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和多爾袞之間的恩怨情仇真的是因為孝莊皇太后嗎?

努爾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後金開國之君,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瀋陽。之後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

皇太極和多爾袞之間的恩怨情仇真的是因為孝莊皇太后嗎?


努爾哈赤一共有十六個兒子,自從大貝勒代善被廢除太子之位後,諸位皇子之間開始為了皇位開始明爭暗鬥,努爾哈赤也樂於如此,選出最優秀的繼承人,於是“立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德格類、嶽託、濟爾哈朗、阿濟格、多鐸、多爾袞為和碩額真”,共議國政。

也就是說,這九個人都有能夠成為努爾哈赤繼任者的資格,就看誰更優秀,所謂父傳子那是漢民族才有的傳統,對於少數民族而言,兄傳弟,或者傳位給兄弟的兒子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只看誰更優秀。

皇太極和多爾袞之間的恩怨情仇真的是因為孝莊皇太后嗎?


在後來的發展中,皇太極和多爾袞漸漸從諸位皇子中脫穎而出,而皇太極比多爾袞大二十歲,這一點很致命;二十年的時間,說明多爾袞剛出生的時候,皇太極已經是功勞赫赫,人脈廣佈了。

皇太極七歲的時候,就開始主持家政了,不但把家裡日常事務、錢財收支等管理得井井有條。特別是有些事情不煩努爾哈赤操心指示,皇太極就能幹得很出色,與自己想的一樣,因而努爾哈赤對皇太極更是愛如“心肝”。

皇太極和多爾袞之間的恩怨情仇真的是因為孝莊皇太后嗎?


雖然後來多爾袞憑藉天資過人,後來居上,但是底子比皇太極還是差的太遠;1626年,努爾哈赤因寧遠之戰失敗抑鬱而逝。大妃阿巴亥和兩個庶妃殉葬。代善與其子嶽託及薩哈廉,擁皇太極嗣汗位。代善的長子貝勒嶽託和三子貝勒薩哈廉,對諸貝勒大臣說出了擁戴皇太極的原因:“才德冠世,當速繼大位”。

由於身為長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眾貝勒乃合詞請上嗣位”,皇太極“辭再三,久之乃許”,被擁舉為大汗。代善雖然被努爾哈赤廢黜繼任者資格,但是其人脈和實力,還遠不是其他皇子能夠比擬的,當時多爾袞才15歲。

皇太極和多爾袞之間的恩怨情仇真的是因為孝莊皇太后嗎?


孝莊皇太后比多爾袞小一歲,但是早在孝莊十二歲的時候,就已經嫁給了皇太極,所以皇太極和多爾袞是因為孝莊而生恩怨,是毫無根據的;至於兩人長大後,這對叔嫂之間會不會有什麼情況,那就另當別論了。

多爾袞十六歲就跟隨皇太極征戰沙場,還因功勞被皇太極賞賜“墨爾根戴青”的美號,在多爾袞24歲的時候,在正月初一新年慶賀大典時,多爾袞首率諸貝勒向皇太極行禮;皇太極對多爾袞可謂是恩寵至極也毫不為過,比一直被皇太極忌憚壓制的代善待遇截然不同。

皇太極猝死時年僅52歲,一共有十一個皇子(四個早死),但由於皇太極生前並未確立繼承人,所以圍繞著究竟誰來繼承皇太極的基業,又是一場明爭暗鬥;而多爾袞是皇太極的親弟弟,也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加上多爾袞勢力最強大。但是皇太極的大兒子豪格也絲毫不弱。

但最後皇位落在了只有六歲的福臨身上,或許是多爾袞從大局出發,為避免內亂而作退讓。但促成這一舉動的,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孝莊的幕後活動。孝莊是否籠絡多爾袞,官修的史書實錄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私家著述也沒有留下更多的記錄。

這也成了歷史上一樁最讓人猜疑的事情了,最後衍生為一篇篇叔嫂情。其實,這都只是後世的猜測而已,歷史並未證明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