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聚变:德意志的统一

在上一篇文章我们了解到了德意志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德意志人民的鲜血里还流淌着古日耳曼人的血液。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述德意志的统一。

1870年—1871年普鲁士王国同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战争,因为长期以往的对峙关系,一时之间导致两国关系极度紧张。普鲁士王国在战争爆发前还与奥地利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聚变:德意志的统一

1866年普奥战争【七星期战争】

可以说,普鲁士打完这一场战争已经把物资给消耗得差不多了,短时间之内无法和法兰西第二帝国作战。但1866年普奥战争,普鲁士的胜利奠定了其在德意志联邦中的领导地位,也严重威胁到了法兰西帝国在西欧霸权国家的地位。

法国当局意识到普鲁士的崛起对其地位的威胁,因此国会中的国权主义分子遂提出一积极的对外政策,他们甚至把此政策看成是对国内慷慨让步政策的补偿。拿破仑三世要求俾斯麦同意,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合并于法国,作为对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守中立的报偿。关于法德两国的关系,其实尚未至战争阶段,普鲁士帝国国王威廉一世曾回复法国称德法两国仍应展开会议商讨阿尔萨斯等地的归属,而俾斯麦篡改国王的回文,断然拒绝了会议,使拿破仑三世十分愤怒,因而挑起普法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聚变:德意志的统一

铁血宰相:俾斯麦

战争爆发前,普鲁士通过修养生息,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克虏伯】,在极短时间之内就恢复到了大战前的巅峰状态,而且普鲁士还实行普遍征兵制,北德意志联邦军队(包括德国南部诸邦军队)的兵力战时可达100万以上(其中作战军队69万余人)。除去作战单位的量大,本身德意志人们好战,而且普法两国还是世仇【拿破仑灭普】,所以说那时的普鲁士军队是西欧最强的军队也不为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聚变:德意志的统一

普法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接下来我们开始谈第一阶段。

在拿破仑三世的领导下,将军队一分为三,第1线为主力莱茵军团,辖3个军,配置在法德边境的提翁维尔和比奇之间,开始由法皇亲自指挥,后由巴赞元帅指挥;第2线为2个军,配置在斯特拉斯堡和麦茨,由麦克马洪元帅指挥;第3线为预备队2个军,配置在南锡和夏龙。这本来是一个先发制人的进攻部署,计划集中兵力迅速越过国界,向法兰克福突进,切断南北德意志的联系,迫使南德意志各邦保持中立,全力击败普鲁士。

但与此同时,普军由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为总参谋长。计划集中优势兵力,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力图将法军主力歼灭于普法边境或将其赶到法国北方,继而进攻巴黎。普军动员计划周密,由铁路运输部队,至7月底,已于边境集结3个军团约47万人,火炮1584门。

1870年8月2日,法军以3个师在萨尔布吕肯地区首先向普军发动进攻,但并无有力的作战行动,仅同敌人前卫部队进行一些小规模接触。随后2天,普军转为进攻,跨过了国界,法军由于人数,地形上的不占优势,被整装待发的普军打的节节败退,在彼战彼退的情况下,普军就打到了洛林地区。战争期间有个间歇期,由于普军主力未乘胜追击,加上法军认为洛林地区根本不能部署防御设置,所以在这种态势下,法军主力有计划地撤向战区纵深,补充兵员,调整部署,待机与普军决战。可是好景不长,在这个时候,被病魔缠身的拿破仑三世把莱茵军团的指挥权交给了巴赞元帅。这也为接下来的溃退,奠定了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聚变:德意志的统一

接下来就是第二阶段,只会逞匹夫之勇的巴赞元帅拿到了指挥权,也许是出自对战局的把握不精,巴赞元帅表现的犹豫不决,时而决心退向夏龙与麦克马洪会合,时而决心在梅斯防御。当最后决定向夏龙撤退时,已丧失时机,普军已逼近。但顽强的法军还是表现的异常勇猛,把进犯的普军打退,并迫使普军的第一军和禁卫军损失惨重,但法军在撤退回梅斯要塞的时候,又被普军的第一,二以及其他军团所包围。

1870年8月22日,由议长劳尔率领一个代表团来到法皇大本营,劝皇帝不要返回巴黎,命令麦克马洪向梅斯进发。接着,巴黎的摄政会议又给皇帝发来电报:“若不支援巴赞,则对于巴黎将发生极恶劣的后果。面临着这个局势,首都能否防御实颇有疑问。”于是皇帝又附命于巴黎。就这样,夏龙军团走上了在色当被歼的绝路。麦克马洪于1870年8月22日率军从兰斯出发前往梅斯。此时,从柏林传来一则假消息,说除围攻梅斯的部队外,普军决心全部向巴黎挺进。

实际上普军第3军团仍在继续追击麦克-马洪军团,并向右实施大胆迂回,协同新编成的第4军团将麦克马洪率领的法军连同拿破仑三世一起围困于色当。之后发生的色当会战,将彻底击穿法兰西的最后的防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聚变:德意志的统一

9月1日上午,普军占领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成功切断了法军西撤的道路,并从后堵截法军。而在当天中午,普军亦完成了对法军的合围,并以强大的火炮作出攻击。当时下午,在法军数次试图突围失败后,拿破仑三世被逼于下午4时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将他的佩剑交到陛下的手中”。第二天,拿破仑三世率8万余官兵投降,这场战役,法军损失十多万名士兵,而普军只损失到了不到一万,法国全国哗然。

色当的惨败立即引发连锁反应,1870年9月4日,法国掌握金融经济的大资产阶级趁机于法国国内发动政变,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组成以路易·朱尔·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至此德意志民族统一的障碍已消除,但普鲁士当局决心将战争继续下去,派兵向巴黎进军。从此,普鲁士的自卫战争已转变为侵略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聚变:德意志的统一

法国郊外的普鲁士军队

最后,法国政府同普军展开谈判,于1月26日签订关于巴黎投降的条约,1月28日又签订了停战协定。巴黎要塞大部分炮台连同火炮和弹药移交给了德军,赔款2亿法郎。2月26日,草签凡尔赛和约。在国民议会批准和约草案之前,德国人获得了将军队开进巴黎的权利,这些军队到3月3日和约批准后才撤出巴黎。

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成功,巴黎公社(1871)宣告成立,这个公社一直存在到5月28日。5月10日,德法两国签订法兰克福和约,确认凡尔赛和约草案的基本条款,但条件更为苛刻,赔款从2亿法郎增加到50亿法郎,还要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的大部分地区。

至此普法战争彻底结束。德意志民族终于完成了历史上的统一,并一跃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这就改变了欧洲格局,使德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上升,成为强大的“中欧帝国”。

如果有些地方没有讲述清楚,欢迎评论,补充,谢谢。您的阅读,评论,转发,收藏,都是我一直奋斗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