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月、吃月餅、設中秋宴,古人的中秋才叫過節呢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小編提前預祝大家中秋快樂!

中秋節,是中國人心中富有詩意的節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每到中秋之夜,一輪圓月高懸碧空,家家戶戶在庭院裡邊賞月邊吃月餅,親情無限、其樂融融。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在古人眼裡幾乎與春節齊名,節慶活動也豐富多彩。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是怎樣過中秋的。

賞月、吃月餅、設中秋宴,古人的中秋才叫過節呢

▲清 陳枚《月曼清遊圖》冊·瓊臺玩月 故宮博物院藏

中秋節的歷史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我國自古就有在中秋節祭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傳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的儀式。

賞月、吃月餅、設中秋宴,古人的中秋才叫過節呢

▲中秋祭月

到了唐代,中秋正式成為節日,賞月形成習俗。

《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月,人們登高望月,飲酒作詩。

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

王孫公子、有錢的大戶人家,一般會選擇登高樓賞月,並大開筵席,席間“琴瑟鏗鏘,酌酒高歌”。尋常百姓人家也會準備酒饌,一家人歡度中秋。

宋時,月餅已被正式列為節日佳品。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詞“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誇讚月餅。

賞月、吃月餅、設中秋宴,古人的中秋才叫過節呢

▲宋徽宗《閏中秋月帖》

元代開始,民間中秋還有“走月”的風俗。所謂“走月”,就是乘著中秋月圓之際拜親訪友,饋贈糕點、鮮果等食品。

明清時期,中秋之夜,幾乎家家備宴,以酬佳節。

親友們互贈月餅、月果已成禮俗。民間還流行“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賞月、吃月餅、設中秋宴,古人的中秋才叫過節呢

▲中秋月餅

古代中秋宴席

在這個月圓人圓的傳統佳節,自然少不了親朋歡聚一堂的中秋宴席。

古代的中秋宴,以宮廷最為講究。

清代宮廷中秋宴會尤為隆重。八月十五這一天晚上,皇帝會在紫禁城乾清宮舉行盛大的中秋大宴。

擺月供祭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供桌上擺月宮符象,還要擺上一個特大月餅,再擺上小月餅數盤,酒、茶數盞,四周點綴應時鮮花和鮮果。

賞月、吃月餅、設中秋宴,古人的中秋才叫過節呢

屆時舉行乾清宮中秋大宴。大臣們齊聚乾清宮,領受皇帝的中秋賜宴、賜酒、賜月餅,君臣共同賞月。宴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月賦詩,皇帝會對詩作一一點評,評出前“三甲”,親自賜酒、頒賞。

乾清宮宴會完畢,皇帝還要率領后妃祭拜月神。同時專設中秋家宴,帶領后妃、皇子皇孫一起賞月飲酒,吃月餅,歡度中秋。

中秋節,清代宮廷宴會美食薈萃。其中一項“重頭戲”就是品嚐內廷製作和各省供奉的月餅。除月餅外,清宮裡還時興吃螃蟹,飲菊花酒,品嚐石榴、葡萄等時鮮果品。

賞月、吃月餅、設中秋宴,古人的中秋才叫過節呢

▲清《高宗賞月圖》

大戶人家的中秋宴也非常氣派。

曹雪芹《紅樓夢》書中生動地記載了賈府的一場中秋家宴。

家宴開始前,需要先舉行拜月儀式。嘉蔭堂前月臺上,焚著斗香,秉著風燭,陳獻著瓜餅及各色果品。賈母盥手上香拜畢,眾人跟隨依次拜過。

賞月、吃月餅、設中秋宴,古人的中秋才叫過節呢

▲87版《紅樓夢》劇照 賈府中秋家宴

因為賈母的一句“賞月在山上最好”,賈府的中秋家宴便被安排在了大觀園的凸碧山莊上。中秋,自然是希望人月兩團圓。這宴會的桌椅,形式都是圓的,取“團圓”之意。

長期在外出差的賈政回來了,兒子、孫子、重孫圍坐在賈母身邊,共敘天倫。坐定後,賈母命令折一枝桂花,大家玩起了擊鼓傳花,飲酒、說笑話、作詩,好不熱鬧。

賞月、吃月餅、設中秋宴,古人的中秋才叫過節呢

▲清本紅樓夢圖 凸碧堂中秋賞月

中秋螃蟹正肥,吃蟹也是中秋宴的重頭戲。

林語堂的《京華煙雲》中就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姚府蟹宴慶中秋”的場景。

主客都落座之後,一個上面放滿螃蟹的大綠盤子,被端到桌子上來。全桌的人都驚呼了一聲:“啊!”隨後便紛紛捲起袖子,準備開吃。

賞月、吃月餅、設中秋宴,古人的中秋才叫過節呢

書中說,吃螃蟹不同於吃別的飯那樣由僕人伺候,由僕人端送,而是每個人都得自己忙,自己動。經過一陣忙亂,每一口螃蟹吃到嘴裡越發覺得味美。

莫愁是吃螃蟹的內行,她把螃蟹的每一部分都吃得乾乾淨淨。她笑木蘭:“你不算是吃螃蟹。你吃螃蟹像吃白菜豆腐那樣亂吞。”

“全家人人都喜愛的一餐,沒有勝過一桌螃蟹席的了”,螃蟹自然是中秋宴上的“主角”。


賞月、吃月餅、設中秋宴,古人的中秋才叫過節呢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再次祝大家:

中秋快樂,幸福團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