家》,用真挚的情感感动观众……在今年3月初举办的“2019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中,文化旅游部从全国各地调集了7部近两年创作的优秀民族歌剧,让观众看到了歌剧工作者为弘扬民族歌剧传统、挖掘现实题材创作所进行的不懈努力,这7部歌剧也代表了近年来我国文艺舞台上歌剧创作的“井喷”现象。

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

动人心弦,催人泪下,这是中国民族歌剧的一大特点。而中国民族歌剧从《白毛女》开始就以现实题材为创作的主要方向,《白毛女》的故事、《江姐》的故事等都让观众在感同身受的状态下得到心灵的启迪。在新的时代新的发展中,民族歌剧的创作怎样让广大观众接受,让普通观众走进剧场?“2019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中,《有爱才有家》《松毛岭之恋》《沂蒙山》等作品将贴近百姓的感人故事,经过创作者的精心打磨,通过优美的音乐和真实的表演感动着现场观众。歌剧《沂蒙山》讲述在抗日战争的山东沂蒙山下的战役中,以海棠为代表的普通百姓舍去自己亲人的生命保护八路军及其后代的故事。该剧在天桥艺术中心演出时,当看到舞台上普通农村妇女海棠把抚养的八路军烈士的女儿交还给孩子的父亲,孩子执意将海棠当作亲生母亲时,剧场很多观众都为之动容流泪。《松毛岭之恋》中女主角阿妹丈夫在松毛岭战役已经牺牲,她却30年如一日等待丈夫回来的那份坚守,同样也感动了现场的观众。在歌剧《有爱才有家》中,刘德芬用博爱之心为福利院孤、寡、残、幼撑起一个温馨大家庭,也深深感染着现场观众。流泪感动成为今年优秀民族歌剧展演中最为受到关注的一个现象。

民族歌剧更好听了,但也暴露了问题

歌剧《有爱才有家》

19世纪末,以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和普契尼为代表的真实主义歌剧作家曾经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歌剧,这些歌剧以现实题材为蓝本,讲述百姓的生活,受到观众喜爱,一些剧目流传至今依然为各大歌剧院热演。在我国的歌剧创作中,现实题材的作品更能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在7部优秀歌剧中,《马向阳下乡记》和《尘埃落定》也是近年来涌现的优秀民族歌剧作品。《马向阳下乡记》以喜歌剧的风格讲述了当今农村精准扶贫的故事,《尘埃落定》讲述了藏族地区一个与农奴解放追求自由有关的故事。这两部作品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展现了中国民族歌剧未来创作发展的一个方向。中国的歌剧创作应该追求百花齐放,追求多题材、多风格的创作,让歌剧文化更为立体地展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追求民族旋律入耳入心

民族歌剧更好听了,但也暴露了问题

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剧照(刘海栋/摄)

什么样的作品能留下来,什么样的歌剧唱段能够像《洪湖水浪打浪》和《红梅赞》这样的经典流传开来,这是我国歌剧人一直探讨的话题。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海外艺术涌入进来,在歌剧、交响乐领域,各种风格和现代作曲技法也展现在观众面前。于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以现代技法创作歌剧也成为歌剧界的一种潮流,新的和声系统、无调性和多变调性在创作上的运用也在歌剧中得到呈现。这种创作确实使我国作曲家走在与国际同步的创作轨道上,但由于国内观众听惯了以优美旋律为主导的歌剧作品,对运用现代和声与调式体系创作的歌剧并不习惯,所以,歌剧的创作和演出也与国内听众产生了一定的距离。这30年中,原创歌剧涌现不少,但有些歌剧让普通的观众很难入戏。而这次优秀民族歌剧展演中涌现的7部歌剧中,旋律性和民族音乐的融入成为一大特点,也涌现出不少优美动听的旋律。这些旋律在歌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持了歌剧与普通百姓的亲近感。

《沂蒙山》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开始,在歌剧音乐中运用了大量的民歌素材,同时,歌剧唱词的创作运用了很多民谣体,每两个乐句重复的形式,使得音乐既优美动听又易记上口。海棠的唱段加入了板腔体的节奏特点,其唱段旋律在原有的民歌音乐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情感更加浓烈,在表现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时,也更具催人泪下的效果。歌剧《松毛岭之恋》的音乐以福建民歌为基础,剧中“不屈的松毛岭”和“阿根哥,你在哪”等唱段融入了闽西民歌的元素,让音乐更贴近百姓的欣赏习惯。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的作曲运用了吕剧与山东民歌的元素,加入了很多吕剧丑角的表演,在伴奏中凸显坠琴诙谐幽默的喜剧风格。剧中会计和众乡亲演唱的“钱钱钱”和四个妇女嚼舌根的演唱喜剧韵味浓郁,极有特色。歌剧《尘埃落定》的演出中,藏族民歌的素材给了作曲家孟卫东强大的创作基础,因此,歌剧音乐中带有极强的青藏高原的气息,旋子、锅庄和藏族牧歌风格的音乐随时涌动出来。

歌剧《尘埃落定》的作曲家孟卫东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作曲原则是写演员唱得舒服、观众听得舒服的旋律。”因此他的创作不追求有多少现代和声和调式的变化,用朴素优美的旋律感动观众。在《有爱才有家》中,扮演刘德芬的歌剧表演艺术家刘丹丽更是每一段每一句的唱词都会与作曲家商议探讨琢磨,加入她过去是楚剧演员的经验和戏曲表演中对人物演绎的体会,将戏曲元素巧妙融入歌剧的演唱和表演中,达到细腻刻画人物的艺术效果。民族的旋律和传统音乐戏曲旋律的运用,使得近年来的民族歌剧创作在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普通观众亲和度上有了很大改进,这也是很多歌剧能够感动观众的原因之一。

剧本创作还要少些套路

民族歌剧更好听了,但也暴露了问题

歌剧《尘埃落定》剧照

题材的感动,旋律的感人,是近年来民族歌剧创作出现的新气象,也正在成为民族歌剧创作的潮流。然而,在“2019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邀请的7部歌剧中,人们也看到了一些需要逐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歌剧剧本的创作,关系到整部歌剧的呈现,也特别关系到歌剧音乐创作的走向,因为音乐是需要按照剧本的结构、按照剧作家创作的唱词来谱写的。但当今很多民族歌剧的创作中,剧本的先天不足影响了歌剧创作的水准。比如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中,有些剧本在戏剧结构上就有不合理的地方,《尘埃落定》原是一本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改编成歌剧将部分魔幻色彩删除了。但是在上半场二少爷发誓要做土司后,魔幻式歌词突然出现,将原本的戏剧性破坏。近年来我国民族歌剧的创作中总有一些大家都追求的模式在歌剧创作中出现,比如歌剧中的英雄人物或主要人物牺牲后都会有一段追思情节,已经去世的人物会以灵魂的身份出来与现实人物对话,以表达爱或意识的坚定。当很多同类题材的结尾都用这种表达时,这一“见鬼”现象就成了套路。讲好符合中国观众审美的中国故事,应该是所有艺术工作者的职责。中国歌剧首先应该让中国观众看得懂听得明白,才更易流传久远。

中国歌剧的唱词应该怎样写?从唱词是否合辙押韵到中国歌剧是否需要宣叙调,都是争论探讨最多的话题。而从近年来歌剧创作来看,最重要的“为谁而唱”“唱什么词”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观众在看歌剧时听到的唱段如同一首流行歌,很多表达剧中人物心事的唱段拿到其他剧中一样通行。原创歌剧的剧本创作首先是写好故事和人物,唱词也应该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和人物之间交流上下功夫。词不达意的抒情歌词与剧情无关,也削弱了歌剧的戏剧张力,阻碍了歌剧的戏剧进程,不会为观众所喜爱。

近年来民族歌剧的音乐创作确实涌现了不少融入了民歌旋律戏曲元素的好作品,而作曲家在歌剧创作思维上也应进一步加强。很多民族歌剧作曲家过去以写歌为主,因此在歌剧创作中就把很多写歌的经验放在里面。歌曲创作讲究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把歌者的情绪带入高潮,而把这样的思维带入歌剧创作,每一个唱段都有高潮,男高音都有High C,女高音都有高音和花腔,容易导致另一个极端——满台音乐高潮,使得观众听觉疲劳。

当前歌剧创作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广大歌剧人探索和解决:歌剧创作题材还可以更广泛,歌剧的风格还可以更多样,剧本创作可以更讲究合理,音乐创作可以更歌剧化,歌剧的呈现能够更精致……只有呈现精致的演出,只有创作演出的每一部门都具有高水准,我们的民族歌剧才能真正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下来。

- THE END -

近期热门文章

《音乐周报》@你!快来说出你和《音乐周报》的故事…

北京合唱节5月开幕,音乐周报与北京音乐家协会邀全国合唱团晋京展演

师范音乐人才怎么培养?16所高校专家论道

教师减负,能惠及弱势的音乐老师吗?

张国勇:夕阳无限好,但愿这不是“交响乐王国”陨落的预兆

足不出户,跟世界排名前30音乐院校导师直接上课

订阅2019年《音乐周报》,戳这里!

快收藏!改革开放“40载·40歌”完整版来了

潮·涌 | 改革开放40年之“十大古典音乐事件”

民族管弦乐队座位究竟怎么排?

唱合唱,你的声音“炸”吗?

民族歌剧更好听了,但也暴露了问题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A:发这里 [email protected]

Q:想合作?

民族歌剧更好听了,但也暴露了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