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罩大担当 鞍山产业结构调整的精彩一笔

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竟催生出“鞍山造”防护用品这一新产业。从疫情初期没有一家口罩生产企业、一“罩”难求的窘况,到现在拥有生产防疫物资企业15家,可生产包括口罩、医用防护服、消毒液等在内的10余种防疫产品,其中口罩日产量已近80万只,鞍山这座因钢而兴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在疫情之中不断寻找发展机遇,以“小”口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鞍山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添上精彩一笔。

辽宁浩宏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浩宏”)是我市一家成立了十多年的生产三类医疗器械公司,原本没有生产口罩。1月28日,疫情发生以后,负责人陆剑南接到一个电话,省有关部门跟他沟通“是否能转项生产医用口罩和医用防护服?”提这个问题时,“浩宏”没有设备、没有工人、没有原材料,但陆剑南肯定地回答“能”。他马上召集全部管理人员立即上岗,研究如何尽快实现生产。因有医疗器械生产的基础,“浩宏”拥有洁净车间、无菌车间、气象色谱仪及专业检测设备和人员,但生产口罩和防护服需要专业设备、工人,更需要很难购买到的原材料和专业生产资质。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到“浩宏”,现场办公一对一为其解决购买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问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派出精干力量全程服务,为其办理相关资质,并驻厂帮扶和指导。2月28日晚,“浩宏”申请的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生产相关审批手续全部办结。2月29日,立即组织生产。

辽宁琳之密语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琳之密语”)过去只生产化妆品,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为解决疫情防控期间我市防护口罩急缺的情况,企业负责人大胆转产日用防护口罩。为此专门到广州采购了标准最高的熔喷布,每吨花费40余万元。虽然成本极高,但负责人夏玉娟说,作为一个私营企业家、一个鞍山人,她希望能真正地做点实事,以解家乡燃眉之急。

“琳之密语”生产前需办理商品条码,按照商品条码办理流程的规定,企业注册商品条码从申请到发证需要十个工作日。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特事特办,仅用1小时就帮助其完成了网上注册、信息录入、线上交费、资料上传等注册申报环节。并积极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辽宁分中心沟通,争取到支持,帮助“琳之密语”在1.5小时内完成了商品条码办理的初审和终审程序,为企业顺利投产节约了宝贵时间。

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鞍山从2月初防护口罩几乎“零产能”,发展到现在生产口罩企业8家、拥有口罩生产线近20条,口罩产品涵盖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日常防护口罩等品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非常时期特事特办、全程帮扶,帮助企业及时申报材料、协调相关部门打通‘绿色通道’,产品注册、生产许可、样品检验三项流程并行推进,保证了企业快速投产,也使‘鞍山造’口罩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市场监管人员说,补齐短板,壮大医疗健康产业,是民生的需要,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他们会继续主动服务,帮助企业调整战略方向,尽量避免产能过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