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蘇軍的“謝爾曼”坦克:雨、雪和泥濘

來自兩個方面軍的部隊參加了科爾松-舍夫琴科夫斯基戰役(1944年1月24日—2月17日):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由N·F·瓦圖京上將指揮;烏克蘭第二方面軍,由I·S·科涅夫上將指揮。此次戰役的目的是要消滅敵人盤踞在科爾松-舍夫琴科夫斯基突出部的南方集團軍群的第1裝甲集團軍和第8集團軍。

來自兩個方面軍的強大進攻部隊在突出部集結,準備從兩端向中央發起進攻,並在茲文尼戈羅德卡(Zvenigorodka)會合。敵人9個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以及一個摩托化旅被圍困在口袋中。1944年2月3日,我軍已完全建立起外部和內部的包圍圈。

這次戰役的一個特別之處為:它是在極其複雜的天氣狀況下進行的。戰役發起之初,烏克蘭正經歷著暖冬。白天是頻繁的雨夾雪,而晚上氣溫降到25-28℉(-2到4℃)。黑土全都變成了厚厚的黏塊,只有坦克能夠通行。

指揮蘇軍的“謝爾曼”坦克:雨、雪和泥濘

彈藥、燃油和口糧的後勤運輸變得異常困難。部隊不得不用馬、牛和其他牲畜拉著雪橇運送物資。剛剛從德國人佔領下解放出來的當地老百姓用自己的雙手扛著炮彈、地雷和彈藥箱,從一個居民點到另一個居民點,再將這些物資交給下一隊老百姓。而運輸機則為坦克部隊運送燃油。

剛剛組建的坦克第六集團軍——下轄近衛坦克第5軍和機械化第5軍,隸屬於烏克蘭第一方面軍。而近衛坦克第五集團軍則隸屬於烏克蘭第二方面軍。

烏克蘭第二方面軍的部隊於1944年1月24日發起進攻,而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則在1月26日投入進攻。方面軍的突擊集群(坦克軍)彼此向對方前進——目標茲文尼格羅德卡(Zvenigorodka)。敵人在1月27日向蘇軍部隊的側翼發起了猛烈反攻,試圖堵住缺口。1944年1月28日,兩個突擊集群的部隊在茲文尼格羅德卡會師,完成了對敵軍科爾松-舍夫琴科夫斯集團的包圍。德國法西斯的指揮部不得不取消了他們在維也納東部和烏曼北部向烏克蘭前線的反攻計劃,轉而營救被圍部隊。此次戰役的第二個特別之處是坦克部隊不僅被投入用來快速進攻對敵人進行合圍,同時也被用來在短時間內在外部建立包圍圈(1944年3月2日前完成)。在極端泥濘的條件下,只有坦克能夠前進至指定防線。兩個方面軍的坦克部隊(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和坦克第六集團軍)得到了步兵、反坦克炮兵和工兵部隊的支援。當坦克集團軍構成外圍包圍圈時,內部包圍圈也由合成集團軍完成了。

指揮蘇軍的“謝爾曼”坦克:雨、雪和泥濘

我參加了科爾松-舍夫琴科夫斯基戰役。1943年11月我傷愈歸隊之後,被分配到了坦克第233旅第1營任武器主管。

兩個方面軍的坦克部隊在茲文尼格羅德卡會師之後,我所在的坦克第六集團軍接到命令迅速向西夜間行軍,在外圍包圍圈建立防禦陣地。無論在此之前還是之後,我都未曾見到過如此令人震撼的場面。

命令要求所有的坦克和車輛打開頭燈,向指定防禦陣地前進。為了能夠讓輪式車輛在泥濘中持續前進不致拋錨,一些坦克成了“拖拉機”,它們反覆地用纜繩繫住輪式車輛然後把它們拖到較乾燥的地面上。

由於打開了頭燈,我們能夠以通常的速度前進。指揮部的主要目的是要向敵人表明大量部隊正在集結。幾公里見方的地區內都被車燈照亮了,就好像有潮水般的部隊在那兒。

法西斯的指揮部正在拼命地想方設法解救他們的被圍部隊。敵軍從其他方向調集重兵。如果一開始敵人是有3個裝甲師和3個步兵師在外圍包圍圈的話,那麼到2月2日,敵人已經又調來了5個裝甲師和3個步兵師。

指揮蘇軍的“謝爾曼”坦克:雨、雪和泥濘

敵軍不停地向包圍圈裡進攻,但都沒能成功解圍。烏克蘭第一和第二方面軍的部隊在外部包圍圈阻擊德軍解圍部隊的進攻時,也在肅清內部包圍圈的德軍部隊。蘇軍統帥部向敵人下達了在2月8日前投降的最後通牒,敵人拒絕了。

2月11日,敵南方集團軍群下達命令,向我軍外部包圍圈的阻擊部隊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敵第1裝甲師和第8軍以及多達8個裝甲師的部隊,從里茲諾(Rizino)、埃爾卡(Erka)以西地域向里斯延卡(Lysyanka)發起解圍攻勢,被圍德軍部隊也嘗試突圍,但他們還是失敗了。最終在2月17日,包圍圈內的敵軍部隊被消滅。敵陣亡55,000人,被俘8,000人,我軍繳獲甚豐。

科爾松-舍夫琴科夫斯基戰役是成功圍殲敵大部隊的典範戰例。通過同時建立內部和外部包圍圈,我軍挫敗了敵人的突圍及解圍攻勢。烏克蘭第一和第二方面軍不僅消滅了被圍部隊,同時還打敗了敵軍參與解圍攻勢的15個師,包括8個裝甲師。

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坦克第六集團軍先頭梯隊對敵人防禦陣地的突破,和近衛坦克第五集團軍、坦克第六集團軍在外部包圍圈對敵人解圍攻擊的成功防禦,都是蘇軍指揮藝術傑出體現的一部分。

指揮蘇軍的“謝爾曼”坦克:雨、雪和泥濘

一輛隸屬於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的T-34-76(1943)在摧毀了一輛虎式坦克之後,收攏了自己的坦克騎兵,繼續進攻。1944年1月。

1944年1月26日早上,天氣陰。這是坦克手們在難以想象的惡劣天氣下行軍的第二天。白天下雨,晚上則降下大片的雪花,任何方向的能見度都極差。敵人明白在這種氣象條件下,任何戰役行動只能沿著道路進行。所以他們在建立防線時考慮到了這一點,著重防守人口密集的地區及其周邊的高地。同時,機械化第5軍的攻擊軸線上有大量的溝渠和溪谷——在乾燥的氣候下,雙方都可以利用地形作隱蔽行軍。但是在泥濘的情況中,它們僅僅適合小規模的步兵行軍。

敵人將那些可能用於突破的重要位置盡收眼底,也定期派出巡邏隊偵察。不過偶爾他們也會漏掉一些地方,這給了我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機會。

機械化第45旅的坦克第156克團的部隊,沿著穿越扎科夫(Zhahkov)、提諾夫卡(Tynovka)和里斯延卡的公路行進。在離提諾夫卡700到800米的地方,行軍極為不順。格沃爾格·喬巴尼揚少尉(Gevorg Chobanyan)的坦克連正面遇敵。指揮員很快意識到,與敵人的堅固據點正面對抗只會遭受巨大的損失。敵人的反坦克炮不停地開火,他們擁有良好的射界和視野,對付公路上的坦克尤其容易。敵人認為公路是唯一能夠通過城市的地方,他們的陣地也是依此修築的。

一個乾草堆裡閃出一道炮口焰,行軍隊伍左翼的一輛“謝爾曼”的履帶被擊中斷落。喬巴尼揚少尉發現該坦克的車長並沒有發現敵人反坦克炮的位置。戰場上瞬息萬變,遭遇戰中尤其如此,等他們自己找到敵人的反坦克炮,不知道會浪費多少時間。連長座車迅速轉動炮塔,向乾草堆發射了一枚高爆彈,敵反坦克炮啞火了。

指揮蘇軍的“謝爾曼”坦克:雨、雪和泥濘

如果天氣好,地面不泥濘,坦克就能夠輕鬆前進。我們很久之前就知道使用回退、迂迴,再從側後攻擊敵人的戰術,這也是一般情況下的標準戰術。但是現在情況沒這麼簡單。為了完成任務,喬巴尼揚少尉選擇冒險一試。在戰鬥前,“艾姆恰”便展示了它在泥濘地面上的良好通行能力。儘管人們總是忘記坦克的越野潛能,但是在危急情況下,喬巴尼揚少尉沒有忘記。

格沃爾格·阿瓦科維奇(即前文所指格沃爾格·喬巴尼揚-譯註)決定用重量相對較輕的“謝爾曼”坦克去冒一次險,用較小的損失奪下提諾夫卡。天氣狀況惡化,能見度降得更低,這是個實行喬巴尼揚方案的好機會。

那輛被反坦克炮打斷履帶的“謝爾曼”,在駕駛員兼機械師和他的助手修復坦克的時候,炮手仍在開火,以吸引敵人的注意。喬巴尼揚讓剩下的坦克向左轉,沿著溪谷的斜坡前進。坦克在柔軟的黑土上壓出一道道車轍,但地面還是能夠承受得住“艾姆恰”的重量,一點點地,坦克連迂迴到了提諾夫卡的北翼。從迂迴開始過去了40分鐘,敵人沒有發現他們。敵人沒有考慮到蘇軍坦克手居然會實施這種“有勇無謀”的行為——誰會去主動把坦克開到到一灘爛泥地裡去呢?

指揮蘇軍的“謝爾曼”坦克:雨、雪和泥濘

格沃爾格·阿瓦科維奇估計他們已經走得足夠遠了,現在可以開始進攻。他通過無線電對公路上的兩輛坦克下達命令——看信號,準備通過公路向敵人前進。而他自己則將組織連裡其它坦克從側翼向敵人發起攻擊。出其不意的行動會產生很好的效果,這會讓敵人驚慌失措。

經過簡單偵察,指揮員認為他的迂迴部隊進攻路線上沒有敵人的防禦力量,敵人沒有發現喬巴尼揚的大部隊,進攻立刻發起。

他發出信號,佯攻組以低速沿公路前進,這2輛坦克只是小部隊,但是他們依然全力開火,另外6輛“謝爾曼”從側翼用坦克炮猛烈射擊。喬巴尼揚的攻擊像雪崩一樣打在敵人頭上。距離提諾夫卡村只有不到200米 了,喬巴尼揚少尉命令部隊加速前進,引擎轟鳴,炮火連天,他們必須以最快速度開到敵人據點所在的那條街上。戰鬥越來越激烈,村莊燃燒起來,現在可以看到那些廢墟般的房屋了。在村莊外圍的西北角閃出兩處朦朧的亮光。一發炮彈“砰”地一聲打到一輛“謝爾曼”坦克的炮塔上,然後被彈開。儘管車內引擎聲震耳欲聾,駕駛員兼機械師馬爾科揚茨(Markoryants)還是迅速調頭,面向炮彈飛來的方向,加速前進。

敵軍發現了迂迴部隊,並迅速將炮口轉向他們。車上的一些衝鋒槍手(坦克騎兵)跳下坦克,陷入爛泥地,逐漸被落在後面。真遺憾啊!之後村子裡的戰鬥多麼需要他們。格沃爾格後來熱情地表揚了那些留在車上,頂住敵人火力沒有跳車的戰士。亞歷山大·索斯寧(Aleksandr Sosnin)的“艾姆恰”,甩著泥漿和雪水,穿過花園和草地。他發現一些法西斯匪徒正扛著“鐵拳”反坦克火箭筒躲在一幢房子的廢墟後面,匆忙地佔據發射位置。這是索斯寧第一次參加戰鬥。坦克前面幾米的地方有一個土堆,少尉迅速命令駕駛員,“停在土堆後面!”。

伴隨尖銳的剎車聲,坦克停了下來。敵人的反坦克步兵並不知道他們已經被發現了,還在準備發射他們的武器。就在我們的坦克進入攻擊位置時,敵人才發現坦克。他們想要躲到房子後面,但為時已晚,一排子彈準確地將他們打倒在地。

與此同時,從街對面傳來機槍和衝鋒槍的射擊聲,我們的坦克騎兵受到火力壓制,趴在地上。一名年輕的步兵軍官,臉都被煙燻黑了,跑到索斯寧的坦克邊,與車長進行了簡單的交流。毫不遲疑,亞歷山大·索斯寧少尉的坦克掉頭轉向槍聲來的方向,坦克加速衝了過去。敵人的機槍手和步兵紛紛逃命,但還是有幾個被坦克履帶壓死了,剩下的6名德國兵扔下武器舉起雙手投降。

巷戰是由一系列與敵人迅速接觸、激烈的戰鬥所組成的,只有不停地相互提供火力支援並持續前進才能夠取得勝利。敵人佔據提諾夫卡村東半部,沿著通往帕夫洛夫卡(Pavlovka)的公路頑強地防守。2個裝備有“鐵拳”的步兵班和兩門反坦克炮佔據著防禦陣地,且縱深位置可能有敵軍坦克,簡言之,這是一個設計好的圈套,不能簡單地衝進去。正面進攻非常不明智,敵人的反坦克陣地設置的十分完備。

現在怎麼辦?連長細細思索著。首先不能直接進到村子裡面,那裡有太多房屋的廢墟和外屋。從村莊的左面迂迴也不行,因為在那後面沿著道路南面有一個小樹林,那裡是反坦克炮的絕佳伏擊地點,敵人會有力地打擊“謝爾曼”坦克的側面。

只剩一個選擇了——把攻下村子的重擔交給步兵。雖然步兵的數量有所減少,但是坦克會提供充分而準確的火力支援。一旦步兵衝過了敵人的防禦中心點,坦克手們就會用火炮將敵人消滅,這就是步坦協同、相互支援。喬巴尼揚的坦克開始有條不紊地向敵人開火,而敵人則在房子和菜地中四處尋找隱蔽。只要敵人一抬頭,就會被機槍打碎腦袋。“艾姆恰”們幾次準確的齊射摧毀了敵人的一門火炮和一個彈藥點。坦克手們用高爆彈向敵人射擊,並將整個村子置於火力壓制之下。在尋找敵人的“鐵拳”發射點這方面,坦克手們格外積極。

指揮蘇軍的“謝爾曼”坦克:雨、雪和泥濘

一發綠色信號彈在天空中劃過一條弧線,這是我軍步兵進入攻擊位置的信號。很快,一發紅色信號彈升上天空,這是步坦協同攻擊開始的信號。持續20分鐘的激烈戰鬥結束了,敵人放棄防線,向東逃去。黑夜降臨,飄起小雪,繼而大雪紛飛,大家絲毫沒有追擊的意思。連隊在提諾夫卡村東邊1.5公里的地方停下來。儘管他們又累又餓,但是勝利的喜悅壓倒了一切。

連長決定讓坦克乘員和坦克騎兵們開飯。他向團長報告了提諾夫卡村戰況和現在所處的位置。根據喬巴尼揚收到的戰情通報,旅主力包括坦克團,已經擊退了一次敵人從南面發動的反擊。敵軍為了堵住防線缺口,瘋狂地發動反撲。因此坦克連原地待命,在空曠的空地上度過了一整夜。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天氣太糟,每個排不得不各自警戒,嚴防敵人的滲透。

這一夜過的十分平靜,緊張的連長一大早就來到他的崗位上。天空呈現出一片白色,雪不停地下,“謝爾曼”變成了白色的小山丘。偶爾吹來的風會把積雪吹走。喬巴尼揚向坦克連所在的山坡的南面看去,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在他下面約400米的位置,有7、8輛被雪覆蓋著的虎式坦克。敵人竟然在和自己僅隔機槍射程內的地方靜靜地休息,暴風雪真是將敵我推到了“肩並肩”的位置上。現在怎麼辦?少尉焦急地思索著辦法,在這種情形下,先開火的一方無疑會佔據優勢。

連長爬上最近的一輛“艾姆恰”叫醒裡面的乘員,告訴他們一定不要發出噪聲。他召集起自己的排長們,迅速通報了當前局勢,並給他們指出了視野內幾輛敵人坦克的位置。只能看到坦克,看不到人,壞天氣把敵人也趕到坦克裡面去了。

指揮蘇軍的“謝爾曼”坦克:雨、雪和泥濘

喬巴尼揚的連隊迅速準備戰鬥。作為一種保護措施,炮手們在暴風雪降臨前將炮塔上的瞄準鏡和同軸機槍用破布蓋了起來,車長潛望鏡的蓋子也關上了。撤掉它們十分容易,幾分鐘後,坦克炮就做好了開火準備。連長一分一秒地等待著破曉的陽光照亮天空。每個人都在期待著開火的命令,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摧毀敵人。但是命令並沒有下達,人們都在焦急地等著。格沃爾格睜大眼睛,他告訴自己要冷靜、耐心!還不到時候,他們要有足夠能見度才能發動攻擊。大自然母親有她自己的法則,沒人能夠改變。

天空中,烏雲之上的某處,太陽昇了起來。天氣逐漸變好,大雪逐漸減小,並最終停了。還要再等待麼?真是度秒如年啊,人在等待某個重要時刻或重要的人時總是有這種感覺。目標不很清晰,但已經可以看見了。是齊射的時候了:開火!

四聲炮響同時劃破清晨的寂靜,2輛虎式坦克起火了。其它坦克的炮塔艙門紛紛打開,敵人的坦克手,剛剛從昏睡中迷迷糊糊地醒來,探出腦袋尋找著我們的坦克。“謝爾曼”的第二次齊射則徹底讓他們清醒過來,又有3輛虎式起火,沒有還擊的炮聲。過了片刻,繼續開火已不可能——所有坦克的瞄準鏡、潛望鏡都被雪蓋住了。

利用燃燒形成的煙霧,敵人那些沒受損的車輛迅速向帕夫洛夫卡撤退。坦克手們歡呼起來,這天早上的形勢完全是拜運氣所賜,我們的坦克手取得了勝利。

1個小時後,坦克手們聽到了敵人重型坦克的轟鳴聲,聲音越來越大。毫無疑問,敵人集結力量開始反擊了,很可能有虎式和豹式坦克,還有大量步兵伴隨。

喬巴尼揚開始思考分析:敵人的力量有多少?他們的企圖是什麼?156團的其他部隊會趕來增援麼?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

指揮蘇軍的“謝爾曼”坦克:雨、雪和泥濘

格沃爾格·阿瓦科維奇決定再次利用之前的一條原則——“謝爾曼”坦克較低的地面壓強。對我們坦克手而言,這是我們在這兩個月泥濘、破爛的烏克蘭道路上真正值得信賴的東西。

戰爭時期前線的一個特點是:局勢越複雜,人的思維就越靈活。指揮員只能靠自己的分析局勢,而不是寄託於下屬的行動。指揮員必須迅快速做出判斷,挫敗敵人的企圖,這要依靠他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能力,以最小代價達成目標。

喬巴尼揚迅速制定了一個計劃,為了避免正面迎擊敵人,他們必須謹慎地向後撤退一段距離,利用“謝爾曼”坦克強大的越野性能,把敵人引向溪谷和溝渠。敵人的重型坦克是不能通過這種地域的;與此同時,他將命令坦克騎兵為坦克提供近距離的保護,並負責偵察。“艾姆恰”迅速駛下高地,並兩兩一組地向提諾夫卡北面的一個長形谷地散開,這裡有溝渠和山丘。

6輛虎式坦克和載有2個排步兵的運輸車輛向提諾夫卡駛來。敵人的車輛在距離提諾夫卡600米左右的地方停下。他們不敢進村,看起來是害怕有反坦克炮。坦克騎兵們謹慎地觀察著他們,時刻準備在敵人組織進攻或者進村偵察時開火。一旦開火,山包後面的3輛“謝爾曼”坦克將為他們提供火炮和機槍支援。

敵人的虎式坦克和步兵並沒有繼續前進的勇氣。笨重的裝甲猛獸轉動它們那長長的炮管,向提諾夫卡和村子北面的道路上打了兩發高爆彈。這更像是一種警告,而後他們慢慢地沿著公路向東駛去。

潮溼鬆軟的玉米田不適合重型的德國車輛行動,要知道虎式的地面壓強是“艾姆恰”的1.5倍,這些納粹的鋼鐵猛獁會陷進地裡,動彈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