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丢掉伦理法教的外衣,才足以赤裸裸地审视命运

导读:

《尘埃落定》是阿来笔下一部极其重视叙事策略及叙事效果的作品,正是采用了"傻子"这一独特视角,让读者觉得惊叹之余联想到了"阿甘"视角,为读者再现了一个陌生而神秘的有关藏族土司制度兴衰的艺术世界。值得惊叹的是作品对于人性中所热衷于权力追逐、对于土司制度下站在高层阶级所过分注重身份等级、无情践踏人类平等,纷纷用一个"傻子"的绝对进行了抨击。因为只有"傻子"才是唯一一个脱掉了伦理法教外衣的人物,从他的视角,微观审视自己的命运,佐证其他人物的命运,以及见证整个土司制度生盛衰历史,到达一种隐喻的效果:傻子未必真傻,或许是大智若愚的体现。

《尘埃落定》:丢掉伦理法教的外衣,才足以赤裸裸地审视命运

各种命运的审视: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

纵观二儿子这种傻里傻气为自己人生搭建了一层保护伞,没有人怀疑他的智商是真傻,也没有人怀疑这层"真"成了他持续生存状态中那些虚虚实实的掩护操作。

(一)傻子的自我审视:存活中的虚假并非伪装,而是有自知之明

实际上,在小说开篇,"傻子"是有自知之明的,作为麦其土司家的二儿子,即便是一个傻子,但是他的出生对某人来说是一种威胁——土司之位的继承者哥哥。要不是因为傻,可能早就成了刀下亡魂,一开始就成为权力争夺的牺牲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偶然的生命状态成了他生命延续的护身符。

傻子就像一个天真的小孩,偶尔会像《阿甘正传》中持续保持自己纯正姿态的样子,也像《皇帝的新衣》中那个会以"童言无忌"角度戳破谎言,站在真理层面的角色。所以麦齐家的这位二少爷并非真傻,他有着和他人不一样的思想和见识,能够感知现在和预知未来,所以不论是原著中还是剧情中我们可以大量的看到他那些"神操作":傻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显出聪明,让那些看不上的他的人惊叹不已;也知道外来眼光转化要把他当正常人甚至于聪明人时,怎么表现出自己就是个傻子的本质。所以原本的"真傻"赋予了他不爱不恨,常常处于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地带。

因此他的整个生命状态就在这种真真假假掺和中轮回,身份特殊而地位高贵的傻子,事事居然尽如他所愿,得到了他所谓的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逃脱了父亲仇杀危机,最终也兜兜转转获得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会——土司继承人。

这种天然的不装饰伦理法教的自然因果报应,无异于在嘲讽那些站在智商高层,披上伦理法教而自认为人生高等的群体,用一种"祸兮福所依"的戏剧性手法来审视傻子的命运和他人的命运结局。

《尘埃落定》:丢掉伦理法教的外衣,才足以赤裸裸地审视命运

(2) 审视妻子塔娜:美貌是不是垄断货,所以并非可以为所欲为

侍女塔娜是围绕着整个权力中心旁边转的角色,一个自认为可以凭借美貌操纵就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的女人。这种自认为的聪明和傻子的智力比起来异常鲜明,譬如她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不是看感情而是看权力。当塔娜看到桑吉卓玛嫁给银匠时,她曾向傻子二少爷说:"以后我也要这样下楼,那时也会这样体面风光吗?"此后她便是开始花着各种心思讨好这个傻子,非常肯定的是这种讨好不是出于爱与感情,而是目的性十分强烈的引诱,自认为的委身于他,陪他睡觉和满足他的动物性本能,通过这样的手段暂时坐稳了奴隶主的位置。但是这种交换对塔娜来说是不等价的,她不会满足于嫁给一个傻子,于是通过背叛来宣誓自己的不甘,放纵于欲望,与土司大儿子通奸,其后又跟汪波土司私奔,一再地为了权力和地位沉沦。

靠着美貌这把武器,她似乎也抛开了伦理法教的外衣,用赤裸裸的身体换赤裸裸的权势。但是这种审视方式似乎和傻子的天然性形成了两个极端,后者是无意识的审判,而前者咎由自取后的被迫审视。

他们两个本是一条船的人:夫妻,结局却是惊人地反差,因为塔娜用尽她一生的力气和仅有的美貌武器讨好的主子,最后不仅没有如愿以偿,而且还遭到了相应的惩罚,不能生育,患上梅毒,甚至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可以说这种惩罚是最自然最灵性的惩罚,以为最应该惩罚她的对象,是个连手段都使不出的傻子。

《尘埃落定》:丢掉伦理法教的外衣,才足以赤裸裸地审视命运

(3)

审视全家人,每个人都是高等智商,然而每个人生命可悲

站在麦其土司家族的角度来说,抛开那个天生傻气的二少爷来说,大哥、土司太太、麦其土司均是高等智商的群体。

但是全剧中的大儿子被塑造成为一个悲剧、自作聪明的人。傻子的哥哥酷爱打仗,这有打仗才能证明他的勇敢以及能力是远远胜过于父亲的,这源于对土司继承身份的被认可。这种权力欲望的滋生让他从一个年轻简单,喜欢傻子弟弟的人物,在父亲的继位考验下迅速开始反转,他不能接受自己被傻子打败,不能接受傻子能娶到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一切他所认为的理所应当都不嫩出现翻盘。所以大儿子的性格急遽地走向了一个反面,就是随着实权落到头上时,他终于可以通过一些抛开伦理法教的手段展示自己的权威,如割掉书记官的舌头。当然最后也因为命运的斗转让他遭到了仇家杀害。

老土司也是一个极其精明的人,对权力的灵活运用,足以让其成为土司中最强大的一族。非常喜剧的是"好运"这个词,一方面它照顾了二少爷的整个人生,一方面也照顾了整个麦其家族的前半段,因为权力的中心选择了和老土司合作而非其他土司,所以能够使得麦其家族迅速崛起,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力量。但是再精明的人怎么筹划和计算,也抵抗不住天灾人祸,因为权力交接的过程中始终会犯各种错误,如果不是仇家杀了大儿子,那么土司位置的争斗带来的家族纷争是绝对避免不了的。

实际上老土司是最强势的伦理法教穿戴者,一方面是来自他父亲的本身主导性,二来是土司这个身份必须有的言传身教,所以不管他怎么抉择,都不会丢弃这层外衣,因为权力是他的护身符,也是他的身份光环。

《尘埃落定》:丢掉伦理法教的外衣,才足以赤裸裸地审视命运

土司制度本身的衰亡审视,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

实际上,单从傻子的视角去审视全景中的人物命数是微观的,因为荒诞的视角下,限定的空间中往往折射出的是一个现实又特别恢弘的民族史诗。这种张力就像用一根棍子捅破了限定世界大网,让读者或观众看到一大片有关"土司制度"本身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不止是麦其土司家族单一的存在,还有汪波土司等等。他们通通和麦其家族一样,光辉也伴随着斗争,一个制度的最后一定是战争的逼迫,土司制度也不例外。

这片嘉绒大地上,既有土司之间如火如荼的斗争,三大土司的尔虞我诈,权力夺,这是抛开伦理法教实打实的军事冲突,所以加速了土司制度的瓦解,首先麦其土司为了解决鸡儿拉雪巴土司之间的土地争夺问题,请来了不属于这种权力结构中的黄特派员,无异于是打破了内部远转的平衡,利用先进的武器来解决土司之间的争斗。其次黄特派员带来了鸦片,引发了新一轮的战争,土司们因为多种罂粟而闹饥荒,这如此宽宏的视角下再次切入小视角去主导全局:傻子建议麦其家族多种粮食,棋高一招,促使他开辟了边境贸易,让麦其家族打开新的局面。

最终物极必反式的结局,一场暴风雨前的繁荣即将被吞没,傻子也预见的土司制度的灭亡:"我又重复了一次,要不了多久,土司就没有了"。

傻子确实看见了结局,互相争雄的土司们消失得无影无踪,土司官寨也分崩离析,大地上一片狼藉,也就是终归于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丢掉伦理法教的外衣,才足以赤裸裸地审视命运

小结:审视本身不仅是全景人物的命运,也是整个民族历史的变迁

把一个天生不俱备伦理法教的"傻子"作为整部剧情的视角,既是民族历史变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也是对所有人物命运审判的角色,这种自然灵性跟随法则规律的审视足够被称为"上帝"视角。与此同时,这是对历史和人生的终极思考符号,傻子的"真"透视了土司社会的"真",通过对土司社会生存状态,时代风貌的客观描述,已经生存在这篇土地上的形形色色,再现了一个分崩离析状态中的社会家族内部矛盾。

所这种真真假假的审视中,是对世俗愚昧的最直接最有魄力的一击,一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荒诞喜剧跃然眼前,一切带着伦理法教枷锁的生命会走向尘埃落定,一切抛弃枷锁的原始状态和欲求状态也会走向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