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澤散文作品‖中秋,遙想那口月餅

中秋,遙想那口月餅

李樹澤

李樹澤散文作品‖中秋,遙想那口月餅

文心華章001期 本期美篇押題(樹澤筆)

關於中秋的記憶總是溫馨的,一切和甜甜地那口月餅的吃連在一起,讓很多中國人忘不了,以至讓小小的月餅成為人生的年輪。

在這個中秋的夜晚,打開對於中秋的遙想和記憶,心,被中秋的情緒和色彩薰染著,似乎一下子有了沉醉於這份這甜而又甜的窖香。

李樹澤散文作品‖中秋,遙想那口月餅

中秋一團和氣的“團圓”,讓意象中國在這一天呈現最極致的飽滿

中秋是美的,一切和中國文化元素中“圓”的吉祥意象相聯繫東西,在這一天,在她身上流行著,流行著穿越歷史古今。

哦,莊稼的金燦燦的穗中飽滿的收成是圓的,枝頭盈紅盈紅的果子也是圓的,天上皎潔的月也是圓的,戀愛中為廝守一份緣,在這天感受到合而愉悅的年輕人啊,你們熾烈地相擁之下是愛的團圓。團圓,是的。中秋一團和氣的“團圓”,讓意象中國在這一天呈現最極致的飽滿。

嫦娥姐姐那會兒還沒有中秋,三皇五帝也沒趕上那輪圓圓的月餅,但他們肯定吃過當時最飽滿最甜地葡萄吧。

李樹澤散文作品‖中秋,遙想那口月餅

大漠明月駝鈴聲

那是西域葡萄溝的葡萄吧,他們宴席上的那些葡萄啊,至今在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裡鮮活。

西天,東土,在宴席上那口甜而最甜的回味中交遇歷史的團圓,西王母和周穆王的瑤池相會那天,似乎是中國最早的一次中秋團圓吧。

這次團圓,讓東土與西天緊緊地相擁,孕生一片光燦的文明。

因此,今天我們品嚐月餅,當你嚐到餡裡面那口甜甜的葡萄乾滋味時,你實際上已經品嚐到了歷史文化中最早的西天與東土融匯之下的風情。

老子那天地那個後半夜,沒有洗臉,對,沒有洗臉,但他看到那輪明月時,他哭了,他甩下《道德經》的文章筆墨,仍誰都牽拉不住,他他他啊,他就出關了。

出關的老子後,消失地無影無蹤,他到哪裡去了,哪裡去了?

《道德經》風行千古,與此同時,西方的釋迦佛和孔子都誕生了。

佛陀的中國路,西來、西來東土行。佛陀在風沙中瀰漫,在不停地步履大路行走中,開始與中國交融。

喪家犬的孔子,前些年還在魯國袖著手,瑟瑟地甩著鼻涕,在牆根曬太陽,那會兒,“儒”的很多東西還在他的腿肚子裡打轉轉,後來他就弟子三千啦。

李樹澤散文作品‖中秋,遙想那口月餅

長安是一塊最大的月餅,很甜、很甜……

秦人,一步步走向長安,長安是一塊最大的月餅,很甜、很甜……

月亮裡永遠有長安,秦始皇沒有“掘”盡風水,讓後來的好大好大的一個“漢”有了文化“鑿穿”。

月餅,把月餅姑且看成是“八月十五殺韃子”的信物傳遞吧,姑且,姑且,算真有這麼回事。

但它八月十五“中秋”意義的承載,並非是成就後來朱元璋的打打殺殺吧。

月餅裡有長安的隋唐,有李白的那輪月,有唐明皇的月下“梨園”,還有“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餅裡有汴京的趙宋,有宋東坡的那輪月,以至“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思緒下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成為中秋團圓的意象。

月餅的那口餡裡,有阿彌陀佛的“圓滿”功德,有中國的“圓通”福報。所以,中秋這個節,是中國節日中最吉祥的日子。

而從文化意義講,月餅中更有西來東去的融合,你會咂摸道一千多年前的胡人月下回望……

這些胡人從阿拉伯到波斯在到敦煌,他們一路感嘆:長安,好一輪明月!

2011年9月12日於燕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