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銀行金融科技系統,科技工作要一張藍圖繪到底——專訪珠海華潤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羅伶

作為紮根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的銀行,珠海華潤銀行(以下簡稱“華潤銀行”)形成了金融服務產業、產業助推金融的增長模式,積極服務於中小科技型企業,為大灣區發展提供助力。近年來,華潤銀行積極進行數字化、信息化轉型,在2016年底確立了信息化銀行戰略,並在2017年進行深化。2017-2019的三年間,華潤銀行資產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遠超10%,營收和淨利潤增長率超過15%。通過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架構引領與平臺服務,同時強化數據治理與數據應用,華潤銀行原先基礎設施能力薄弱的問題已得到根本扭轉,信息技術對業務的助力達到了新高度。

珠海華潤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羅伶在接受未央網專訪時表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科學技術的發現往往先於應用。科技人員比業務人員更早接觸新的技術及其應用,這使科技部門可以結合業務單位的需求提出新的業務方向和服務方法,引領業務創新。金融科技系統是一個緊密聯結的有機體,科技工作需要一張藍圖繪到底。

构建银行金融科技系统,科技工作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专访珠海华润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罗伶

珠海華潤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羅伶

明確灣區目標客戶群,促進灣區全產業鏈發展

未央網:華潤銀行有哪些相關規劃助力大灣區建設?

羅伶:助力大灣區建設,我行致力於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特色銀行,明確“一二三”的灣區發展策略。

一是佈局“一張網”,積極謀劃覆蓋灣區所有城市的網點佈局,夯實在“粵港澳大灣區”經營基礎。二是邁開“兩條腿”,線上線下協同經營。一方面,夯實傳統業務,另一方面,加強科技賦能。三是聚焦“三項突破”,包括第一,依託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將供應鏈全流程數據化、智能化,用模式創新實現批量獲客、信息授信、場景風控。第二,堅持“抓小不放大”,對公業務與個人業務同時推進。第三,抓住跨境金融新機遇,配套相應跨境金融綜合服務。

未央網:您認為華潤銀行該如何更好地推進金融服務灣區實體經濟?

羅伶: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我行形成了“金融服務產業,產業助推金融”的經營模式,助力灣區實體經濟發展。

一是創新跨境金融產品。我行在為客戶提供各類傳統跨境金融服務基礎上,根據灣區跨境客戶需求推出創新產品,持續提升服務跨境客戶的能力。

二是明確灣區目標客群。確定中小科技型企業為公司業務客群建設主要方向,聚焦票據融資業務,加大對灣區民營企業貼現支持力度。同時,探索供應鏈創新模式,從供應鏈金融產品化平臺向線上化服務平臺轉型,加大機構業務客群拓展力度,緊跟當地政府規劃信息,逐步拓寬到產業鏈、資金鍊。

三是加強灣區金融機構互聯互通,擴大同業授信品種及額度,促進灣區金融協同發展。

四是提升灣區小微金融服務效率,打造個貸業務標準化信貸工廠,以快速的貸款流程和優質的用戶體驗更好地服務廣大小微企業主。

五是關注粵港澳灣區重點製造業領域,加強投行業務服務。

六是多元化發展普惠金融。力求用最貼近小微企業群體金融需求的綜合方案服務企業。

构建银行金融科技系统,科技工作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专访珠海华润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罗伶

如何填平業務與技術鴻溝是銀行業的難關

未央網:您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在銀行中的應用?

羅伶:金融科技在銀行中應用於“賦能、引領和創建新生態孵化新業務”三個方面。其中:

“賦能”是指科技固化能力,實現經驗快速傳播。這種科技賦能的傳播與發佈文件組織培訓等傳統方式相比幾乎沒有衰減。其主要由具備相應能力的產品專家、管理人員發起需求,IT部門進行固化與推廣。科技賦能是銀行科技工作的傳統方式、目前主要的工作形態。

“引領”是指科技“增加並固化新能力,傳播新經驗”。與上面的“賦能”所不同的,這裡強調“增加新能力”,且特指經由IT部門發現並提出需求的“新能力”。銀行IT部門的集中組織方式使幾乎所有的業務需求都集中到IT部門,讓IT部門具有了發現或構建新能力的基礎。同時,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科學和技術的發現往往先於應用。科技人員比業務人員更早接觸新的技術及其應用,這使科技部門可以結合各個業務單位的需求提出新的業務方向和新的服務方法,引領業務創新。

“構建新生態孵化新業務”是指創新之後,需要讓這些創新常態化才能真正改變企業的面貌。任何一項創新如果不能常態化,不能變成企業的日常工作,其就是沒有生命力的。為此,科技部門在引領創新之後需要牽頭構建新的流程,新的組織,新的作業規範,讓這些創新常態化。

未央網:華潤銀行如何組建自身金融科技人才隊伍?

羅伶:華潤銀行組建金融科技隊伍的方法既遵從傳統的“選、用、育、留”的基本邏輯,同時在人力資源的”挖掘、引進、激發、考核“方面有一些特別的思考和行動。

“挖掘”是指用好現有人員。萬丈高樓從地起,科技系統是一個承上啟下相互聯繫的複雜有機體,現有科技人員就是華潤銀行科技工作的基本盤。

“引進”是指關鍵重要崗位需要有合適的人員,同時,還需要有合適的梯隊保證體系的長治久安。針對華潤銀行2014-2015科技部門骨幹人員大規模流失的問題,我們適當引進了一些核心關鍵成員。經過這四年多的工作,基本扭轉了科技工作的高風險低效率狀況,併為未來的發展積蓄了力量。同時,IT管理層意識到,作為一個區域性城商行,我們從市場直接吸收人才的能力有限,必須從畢業生抓起培養自己的隊伍。

“激發”是指通過工作安排和成果分享,激發科技人員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獲得成就感的同時獲得對應的收益。我行科技工作秉持的核心理念是“過程是最好的回報”,科技人員要多參與到業務全流程,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一,通過技術委員會做好架構管控和引領,對應模塊或系統由相關團隊長期負責,防止短期行為。第二,落實主體責任,科技人員要對IT系統承擔最終責任,不允許推脫至業務部門。第三,鼓勵技術團隊向前一步,主動提出新產品和新業務新平臺工具的研發需求。第四,實施面向產品研發人員的獎勵政策。

“考核”是指通過對員工的A/B/C績效考核,鼓勵先進,鞭策後進。

未央網:未來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將不僅體現在網銀、手機銀行等媒介上,而是向智能銀行過渡,您認為實現智能銀行還需要攻克哪些難關?

羅伶:當我們講到智能化銀行的時候,其實並不是非常嚴格地在講機器對銀行人腦力活動的替代,而是包含了機器對銀行人力的全方位的替代和/或延伸,因此我下面所講的“智能化”指廣義的機器替代人的智能化。我認為,真正的智能化銀行應該包含銀行經營的智能化和客戶服務的智能化,需要攻克的難關及應對主要有兩點:

首先是銀行經營方面,要填平內部業務與技術的鴻溝。技術部門有能力去尋找新的技術來實現對人的工作的替代,但因為不懂業務,不知道哪個技術是目前在哪個場景最需要的,仍然只能根據業務部門的需求被動展開工作。而對於業務部門,則存在兩種情況,第一,習慣於現有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不知道這些流程和方法可以通過技術進行提升,遇到困難仍然習慣通過加班或加人解決。第二,業務方面知道大概可以通過IT技術改進工作,但由於沒有IT背景,無法與IT人員進行配合改進。當然,業務單位也有因為擔心被機器替代而不啟動項目的情況,我在這裡暫時不討論。

解決這個問題,較好的方法有兩個,一是技術背景人員與業務背景人員互相進入對方部門。由於業務部門作為經營主體,他們理解IT後可以做到“以終為始”,效能會更高,且客觀上技術人員向業務轉型的難度小一些,因此一般是技術人員進入業務部門。銀行對這些技術背景的人員應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和選擇,理想情況下能夠至少將其培養為業務部門的副職。招商銀行作為業界最優個人銀行,其IT強依賴的個金部幾任總經理均來自IT崗位。二是對重大項目實施IT與業務人員合署辦公的強聯動模式,效果也不錯。

其次是銀行對外服務方面,要明確智能化的目標就是“高的效率、好的質量、低的成本",要通過“客戶獲取銀行服務的旅程,尋找智能化替代點”。一方面,可以從客戶服務全鏈條,找出客戶痛點,進行智能化替代。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新技術去對照現有客戶流程,在可以採用的部位快速智能化替代。

构建银行金融科技系统,科技工作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专访珠海华润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罗伶

未央網:目前許多商業銀行選擇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的形式開展業務,華潤銀行是否有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對於合作伙伴是如何選擇的?

羅伶:作為一家資產規模剛剛達到2000億的灣區城市商業銀行,我們必須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來更好地實現數字化轉型。具體地,我們一方面必須向客戶提供與大行幾乎相同的全品種商業銀行服務。另一方面我們同樣接受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的管理。所有這些目標的達成都離不開IT系統,甚至大量工作只能100%由IT系統完成。與國有銀行或股份制銀行擁有幾千甚至上萬的IT人員不同,我們只有不足200的IT人員,滿足業務需求的辦法只能是與科技公司合作。

我們的合作方式有四種:一是採用科技公司的成熟產品,如銀行核心系統,國際結算系統,人民幣支付結算系統,信貸系統等,我們與這些公司在初次引進之後都會長期合作,視他們是為長期合作伙伴而非外包商。這類廠家的選擇會非常慎重,注重產品質量、市場份額、技術能力、持續經營能力、產品實施與服務能力。

二是採用科技公司的外包人力,這種方式適用於我行自主研發的特色產品,如微信銀行、華潤支付APP等。此類廠家會選擇多家,我們特別注重其服務能力,人力資源獲取與培訓管理能力。

三是引進專業公司的專有技術和平臺,作為應用系統的底層支持或開發工具,如數字證書、人臉識別、電腦驗印、OCR、指紋識別技術等,這些技術和廠家的引進會根據技術進步和變革進行與時俱進的評估和適當調整,重點關注其技術能力、產品質量。

四是引進諮詢廠家,對技術架構與重大技術方案進行諮詢,此類廠家的選擇注重其技術能力及服務能力,使用得不多。

未央網:未來華潤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有哪些戰略規劃?

羅伶:華潤銀行清晰認識到金融科技系統是一個緊密聯結的有機體,科技工作需要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從組織、研發、基礎設施與運維三方面展開工作,推進生產智能化和管理智慧化。

在組織方面,持續構建敏捷組織,加強與業務的融合,通過創新推動與新技術研發,保持團隊活力與競爭力。同時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和數據治理工作。

在研發方面,加強架構管控和引領並持續改進,以此為基礎,通過平臺化、服務化、數據化、雲化,持續提升項目交付的效率與質量,實現數據價值

在基礎設施與運維服務方面,推進集中式與分佈式並存的雙模IT基礎設施,持續優化集中式服務,推進基礎設施雲服務,建設安全穩定且成本可控的IT運維能力。

金融科技對於應對疫情“居功至偉”

未央網: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給華潤銀行帶來了哪些影響?

羅伶:疫情給華潤銀行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到店客戶驟減,面對面服務和銷售斷崖式下跌,導致收入下滑。第二,政府要求快速放款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和工資發放,在面對面活動受限情況下,銀行必須改變傳統獲客及客戶調查方式,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防範金融風險。第三,大量個人和小微企業主還款能力下降,還款困難客戶數量大增,銀行資產逾期量異常增加,容易導致不良資產。另外,非面對面需求暴增,網絡容量,遠程工具需求大增,信息安全風險上升,科技部門壓力劇增。

未央網:那麼針對疫情的不利影響,銀行是如何應的?

羅伶:為應對疫情,我行一方面利用電子渠道確保存量客戶可以獲得正常服務。一方面積極利用客戶經理外呼、電話銀行外呼、微信平臺等綜合渠道,通過電子銀行實現線上運營,在疫情期間深挖存量客戶潛力。同時,積極復工復產,2月春節法定假期結束後,面向個人客戶的網點優先復產,2月全行現場復工率超過1/3,3月初實現全面現場復工。

未央網:就商業銀行而言,您如何評價金融科技在抗擊疫情中的作用?

羅伶:我相信疫情將加速銀行數字化進程。金融科技在疫情期間所起的作用可以用“居功至偉“來形容,而且再次證明了“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提供線上和遠程服務,保證了銀行客戶服務的連續性。

第二,通過擴大網絡帶寬,增加網絡運營設備,擴容VPN,提供遠程會議系統工具,保證了非見面情況下的正常運行,保證了銀行經營活動和內部管理的連續性,併為銀行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第三,提供反欺詐和網絡安全措施,保證了客戶線上交易,銀行的線上辦公的安全。

(實習生葛震參與本文內容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