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調整好 小麥不愁賣

摘要:   午收時節,潁上縣垂崗鄉唐垛湖行蓄洪區到處一片忙碌景象,數臺聯合收割機正在田間作業。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種糧大戶楊建寶在該地種植的5465畝地強筋小麥迎來了豐收。    “受天氣原因影響,去年種的中性小麥 ...

  午收時節,潁上縣垂崗鄉唐垛湖行蓄洪區到處一片忙碌景象,數臺聯合收割機正在田間作業。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種糧大戶楊建寶在該地種植的5465畝地強筋小麥迎來了豐收。

  

  “受天氣原因影響,去年種的中性小麥收成不好,畝均收入不到800塊錢。”楊建寶告訴記者,當年秋季,在潁上縣農委的指導下種了強筋小麥,今年畝產均在1000斤,每畝地比去年午季多收入二三百塊錢。

  

  據瞭解,與普通小麥相比,強筋小麥蛋白質含量高,口感更勁道、彈性更好,適合加工優質麵包、方便麵、水餃等食品或者配粉。“品質好、產量高,本地多家麵粉廠都搶著與我簽訂種植、收購訂單。”楊建寶說,今年午季,他的小麥還沒收割,就已經全部訂購出去了,“豐產不愁賣,價格也不低,今年秋種時還種這個品種。”

  

  近年來,垂崗鄉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頭作用,積極探索新模式,對接市場發展適應性產業,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去年秋季,該鄉共種植冬小麥3.4萬多畝,其中強筋小麥種植面積達2.3萬多畝,目前已經全部收割完畢。

  

  “以前農民種植的大都是低端的小麥,產量低、品質差,價格也賣不上來。現在通過結構調整,將1.2萬畝土地流傳給大戶,讓他們利用新品種、新技術,種植強筋小麥,實現了豐產豐收。”垂崗鄉黨委副書記徐寧說,下一步,他們還將繼續加大土地流轉力度,通過種植結構調整帶動更多村民種植高品質農作物,進而實現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