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月薪10000,現在找工作月薪7000,這是為什麼?


以前月薪10000,現在找工作月薪7000,這是為什麼?

最近在網上看到有人提問,為何自己原來工作月薪是10000元,現在找工作月薪卻只有7000元了,這是為什麼?

相同工作崗位,為何會有3000元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終歸要歸結到市場環境、行業、地域和人的能力四大因素上。

市場環境決定大體格局

和樓市賣房子一樣,找工作也有淡季和旺季,金三銀四,金九銀十,說的就是每年人才招聘的高峰期。每到這個時間段,換工作的人員特別多,但今年因為一場疫情,這種格局被打破了。

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還沒來得及招聘,自己就先倒下來,不是裁員就是降低薪資標準。往年的招聘高峰期,並沒有按期到來。今年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很多原本想要擴充的企業也停止擴張之路,改為保守戰略,對人員的需求跟著降低。需求端口掐斷了,在人才市場上,供需矛盾有所緩解,人才需求崗位的議價能力傾向於企業,降低價格也是合情合理。

以前月薪10000,現在找工作月薪7000,這是為什麼?

行業決定基礎

月薪能夠達到10000元,除了在四大超級城市外,薪資算是很理想的,職位應該能達到中層以上水平。按理來說,這樣一個崗位工資,差距應該不會如此大。但是呢,這一次我們不得不考慮,招聘企業是不是屬於受疫情嚴影響的行業。

在此次疫情中,前期受到摧殘的行業大多集中在餐飲、酒店、住宿和旅遊上,後期則蔓延到沿海出口外貿和製造行業。這些行業面臨壓力巨大,有高層人員已經帶頭降低薪水以求保護企業渡過難關,這種非正常因素下的薪資調整,在後期絕對是能夠調整回來的,也就不用過分擔心。

如果說,原來薪資10000元,年前就辭職準備年後找同類工作,那就必須面對一個現實,指望跳槽漲工資基本是無望了,能夠在這種情況下,還出來招聘人員的企業真的不多。只要這些企業能夠勇敢站出來招聘,於情於理,求職者都應該降低需求,和企業一起共度難關了。

以前月薪10000,現在找工作月薪7000,這是為什麼?

地域因素不可忽略

在談到行業影響薪資時,我也說了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普遍薪資要高於其他新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高於二三線城市,如果原來在北上廣深一線,準備換工作到其他城市,這種對於薪資的要求也要降低。

一個地區薪資整體水平是和當地的經濟掛鉤的,大城市消費高,薪資水平偏高,小城市壓力小,消費低,薪資水平甚至達不到一線城市的一半。在這種情況下,還拿著一線的標準到三線城市找工作,同樣的崗位人家公司要是招聘了你,那這家公司也是錢太多了,沒地方花。

所以,不能拋開區域因素單純的討論薪資的高低,這是荒謬、不合理的,退一萬步講,要真有這種情況出現,大傢伙又何必在一線城市拼死拼活呢?

以前月薪10000,現在找工作月薪7000,這是為什麼?

人的能力是根本

高學歷人才薪資普遍會高於一般人工資,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存在。當然有極個別能力特別突出的人除外,這種比例太低,不在我們考慮範圍之內。

有人說過一句話,無論何時決定你薪資水平的還是你的能力。能力強的人,不管走到哪裡,都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同樣,能力弱者,一旦被迫離職,也只能被市場選擇,而沒有任何主動權。

如果說之前的工資是10000元,這10000元裡面究竟包含了多少人自身能力因素在裡面,這個不好說,因為在一家公司做的時間長了,工資總會有一定幅度上漲,而這種上漲因素往往不單純依靠能力來決定

但要加入一家新公司,除了銷售行業能帶來強大的客戶資源,一開始公司看重這些資源會開出好價錢外,其他崗位還是要由經驗和能力來決定。

以前月薪10000,現在找工作月薪7000,這是為什麼?

當公司HR和你進行短暫地交流後,只能給出你7000元的單價,這個時候,你就要意識到,在別人的眼裡,你的價值只能匹配7000元,而不是10000元,這中間的3000元差價,可能就是你在原來單位其他方面貢獻上產生的,至於到了新的公司能不能創造出這3000元甚至更高價值,就要看以後的表現了。

寫在最後的話

2020年整體環境不理想,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沒有辭職但有想法的還是彆著急,先在原來公司繼續堅持一段時間,等整個經濟形勢好轉後再考慮。至於已經辭職和被迫辭職的求職者,也要有心理準備,如果對薪資有高要求的話,要做好持久戰準備,如果沒有,不妨先降低標準入職,等以後這個經濟情況穩定後,再做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