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买第二批苏-35么?结果其实并不重要,主动权在中方

苏-35买还是不买?这个问题曾经无数次引爆中国的各类社交媒体和军事论坛。甚至即便首批苏-35来到中国后,网友们依旧围绕会不会继续购买苏-35的话题而争辩地不可开交。



中国会买第二批苏-35么?结果其实并不重要,主动权在中方

今年年中,俄罗斯正式承认向中国提出了谈判出口第二批24架苏-35的问题。外界评论认为,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双方会进行正式会谈,讨论签署合同的可能性。现在的主动权在中方,即是否购买的问题。


其实,仔细分析中俄长期军事贸易合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1,试探性购买、测试,这种模式包括最初购买的26架苏-27SK,首先试试看,是否合适?适用?待运用成熟之后,若干年后(1996年)再进口第二批,甚至转移生产线。


中国会买第二批苏-35么?结果其实并不重要,主动权在中方

2,应急作战需要。主要体现在苏-30MKK/MK2的购入,1999年两岸关系高度紧张,解放军开始认真考虑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当时的空军力量无法对应。因此一性购入的苏-30MKK/MK2数量相当之多,总共100架。包括24架苏-30MK2。这与解放军引进的第一批苏-35的数量相同。苏-30MKK和苏-30MK2是基本是一个机型,后者只是在雷达上追加了对海搜索、目标指定模式,并且输入了Kh31A等对海武器的射击控制软件。从本质上讲苏-3OMK2并不是全新的机型。因此依照这样的分析,只有苏-35一种战斗机,只进口了24架。


有俄罗斯媒体曾在报道透露,当初俄联合飞机集团内部,最大的分歧就在于认为进口数量太少。至少应该进口48架苏-35。中国的回答当然是十分巧妙而现实的,新飞机必须先试用。同时双方当时存在的分歧是:首先按照中国的设想,改良换装中国武器的软件,随后购买?还是先购买飞机之后再改良?


中国会买第二批苏-35么?结果其实并不重要,主动权在中方

结果显然是折中的,为了争取时间,中方率先购买了飞机,随后逐步改良。总体上看,俄积极向中国推销苏-35,有着十分明确的经济、政治动机。首先,这是政治决定,希望拉近俄中军事合作的战略关系,美国在弹道导弹部署反导问题上,一步步紧逼俄罗斯。其次是经济需要。西方的经济制裁,给俄罗斯经济带来较大困难。俄空军、军事工业界需要更多经费购买苏-57。


中国会买第二批苏-35么?结果其实并不重要,主动权在中方

从中国方面来看,目前中国空军的歼-20战斗机的生产数量依然十分有限。今后即使每年生产数架,要大量换装需要时间,飞行员和后勤人员的培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歼-10系列从航程和挂载系列显然与中国建设战略空军的目标存在差距,可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要作为“替补”的形式存在,这一点从歼-16战斗机的大量装备就能看出。


中国会买第二批苏-35么?结果其实并不重要,主动权在中方

中国国产“侧卫”系列战斗机目前仍是重点建设方向,但其综合性能方面与苏-35存在一定差距也不足为奇,这正是引进苏-35的目的之一。相比于上世纪90年代的前辈们来说,而今的中国空军在是否引入苏-35上显然选择更多,更具备主动权,未来是否引进其实都不会影响中国空军的建设脚步。不管怎样,未来苏-35都会与中国国产战机一道,继续书写中国重型战斗机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