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粟之辨:你們多數時候所認為的“陳毅”,實際上更可能是粟裕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經歷,比如一件工作實際上是a做的,但a的上司b卻說是自己做的,而c出於某些目的,也說是b做的。於是,如果不瞭解實情,功勞最終只被算在b的頭上,就應該是大概率事件。更不要說,如果你只是其他部門的同事,那你可能只會獲取這件事情是b做的信息。

這些當然都是發生在小人物身上的小事,可能不足論。但這種因為信息不對稱或者不全面而導致不符合實際的錯誤認知的情形,同樣也會發生在大人物身上。

比如對陳毅和粟裕,關於他們軍事上的爭論實在太多,但究其實質,筆者不客氣地說,一般人多數時候認為是“陳毅”做的事,實際上很可能是粟裕做的!

陳粟之辨:你們多數時候所認為的“陳毅”,實際上更可能是粟裕

無意中混淆陳毅和粟裕,並不僅僅是後世某一個階段的普遍認知,跟陳粟同時的不少人就已經幹過這種事情,這些人還都是真正響噹噹的大人物,這就堪稱奇觀了。

1、蔣介石

1947年2月19日,應該是在“剿匪”會議上作“訓示”,蔣介石說:“現在關內的匪軍約可分為五部,即賀龍部,聶榮臻部,陳賡部,劉伯承部,陳毅部。此五部中,就我的觀察,以陳毅一部最為頑強,訓練最精,詭計最多,肅清最為困難。”

為什麼蔣介石認為陳毅部最厲害呢?因為解放戰爭開戰八個月來,國軍在陳毅部所處的山東、蘇北和蘇中等戰區不僅進展最不順,而且被殲滅的部隊最多。這裡面代表性戰役有蘇中七戰七捷、朝陽集戰役等,尤其是最新的宿北戰役和魯南戰役,更是給國軍以重創,堪稱國軍在全國各個戰場的損失之最。

陳粟之辨:你們多數時候所認為的“陳毅”,實際上更可能是粟裕

從陳毅部以及共軍其他部的命名來看,蔣介石當然認為“陳毅部”的統帥肯定是陳毅,然而實際情況真的如此麼?

早在1946年10月15日,也就是蔣介石這番“訓示”的四個月前,毛就電令明確華東野戰軍的指揮體系:“在陳(毅)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決定,戰役指揮交粟(裕)負責。”也就是說,陳毅是華野名義上的主帥,但作為主帥本該擁有的戰役指揮權,卻不是在陳毅手上,而是在粟裕手上,由粟裕擁有並負最終責任。

這一點無疑是歷史的真相,而且也有大量的佐證。比如陳毅自己就曾承認:“華東軍事指揮主要靠他(粟裕)”、“我更多的是起一個政治委員的作用”、“這證明了我軍副司令粟裕將軍的戰役指揮一貫保持其常勝記錄,愈出愈奇,愈打愈妙”,等等。而在南麻、臨朐戰役失利之後,粟裕也曾自承:“自衛戰爭以來,一切軍事部署上的……錯誤,我應負其全責”。也就是說,對於華野戰役指揮權的歸屬以及實際上的華野統帥人選,歷史其實很明確。

但顯然,共軍這種方面野戰軍指揮權層級的“反常”安排,別說國軍方面,就算共軍中下層指揮員乃至廣大士兵(不限於華野),當時也不可能真正知曉,即使連蔣介石也信息匱乏,一直理所當然地認為“陳毅部”的實際統帥肯定是陳毅。

最打臉的是,也就是蔣介石發表上述“訓示”的第二天,“陳毅部”便即發起萊蕪戰役,幾天時間便殲滅了國軍5.6萬部隊,據說蔣介石曾就此對陳毅做出評價:“我只知道劉伯承有兩下子,沒想到這個陳毅更厲害!”

其中這個“陳毅”到底是誰?請大家自行判斷。

如果說這個時候蔣介石還算“情有可原”的話,那幾乎十年之後,蔣介石的另一個舉動就讓人徹底哭笑不得了。

據說,強調一下,這是據說,因為筆者並不完全相信這個資料的真實性——

1955年新中國授銜了十大元帥。據說,蔣介石在看到報紙後,對著那份元帥名單審視了一遍,最後指著陳毅的名字對宋美齡說:“這個人,太厲害了。”

陳粟之辨:你們多數時候所認為的“陳毅”,實際上更可能是粟裕

是啊,縱觀解放戰爭史,“陳毅部”也即華東野戰軍的戰績雄踞解放軍各野戰軍之冠,國軍30%的總兵力折於華野之手,淮海戰役更是直接迫使蔣介石下野。作為華野統帥,“陳毅”能不厲害麼?能不讓蔣介石刻骨銘心麼?

也許,直到蔣介石死為止,他都仍然認為,他的“剿匪”大業,最厲害的攪局者叫“陳毅”。

2、邱清泉和胡璉

國軍方面對此顢頇的人,並不止於蔣介石。

邱清泉就曾幹過一件事,證明了他也是被矇在鼓裡的一員。

事情發生在1948年夏天豫東戰役以後,這一戰中,國軍兵團司令區壽年被華野俘虜,邱清泉的部隊因為抓到一些華野的俘虜,就想用他們來交換區壽年。於是,邱清泉給華野方面寫了一封信,這封信,當然是寫給陳毅的。

陳粟之辨:你們多數時候所認為的“陳毅”,實際上更可能是粟裕

陳毅當時的確是華野司令員,但實際上,他當時不僅不在華野,就連這個“華野司令員”,也只是保留職務。因為之前五月份的城南莊會議後,陳毅就被調離華野,華野開始由粟裕獨立執掌。

但粟裕仍然不算完全的“名副其實”。因為粟裕堅持“二讓司令”,只是成為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陳毅的“華野司令員”職務被最終保留。

但這個事情,邱清泉乃至國軍方面並不真正清楚,要不然,邱清泉怎麼會把信寫給已經離開華野部隊的陳毅呢?

而有意思的是,“陳毅”也曾給包括邱清泉在內的國軍將領寫過信,這是在淮海戰役後期,為敦促陳官莊包圍圈裡的杜聿明集團投降,華野以陳毅的名義寫過不少信,據說邱清泉接到後,看都沒看就撕了。邱清泉也許“忠勇”可嘉,但當時他可能根本不會想到,所謂的華野司令員“陳毅”,根本就不在對面的華野指揮部,在那裡坐鎮的人,其實是粟裕。

相比邱清泉,胡璉的“表現”更堪稱代表性。

僥倖逃出淮海戰場後,大概是給蔣委員長打氣,胡璉曾經說過一段著名的話:“戰事演變到長江流域後,山川形勢,將限制大兵團的活動,劉伯承、陳毅兩股共軍,已不可能統一集中運用。若蒙給我三個軍的兵力,深信必可協同友軍,擊敗共軍。蓋劉伯承、陳毅兩人以次的共軍指揮官,如粟裕、陳士渠、許世友、楊勇、陳錫聯、陳再道、王必成、葉飛等,數年來皆與我對戰多次,根據體認,他們並非傑出之才。劉伯承、陳毅如不能親臨戰陣,彼等必敗無疑。”

意思很簡單,只要劉陳二人不在,就沒人是我胡璉的對手,粟裕也不例外。客觀而論,解放戰爭中,粟裕及華野直接面對胡璉的幾次戰役,確實打得不太理想,不像其它戰役那般痛快聚殲,然而淮海戰役第二階段雙堆集戰役,黃維胡璉12兵團覆滅,其真正核心主力部隊卻是被華野打垮的,這一點應是事實。

而更重要的是,粟裕一直都是華野的實際統帥,也是真正方面軍級的指揮員,高於葉飛、許世友等兵團級司令員的級別,胡璉居然將他和後者等人並列,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犯了和蔣介石、邱清泉同樣的錯誤,壓根並不知道實情和真相。

陳粟之辨:你們多數時候所認為的“陳毅”,實際上更可能是粟裕

好在胡璉運氣好,多次死裡逃生的他不僅得以安享晚年,也終於有時間和機會了解到歷史的真相。據說他晚年一直不敢提雙堆集和粟裕的名字,並留下了“土木不及一粟”的哀嘆。

實話實說,上述有關胡璉的兩個“段子”同樣不能完全確定真實性。但對後人來說,起碼這兩個段子涉及到軍事能力的“武評”,很容易引發議論,尤其是相互對照下,很耐人尋味。

3、“戰略欺騙”的實質

中國軍事史上,隱匿本方實際統帥並以此實施戰略欺騙,最著名的例證,首推長平之戰。

在得知趙括代替廉頗出任趙軍主帥後,秦國方面也迅速換將,戰神白起出馬,但卻嚴令軍中“有敢洩武安君將者斬”!

直到趙軍被誘入重圍,估計趙括才判斷出是白起來了,可惜到了那時,趙軍已無力迴天。

這便是“主帥戰略欺騙”的作用,隱藏本軍實際主帥人選,迷惑敵軍主帥,使其不能準確判斷本方的指揮風格和動向,從而不斷主動出錯,最終陷入困局。

那麼,華野主帥名為陳毅實為粟裕的實際安排,算得上是對國軍的戰略欺騙麼?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的。雖然“陳粟一體”,但陳粟畢竟是兩個人,總有不同的指揮風格,怎麼能夠混為一談?尤其是陳毅的軍事指揮能力,可能的確遜於粟裕,國軍表面是和陳毅打,但實際卻是粟裕隱藏在後,就宛如白起隱藏在王齕身後,這樣國軍不吃虧才怪了。

尤其是,城南莊會議後,豫東、濟南、淮海三大戰役明明是粟裕在獨立指揮華野,而國軍方面卻仍以為是陳毅在指揮,這個事情怎麼看怎麼沒譜,難怪國軍會輸的一塌糊塗。

陳粟之辨:你們多數時候所認為的“陳毅”,實際上更可能是粟裕

然而,在我看來,這恐怕並不是什麼真正的戰略欺騙,陳粟也不能和長平之戰中的王齕白起簡單類比。

首先,共軍方面“陳正粟副”、“戰役指揮交粟負責”,是一種極為罕見、反常的安排,哪有副司令員被賦予戰役指揮最終決定權的?(其實軍史上也有,只是極少。)再加上這可是頂級機密,共軍的保密工作又做的極好,國軍方面根本不可能得知這一真相。由此引發的國軍方面的諸多“上當”現象,應該說,更多是共軍方面的無心之得,而非有意為之。

其次,相比長平之戰前早已威震當世的白起,解放戰爭初期的粟裕只能算是開始“異軍突起”,他的軍事指揮能力的確強於陳毅,但名氣尤其是在國軍那裡的名氣卻可能還有所不如。所謂“主帥戰略欺騙”,是要隱藏更具名氣的主將,讓敵人鬆懈,然而“陳正粟副”,顯然不符合當時陳粟在國軍方面的名氣定位。這也是其並非共軍方面有意欺騙的一個有力反證。

那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解上述所有明顯不合常理的現象呢?

事情的實質,其實並不複雜,而且就隱藏在上述兩個表面現象中。首先,因為“陳正粟副”,國軍方面理所當然、從不懷疑地認為陳毅是華野的最高指揮員,華野的一切指揮都是陳毅作出的。

其次,因為粟裕的“異軍突起”,能力綻放、屢建奇功,使得其罕見地獲得了戰役指揮權,但卻沒有相應的名分,名實不副,再加上國軍方面信息獲取的不充分,導致粟裕的指揮能力和戰功,在國軍那裡都被“安到”了陳毅的頭上。

即使城南莊會議後,陳毅已不在華野,但國軍方面並不知道,依然認為是陳毅在指揮華野。可以想象,就算陳毅當時卸任華野司令員,國軍方面如果沒有獲取相應信息,估計仍會一如既往地認定陳毅是華野指揮官。

陳粟之辨:你們多數時候所認為的“陳毅”,實際上更可能是粟裕

實質至此已呼之欲出,那就是:國軍方面所認為的“陳毅”,實際上真正指的只是“華野司令員”!

絕大多數情況下,“陳毅”和“華野司令員”即人和職務應該是一體的,比如彭老總就是西野司令員,劉帥林總就是中野和東野司令員,但事情在華野這裡奇特詭異的地方就在於,歷史的真相是,這二者並非一體,陳毅只是名義上的華野司令員,而粟裕才是真正的華野司令員,這裡面存在著“名實之辯”。

也就是說,國軍方面一直以為的“陳毅”,實際上可能並不是陳毅本人,而更應該是粟裕!只是國軍無意識之下,把粟裕叫成了“陳毅”而已。

4、被忽悠的還有後人

從這個實質認知出發,一切就迎刃而解或者說豁然開朗了。

比如蔣介石所說的“陳毅部”,乃至他後來所說的“陳毅太厲害”,其實真正指的是“華野所部”、“華野司令員太厲害”,而結合歷史真相,更可能是“粟裕太厲害”。

又比如邱清泉給華野寫信,他是寫給了陳毅,但更是寫給華野司令員的,只是他並不知道,當時的陳毅已只是掛名,人更不在華野,如果他知道了,恐怕他絕不會寫信給陳毅。

又比如胡璉所云:“劉伯承、陳毅如不能親臨戰陣,彼等必敗無疑。”這裡的“陳毅”,同樣是華野司令員,而實質其實是粟裕。只是在胡璉當時的認知裡,陳毅粟裕他還傻傻分不清楚。

而國軍方面所犯的這些無知、沒譜的錯誤,從“上帝視角”來看的確是出了不少洋相,令人哭笑不得。

然而,這實際上並不能說明國軍愚蠢無能。因為從實質上說,他們也不是隻把關注點放在陳毅或者粟裕等具體人身上,而是真正注重“華野司令員”這個角色的指揮能力和風格。

正是這位“華野司令員”,在解放戰爭初期的華東戰場異軍突起、屢屢重創國軍,其後又在戰略決戰階段完全發力、徹底埋葬南線主力,成為讓國軍解放戰爭中最注重也最頭疼的“太厲害”對手。

尤其是豫東戰役,國軍方面應該會有一個極為深刻的認知,那就是,一年前那個威震華東戰場、敢打大仗硬仗惡仗的“華野司令員”,居然又回來了!

陳粟之辨:你們多數時候所認為的“陳毅”,實際上更可能是粟裕

至於國軍把這個人叫“陳毅”也好,“粟裕”也罷,其實都不重要,無非只是一個名字吧。

當然,話說回來,對焊了四年,連最起碼的對手都沒真正搞清楚,無論怎麼說都有丟人之嫌,也難怪胡璉晚年會羞於提起。

如前面所說,華野“陳正粟副”安排的真相,在戰時應該只有共軍高層知曉,其它別說國軍方面,就算共軍中下層指揮員乃至廣大士兵(不限於華野),估計都很難真正知曉。

而歷史弔詭的是,即使是在戰後,這一真相也並未在大範圍內得以傳播和公開,反而繼續以一種隱秘的形式又開始“忽悠”後人。

原因很簡單,粟裕在1958年遭受錯誤批判,其後的解放戰爭史宣傳,他的指揮能力、戰功乃至名字都被漸漸淡化乃至磨滅,在某一段時間內,粟裕甚至基本從軍史上消失,某些時候能保留“華野首長”就不錯了。

陳粟之辨:你們多數時候所認為的“陳毅”,實際上更可能是粟裕

於是,就和當初的國軍一樣,很多後人同樣在無意中被忽悠,要麼根本不知道粟裕的存在,要麼就是對其無視,而更讓人無語的是,粟裕的指揮能力和戰功必然會轉嫁到其他人頭上,比如上有“陳毅”乃至某D,下有“許世友”等人,自然就會憑空產生原本不該有的認知誤區。

總之,因為信息的不對稱或者說不全面,讓很多後人陷入了同樣的認知陷阱。而其中最值得糾正的,依然是——

他們多數時候所認為的“陳毅”,實際上很可能並不是陳毅本人,而更應該是粟裕!

或者說,軍事上的“陳毅”=x%*陳毅+(1-x%)*粟裕。其中x%至少<50%。

不用笑話蔣介石、邱清泉、胡璉等人,他們只是因為“當局者迷”,而且他們並沒有什麼實質錯誤,而很多後人,則是真的被割了智商稅。好在網絡時代以後,隨著相關史料的披露尤其是粟裕研究的普及,這樣的認知已被大幅改變。

而行文至此,另一個雖然奇特但又真實的現象也就不得不說了:陳老總當然光明磊落,他也應並非有意為之,但聚攏在他身上的軍事光環,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後世,的確都有粟裕的加成,甚至於這個加成的比重遠遠超出常人的想象。這一點也不必否認。

而陳毅粟裕的確是一對極有意思、極耐琢磨的搭檔,也許看完本文,你會對“陳粟一體”尤其是“陳不離粟”有更深的感觸。

注:陳毅元帥在政治、外交、文藝(比如詩詞、圍棋)等領域成就卓著,跟粟裕無關。即使是在軍事領域,陳毅元帥也有可圈可點之處,不必全粉或全黑。

※幻宇小說《太古滅世記》正在起點中文網連載,敬請收藏閱讀。

※敬請關注公眾號【微存在】,獲取更多文章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