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就是47年,河南老裁縫的“精裁”人生!

1972年盛夏,19歲的王雙喜被招工到當時的市東風服裝廠做裁縫。在那之前,他還只是一個整日跟著建築隊幹木工、泥瓦工活兒的小青年。

進入市東風服裝廠後,由於頭腦靈活、勤奮能幹、手頭利索,王雙喜很快成為廠裡乃至全市裁縫行業的技術標兵。1978年,王雙喜又成為全市裁縫行業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他毅然決定下海,在鼓樓區大坑沿街1號擺起了裁縫攤。這一干就是41年,經他手做出來的衣服有數十萬件。41年的堅守,依靠的是什麼?王雙喜說:“我始終熱愛裁縫這份工作,並堅持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件衣服。而且,現在大家也一如既往地喜歡穿我做的衣服,這就足夠了!”這或許就是一種樸實的工匠精神吧!

一干就是47年,河南老裁縫的“精裁”人生!

服裝廠裡的技術標兵

成為市東風服裝廠裡的一名正式工,就算是有了“鐵飯碗”,這在當時是很光榮的一件事,王雙喜也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和工作機會。

“剛進入市東風服裝廠的那幾年,我幾乎發瘋一樣地苦學苦練製作服裝的基本功,而且每道工序幾乎都能做到非常嫻熟。慢慢地,我就成了服裝廠的技術能手,並在各種服裝裁剪製作比賽中獲大獎。”王雙喜在他的裁縫鋪裡告訴記者。

當年的王雙喜,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服裝製作技術中,練就了一套“快、準、省”的絕活。“快”是指手頭快。比如裁剪一件襯衣,其他工人至少要10多分鐘,慢的要半個小時以上,而王雙喜只需要約7分鐘。“準”是指下剪精準。在快速裁剪的基礎上,王雙喜裁剪出來的衣服尺寸誤差在全廠所有裁縫裡是最小的。“省”是指節省布料。同樣一塊布料,裁剪相同尺寸的一件衣服,往往王雙喜省出的布料是最多的。

街頭路邊的裁縫匠

1978年,王雙喜已在市東風服裝廠工作了6年,月工資有30多元。但王雙喜開始不滿足於現狀,他覺得憑他的裁縫“絕活”,完全可以下海賺更多錢。

經過深思熟慮和籌備,王雙喜在下班之餘在鼓樓區大坑沿街1號路邊擺了一個裁縫攤。沒多久,裁縫攤的生意出奇得好,拿著布料等候量體裁衣的市民越來越多,常常排起數十米長的隊伍。“那時候,我下班後就開始擺攤,由於等候的市民較多,每晚至少幹到午夜,最晚的一次到次日4時才收攤!”王雙喜說。生意好了,收入自然高了,裁縫攤每月的收入有三四百元。

王雙喜明白,裁縫攤生意好的原因,主要得益於他精湛的裁剪製作技術。只要是王雙喜裁剪的衣服,顧客穿上去都特別合身。另外,王雙喜的記憶力也超過常人。他可以連續一個多小時為不同顧客量體,每位顧客量體得到的數十個尺寸數據,王雙喜僅憑記憶就能記下來。“那個時候,每晚工作五六個小時,經常要為上百人量體,得到的大量尺寸數據,我只需要分兩三次簡單記錄。即便如此,我裁剪出來的衣服也不會有誤差。”王雙喜說。

採訪中,家住勝利街40多歲的王中華推門走進王雙喜的裁縫鋪,說:“王師傅,我想再做一件棉襖,麻煩您給我量一下尺寸。”看到記者正在採訪,王中華打開了話匣子。王中華說,她從小住在勝利街,在她的記憶中,小時候媽媽經常帶著她去王雙喜的裁縫攤做衣服,當時一家老小几乎所有人的衣服都出自王雙喜之手。“如今30多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大部分時候在商場裡買成衣,但家裡長輩依然對王師傅裁剪的衣服情有獨鍾,還會經常來王師傅的店鋪做衣服。原因只有一個,王師傅做出來的衣服特別合身,穿著很舒服。”王中華說。

一干就是47年,河南老裁縫的“精裁”人生!

即將“封剪”的老裁縫

“幹裁縫這一行有47年了,如今我66歲了,眼有些花了,手頭也不如過去靈便了,該考慮退休了,我打算‘封剪’了!”王雙喜說。

“我從事裁縫行業47年,最大的感受是,47年來人們在穿衣打扮上的巨大變化,體現了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王雙喜說。在王雙喜的記憶中,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人們的服飾大都是千篇一律的,男性大多是軍便服和中山裝,女性則多為傳統樣式的平方領。1985年後,人們的穿著開始出現少量花樣式服飾,這些花樣式服飾基本上是從當時開放程度較高、較早的南方傳入的。如鴨絨襖就是1987年前後從南方傳過來的,當時似乎是在一夜之間,我市大街小巷有了製作鴨絨襖的作坊。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的繁榮,成衣逐漸開始盛行,街上的服裝店也多起來。但品牌服裝大量出現以及服裝市場大繁榮是從2000年前後開始的,裁縫行業也是從那時開始走向沒落。“尤其是中青年人,大多會選擇在市場上購買樣式新穎的品牌成衣,很少會再去裁縫店製衣了。”王雙喜說。

對於王雙喜來說,他幹了一輩子的裁縫,讓他感到最自豪的是他那精湛的手藝,無論是外衣、內衣、棉衣還是馬甲,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他製作起來都不在話下。

說實話,過去裁縫行業是手藝活,技藝傳承方面很保守。但現在即使想收徒弟,也沒有年輕人願意吃這個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