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東安市場,幾代人的美食記憶,多數老字號從那裡發源!

如果說起老北京城的飲食文化,我想一定要從東安市場說起。舊時東安市場的氣氛、情懷,對我們老一輩來說都是往事如煙。老北京的東安市場是一個集吃喝玩樂為一體的大型娛樂購物場所,這地方本是清朝的一塊練兵場。當時,東安門外大街兩旁有不少店鋪和商攤兒,由於這一帶緊挨著紫禁城,許多皇親國戚、文武大臣都在附近置辦了宅子。可是攤販眾多,經常導致道路擁擠,直接影響了達官顯貴們出入宮廷。結果,住在金魚衚衕的步兵統領那桐等官員提出整頓市容、修建馬路。就這樣,將沿街攤販全部都遷到東南面的八旗兵神機營的練兵場。由於鄰近東安門,所以取名叫做東安市場。東安市場地處大名鼎鼎的王府大街,它在1903年開業,迄今已有100年的歷史。


老北京東安市場,幾代人的美食記憶,多數老字號從那裡發源!

我小的時候住在北京屯絹湖同,在八面槽小學上學。由於我的家又離學校比較遠,而八面槽小學離東安市場很近,正巧我的父母又和東安市場裡的奇珍閣於老闆很熟絡,因此我每天在奇珍閣裡包飯。所謂包飯就是每天中午都去它家吃飯,一湯一菜一飯。因此在幾十年後我再回憶起來,我依然對東安市場的美食如數家珍。

從東安市場的北門進去以後,市場正門右邊就是張森隆蓋起一棟四層高樓,取名森隆。一層為稻香春,賣的是純粹的蘇杭南貨,夥計都是蘇杭人,除了賣五香黃魚、玫瑰瓜子、雲片糕,還賣扎蹄、滷鴨翅膀、整隻金華火腿等等各種南貨,無不一備,有時還能買到平湖糟蛋、寧波鹹蟹、南翔黃泥螺一類特殊的食品。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家賣的龍獅,龍獅是一種稻田裡的蟲子,味道我感覺很像蝦米,很鮮美。而且據說可以治療小孩尿床,龍獅在當時賣的很貴。

老北京東安市場,幾代人的美食記憶,多數老字號從那裡發源!

而稻香春的樓上就是森隆飯莊了,它聘請鎮江名廚掌灶,供應江蘇風味菜,還兼營四川菜和素菜。飯莊烹製的江蘇風味菜餚有幾百種,其代表菜餚有三絲魚翅、紅扒鮑魚、乾燒大蝦、兩吃大蝦、香酥雞,三樓的西餐,以經營英法大菜為主,後又增添了日本菜。四樓素食也做得極佳。在森隆開業之前,張森隆已經開始在報紙上大做廣告宣傳,1924年4月17日,森隆飯莊正式開業。

老北京東安市場,幾代人的美食記憶,多數老字號從那裡發源!

再往前走不了十幾步左手一轉彎就可以聞到東來順奶油炸糕的香味,幾乎是吸引著每一個走過去的顧客。東來順創始人是位名叫丁德山的回民。1903年,他在東安市場裡擺攤出售羊肉雜麵和蕎麥麵切糕,以後又增添了貼餅子和粥。由於生意日漸興隆,便取“來自京東,一切順利”的意思,正式掛起東來順粥攤的招牌。1914年增添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同時更名為東來順羊肉館。他想方設法高報酬挖來前門外正陽樓飯莊的一位名廚幫工傳藝,使東來順的羊肉刀工精湛,切出後鋪在青花瓷盤裡,盤上的花紋透過肉片隱約可見。東來順的奶油炸糕外表純金色,撒上白糖,顏色黃白有別,煞是好看!慢慢的吃起熱熱的奶油炸糕,咬上一口!外皮焦香!裡面竟是半空狀,心子裡邊軟軟糯糯,一股濃郁的奶油香氣衝上來!再繼續往前走就是湖南飯館奇珍閣和上海餐廳五芳齋,五芳齋上下兩層,樓下賣各種面,鱔絲面,蝦仁面等等,樓上賣很多南方式菜,包括炒鱔糊,松針湯包等等,做得非常精緻,而五芳齋最讓我心動的就是清炒蟹粉,那時候清炒蟹粉也不算貴,一塊多錢一盤,它的蟹粉是整個大閘蟹剝出來炒一大盤,非常味美。

老北京東安市場,幾代人的美食記憶,多數老字號從那裡發源!

所以當時整個東安市場這一片,整個王府井地區的餐飲也算是薈萃了北京的美食大全。現今的東安市場已經大變樣啦,雖然高樓大廈比從前豪華,但是從前好吃的、好看好玩的物事,也都蕩然無存。要不是我腦子裡,還存留有若干印象,將來找一位女天寶遺事的白頭宮女,恐怕還沒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