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被金國俘虜的皇族,數百年後,後人以愛新覺羅氏建立大清國!

北宋被金國俘虜的皇族,數百年後,後人以愛新覺羅氏建立大清國!

亡國的宋欽宗趙桓

靖康之變導致宋室南遷、北宋滅亡,深沉刺痛漢人的內心。押解至東北的趙宋宗室上千。後來後金滿族第一大姓伊爾根覺羅氏據《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又作"宜爾根覺羅"、"民覺羅"或"伊爾根",滿語"民"的意思。其漢姓為"趙"(也有"佟"、"顧"、"伊"、"薩"、"公"、"兆"、"曹"、"包"、"哲"、"席"等)。《黑龍江志稿·氏族》載:"覺羅者,傳為宋徽、欽之後。"清代滿文創始人噶蓋之裔漢姓"趙",尚書顧八代之裔漢姓"顧",副都統薩哈岱之裔漢姓"薩",大學士伊桑阿之裔漢姓"伊"。不排除有滿州望族是宋皇室後裔。

愛新覺羅家族乃宋徽宗後裔”說,認為愛新,即滿語aisin,是金的意思;覺,應讀jiao,即趙,連起來就是歸附金邦的趙氏的意思。

“覺羅”作為滿族姓氏,是以努爾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覺羅”(今黑龍江省伊蘭一帶)開始的,發源地在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里。“愛新覺羅”這一姓氏的含義是,像金子般高貴神聖的覺羅族。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是從努爾哈赤開始使用的,在他之前,努爾哈赤家族原來的姓氏伊爾根覺羅,伊爾根這個詞在滿語裡面是有貶義的,是賤民的意思。

宋徽宗趙佶一生有兩多,一是多才藝;二是多子女。據《宋史》記載,北宋滅亡之前,“徽宗三十一子”(《宗室傳》,“三十四女”(《公主傳》),北宋滅亡,除第九子南宋高宗趙構逃跑外,其餘子女均被掠入金國。入金後,據《靖康稗史箋證·宋俘記》稱,宋徽宗“又生六子八女”,“別有子女五人,非昏德胤”。也就是說,宋徽宗被俘後,他的女人們共生了十九個孩子,其中“六子八女”是宋徽宗的骨血,而“別有子女五人”則是金人的種。如此算來,宋徽宗被俘前後,生三十八子,四十二女,共計八十個孩子,基本都流落在了金國。

北宋被金國俘虜的皇族,數百年後,後人以愛新覺羅氏建立大清國!

努爾哈赤

徽欽二帝與趙氏宗室以及那數千名被俘官員,作為金人的俘虜,被安置在五國城(依蘭)、寧古塔(寧安)一帶為奴,稱呼他們為賤民伊爾根。而那時的金人則大部分遷移到了生活條件較好的中原。到了元滅金以後,在中原的金人已經融入了漢族,而帶有北宋宗室血統的那些賤民,因為條件艱苦,後代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反而以伊爾根為姓氏,並且和當地民族融合,形成了滿人的祖先。努爾哈赤起事後,大概是覺得伊爾根這個姓氏不好聽,遂按諧音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愛新覺羅。後來伊爾根覺羅改漢姓,大部分又都是改成了姓趙。順治年間,伊爾根覺羅的家譜上就出現了“趙”這個姓氏。

北宋被金國俘虜的皇族,數百年後,後人以愛新覺羅氏建立大清國!

著名作家陸亦順

當初北宋皇室以為是議和可以保住北宋皇權與版圖,靖康之難實為靖康之恥,皇族3000餘人被金國俘虜。元朝以武力征服世界,建立了成吉思汗帝國。明朝以議和為恥,就連崇禎皇帝在搖擺之後,也拒絕了議和,自諡煤山。而大清國的後期,也以議和為主,加速了清朝滅亡!

北宋末期和清朝晚期為保統治皇權,皆以議和為首選,遂以加速衰敗!從這一點看,大清國的統治者們確實有繼承北宋皇族的統治策略。

歷史證明,守江山,是要靠強大的國力軍力,而不是靠談出來了的。議和只會加速王朝瓦解或者政權更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