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歷史典故:竟牽連一個讓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的傳奇人物

2020年春節,因為疫情影響,相信很多人都在家裡宅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有好多人在復工以後,沒能調整回狀態,被同事嘲笑作"二百五"。"二百五"用於口語調侃,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在各地的口語中都有出現。

“二百五”歷史典故:竟牽連一個讓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的傳奇人物

小城深有感觸,今天和大家翻一翻"二百五"來自什麼歷史典故呢?這個典故牽扯到一個歷史人物——蘇秦。

“二百五”歷史典故:竟牽連一個讓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的傳奇人物

蘇秦,己姓,蘇氏,名秦,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市)人,早年投入鬼谷子門下,成為鬼谷子屈指可數的徒弟中的一位,學習縱橫之術。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著作有《蘇子》31篇,收於《漢書·藝文志》,早佚。書《戰國縱橫家書》存有其遊說辭及書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見於現存傳世古籍。

“二百五”歷史典故:竟牽連一個讓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的傳奇人物

六國封相

戰國七雄中,秦國仗著強盛不斷髮兵進攻鄰國,佔領不少地方。其它六國都很害怕,想方設法去對付它。當時的蘇秦學成遊歷多年,潦倒而歸。爾後,他刻苦攻讀《陰符》,公元前334年開始,蘇秦到六國去遊說,得到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提出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意思是六國聯合起來共同抗秦,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因為六國位置是縱貫南北,南北為縱,所以稱為"合縱"。

第二年,蘇秦成功了!他任"從約長",讓六國諸侯訂立了合縱的聯盟。,掛了六國的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成了顯赫的人物。合縱成功後,蘇秦自楚北上,向趙王覆命,途經洛陽。車馬行李、各諸侯送行的使者頗多,氣派比得上帝王,就連自己家人也匍匐在地,不敢仰視。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六國封相",只可惜,他的下場讓人唏噓不已!

“二百五”歷史典故:竟牽連一個讓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的傳奇人物

割頭鞭屍

風光一時,可憐活在爾虞我詐的亂世之中。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當他為齊國效力的時候,卻因齊國眾大夫爭寵被人刺殺,當胸一劍,當天晚上便不治身亡了。

更為諷刺的是,齊王竟下令把蘇秦的頭割下來,還讓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屍體,弄得滿頭滿臉都是血,更殘忍地把血淋淋的人頭懸掛在城門口,這還不解氣!還張貼出王榜,上面寫著:"蘇秦是個大內奸,死有餘辜,齊王一直想殺了他,卻沒想到什麼好的辦法,今幸有義士為民除害,大快人心,齊王下旨重賞,獎勵黃金千兩,請義士來領賞。"

蘇秦完全成為這亂世碾壓的犧牲品了,人的慾望無窮,只要有慾望,就滋生了滿足不了的恐懼,也就製造了裂縫讓別人攻陷。

“二百五”歷史典故:竟牽連一個讓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的傳奇人物

妙計捉賊

其實,蘇秦和齊王相交甚好。當齊王聽到蘇秦被刺身亡的消息後,非常生氣,立即下令捉拿兇手,無奈刺客已逃之夭夭,無影無蹤了,到哪裡去捉呢?齊王靈機一動,想出了上面的計策,割頭鞭屍,懸賞刺客,真是一條"引蛇出洞"的妙計!

此計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鉤,竟有四人前來領賞!他們都一口咬定:蘇秦是自己殺的。於是士兵把他們"請"到齊王跟前。齊王一見到他們四個人,恨得咬牙切齒.可他還是煞有介事地問:"這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怎麼個分法?" 這四個人不知中了計,還在傻高興,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每人二百五!"

齊王一聽他們還樂滋滋地想著賞金,拍案大怒:"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這四個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殺了。而真正的刺客,一說是齊國某大夫所僱刺客,早已逃之夭夭;一說是秦國派來的殺手,早就逃回秦國去了。從此民間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說法,常用它來形容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二百五”歷史典故:竟牽連一個讓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的傳奇人物

關於"二百五"一語由來,還有諸多說法,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可以留言討論,歡迎關注【小城敘史】分享同樣有趣的故事,一起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