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上千青樓女子為他送喪,送葬隊伍長達幾裡,是誰有如此本事?

民國時期,最為出名的少年公子的唯有四人,一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溥侗、二是隻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張學良、其三是大收藏家張伯駒,最後一個素有“天津青幫幫主”之稱的民國第一公子袁克文。

死後上千青樓女子為他送喪,送葬隊伍長達幾里,是誰有如此本事?

袁克文是民國總統袁世凱的二兒子,其生母是朝鮮人,從小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還喜愛收集古玩。後來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的果實、稱帝,袁克文寫了一首詩“隙駒留身爭一瞬,蛩聲催夢欲三更。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竭力反對,加上生活放浪,觸怒袁世凱。隨後逃往上海,在上海加入青幫,廣收門徒,號稱“南有黃金榮、杜月笙,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一時風頭無兩。

死後上千青樓女子為他送喪,送葬隊伍長達幾里,是誰有如此本事?

而袁克文雖然生活方面比較放浪,但他待人真誠。販夫走卒想跟他結為異性兄弟,他點頭同意,有人求他幫忙也是竭盡全力。在他落魄時,有人向他求取書法,他鄙視相求之人的德行,堅決不賣。後潮汕遭遇災情,死傷慘重,袁克文無錢可捐便將自己心愛的字帖賣了賑災。袁克定的為人處事讓全上海的人都服氣。

死後上千青樓女子為他送喪,送葬隊伍長達幾里,是誰有如此本事?

袁克文相貌俊朗,再加上深得袁世凱真傳,極盡風流。袁克文家中共有一妻九妾,但他對美女還是來者不拒,對每個人都很用心用情,不管她是良家還是娼女。終其一生,大半時間是在風月場所度過。

死後上千青樓女子為他送喪,送葬隊伍長達幾里,是誰有如此本事?

1931年,民國第一公子袁克文死於天津,但家裡沒錢給他辦喪事,還是天津、上海的娼女自發為他舉辦葬禮。出殯那天,送葬隊伍足足排了幾里,比袁世凱的送葬隊伍還長,並且頭寄白繩,痛哭不已,還有人喊:袁二爺走後,全天下也不會再有二爺了。

一個人的葬禮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為人,袁克文不僅僅是靠金錢,更是靠他的才情,風骨,真誠去為人處世。他一生雖然放浪不羈,但他40多年人生也給我們很多人上了一課,試問,袁二爺後,還有二爺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