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寶寶“臭美”啦,父母一定要知道背後的原因!

寶寶一歲十一個月,快兩歲了。最近特別有意思,吃水果時我分她一半,她竟然開始拒絕了,非要大的完整的那一個;我把雞蛋給她剝了殼,她就不吃了;包子我咬一口,她就要換新的了……

有時我逗她,“我是你最親愛的媽媽,咬一口怎麼啦?”小傢伙會表情嚴肅地說:“不行,那還有!”

或許孩子覺得咬了一口的包子就不是完整的了,她要的是最大最完整的包子。

蘋果不能切開,雞蛋不能剝殼,包子不可以被我咬一口等等這些跡象,向我訴說著“孩子進入了審美敏感期”。

別再說寶寶“臭美”啦,父母一定要知道背後的原因!

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大約在2歲左右就會出現,主要表現是:對什麼都要求完美。比如上面提到的水果要大的,好看的,食物要完整的,這種對完美的要求還會延伸到物品上,周圍環境上,慢慢會上升到自身裝扮上。

1.孩子對物品有著完美追求:

有一天,他發現玩具掉了一個配件你,他可能就再也不想玩這個玩具了;衣服弄髒了,他就不想穿了;鞋子不是他喜歡的,他都會拒絕。

2.孩子對環境有著完美追求:

你會發現孩子經常說“髒”這個字,有時出去玩,本來特別想上廁所,結果找到的廁所很髒,孩子可能就不願意上廁所,他寧願憋著。

孩子這種對環境乾淨的追求,在將來會內化為愛護環境。這樣的孩子絕對不會在某某景點上寫著“到此一遊”!

別再說寶寶“臭美”啦,父母一定要知道背後的原因!

3.孩子對自身裝扮有著完美追求:

你會發現,孩子喜歡穿漂亮的衣服鞋子等,不論男孩女孩都會出現這一特徵,女孩更明顯。孩子還會喜歡穿媽媽的各種漂亮的鞋,尤其是高跟鞋。

在審美敏感期時,孩子不僅喜歡穿漂亮的衣服鞋子,有時還要自己搭。

記得有一次外出,我把孩子要穿的衣服鞋子準備好了,結果孩子就是不穿,她覺得不漂亮,嘴裡一直說“穿漂亮衣服,自己找”!後來她就穿著她找出來的她認為的漂亮衣服和好看的鞋子出門了。

雖然是夏天,她搭的是一雙夾棉的秋款鞋,並且非常固執的不願意脫下來,好吧,就這樣出門吧!

大概5歲時,女孩子還會愛上化妝,這個階段可以給孩子買些簡單安全的化妝品和配飾,讓她去擺弄,滿足她這個階段愛臭美的需求。

別再說寶寶“臭美”啦,父母一定要知道背後的原因!

家長會覺得這孩子怎麼這麼臭美,長大了會不會愛慕虛榮啊。孩子處於審美敏感期,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做?

1.父母可以委婉的提些建議,但不要干預太多。

不要直接說孩子“瞎講究”,“臭美”,“醜”之類的話。孩子需要通過慢慢摸索,才能知道並分辨什麼是美的,什麼是醜的,才會形成屬於她自己的審美,而不是被父母認為的醜美。

2.不要擔心孩子會成為一個膚淺,在乎外表的人。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孩子這種對於完美的追求是慢慢在上升的,先是對水果食物,接著是物品,然後是周圍環境,再轉為關注自己的外在衣服髮飾,最終會轉化為內在的審美。

審美能力需要培養,所以在審美敏感期也是非常重要的。審美不是臭美,臭美是追求外在,而審美是內化以後的內心美。只要當孩子自由探索了外在一切美的標準後,他才會去深入挖掘內在美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