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历史典故:竟牵连一个让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的传奇人物

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影响,相信很多人都在家里宅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有好多人在复工以后,没能调整回状态,被同事嘲笑作"二百五"。"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

“二百五”历史典故:竟牵连一个让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的传奇人物

小城深有感触,今天和大家翻一翻"二百五"来自什么历史典故呢?这个典故牵扯到一个历史人物——苏秦。

“二百五”历史典故:竟牵连一个让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的传奇人物

苏秦,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成为鬼谷子屈指可数的徒弟中的一位,学习纵横之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著作有《苏子》31篇,收于《汉书·艺文志》,早佚。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二百五”历史典故:竟牵连一个让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的传奇人物

六国封相

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它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当时的苏秦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尔后,他刻苦攻读《阴符》,公元前334年开始,苏秦到六国去游说,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因为六国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

第二年,苏秦成功了!他任"从约长",让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挂了六国的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成了显赫的人物。合纵成功后,苏秦自楚北上,向赵王复命,途经洛阳。车马行李、各诸侯送行的使者颇多,气派比得上帝王,就连自己家人也匍匐在地,不敢仰视。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六国封相",只可惜,他的下场让人唏嘘不已!

“二百五”历史典故:竟牵连一个让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的传奇人物

割头鞭尸

风光一时,可怜活在尔虞我诈的乱世之中。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当他为齐国效力的时候,却因齐国众大夫争宠被人刺杀,当胸一剑,当天晚上便不治身亡了。

更为讽刺的是,齐王竟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更残忍地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这还不解气!还张贴出王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苏秦完全成为这乱世碾压的牺牲品了,人的欲望无穷,只要有欲望,就滋生了满足不了的恐惧,也就制造了裂缝让别人攻陷。

“二百五”历史典故:竟牵连一个让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的传奇人物

妙计捉贼

其实,苏秦和齐王相交甚好。当齐王听到苏秦被刺身亡的消息后,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无奈刺客已逃之夭夭,无影无踪了,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上面的计策,割头鞭尸,悬赏刺客,真是一条"引蛇出洞"的妙计!

此计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一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中了计,还在傻高兴,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一说是齐国某大夫所雇刺客,早已逃之夭夭;一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常用它来形容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二百五”历史典故:竟牵连一个让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的传奇人物

关于"二百五"一语由来,还有诸多说法,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可以留言讨论,欢迎关注【小城叙史】分享同样有趣的故事,一起涨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