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1-6年級孩子習慣養成一覽表(轉給家長)

小學階段是教育的“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最大。而一旦錯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就差多了,有時不只是事倍功半的問題,甚至終身難以彌補。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份小學階段好習慣養成指南,推薦家長們看看。相信每一位家長只要有愛心和恆心,一定能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小學1-6年級孩子習慣養成一覽表(轉給家長)

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你能不能擔重任,會不會辦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的習慣有關。

學生階段是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或者雖然很聰明但就是不愛學習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習慣。

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基礎。

下面的這份小學生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值得家長收藏!

一年級習慣

學習習慣

1. 按時完成作業。

2. 養成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

3. 閱讀拼音小故事。

生活習慣

1. 每晚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

2. 早睡早起。

3. 按時吃飯,愛惜糧食。

4. 愛護書本,愛惜學習用品。

5. 自己穿衣服、繫鞋帶。

6. 放學後按時回家。

交友習慣

1. 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不打架、不罵人。

2. 樂於幫助同學。

3. 不與陌生人來往。

4. 對他人的幫助要主動致謝。

健康習慣

1. 早晚刷牙。

2. 飯前便後要洗手。

3. 不吃不衛生的零食。

4. 按時做兩操。

行為習慣

1. 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

2. 見到老師和客人主動問好。

3. 不亂扔果皮紙屑。

4. 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

小學1-6年級孩子習慣養成一覽表(轉給家長)

二年級習慣

學習習慣

1. 每天預習半小時。

2. 獨立完成作業。

3. 上課認真聽講。

4. 自覺閱讀課外書。

生活習慣

1.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2. 吃飯不挑食。

交友習慣

1. 做錯了事情要主動道歉。

2. 不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同學。

3. 不嘲笑別人的缺點。

4. 學會感恩。

健康習慣

1. 每天鍛鍊身體一小時。

行為習慣

1. 會用禮貌用語。

2. 按順序上下車。

3. 愛護花草樹木。

4. 隨手關燈和水龍頭。

三年級習慣

學習習慣

1. 按時完成作業。

2. 養成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

3. 閱讀拼音小故事。

生活習慣

1. 每晚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

2. 早睡早起。

3. 按時吃飯,愛惜糧食。

4. 愛護書本,愛惜學習用品。

5. 自己穿衣服、繫鞋帶。

6. 放學後按時回家。

交友習慣

1. 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不打架、不罵人。

2. 樂於幫助同學。

3. 不與陌生人來往。

4. 對他人的幫助要主動致謝。

健康習慣

1. 早晚刷牙。

2. 飯前便後要洗手。

3. 不吃不衛生的零食。

4. 按時做兩操。

行為習慣

1. 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

2. 見到老師和客人主動問好。

3. 不亂扔果皮紙屑。

4. 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

小學1-6年級孩子習慣養成一覽表(轉給家長)

四年級習慣

學習習慣

1. 自主學習。

2. 積極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3. 作業乾淨整潔且正確率高。

生活習慣

1. 合理有效安排時間。

交友習慣

1. 尊重他人。

2. 真誠待人。

3. 能分辨是非。

健康習慣

1. 衣服乾淨整潔。

2. 每天鍛鍊不少於一小時。

3. 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行為習慣

1. 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2. 用文明語言和行為與他人交往。

3. 為父母及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年級習慣

學習習慣

1. 善於傾聽。

2. 勤于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

3. 自主讀書,會寫讀書筆記。

生活習慣

1. 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2. 健康合理使用網絡社交平臺。

交友習慣

1. 熱情大方。

2. 與積極健康的人做朋友。

健康習慣

1. 乾乾淨淨每一天。

2. 每天堅持鍛鍊。

3. 用積極健康的心態對待生活與學習。

行為習慣

1. 自覺維護公共秩序。

2. 用文明語言和行為與他人交往。

3. 對客人要自然大方。

六年級習慣

學習習慣

1. 主動蒐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2. 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生活習慣

1. 健康有規律的日常生活。

2. 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交友習慣

1. 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

2. 尊重他人的觀點和習慣。

健康習慣

1. 講究衛生。

2. 科學鍛鍊。

行為習慣

1. 舉止文明,誠實守信。

2. 勤於動手。

3. 愛護環境。

4. 積極參加公益活動。

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就像一張白紙,我們怎麼教,他們就怎麼吸收。與其盯著孩子的成績,在成績上找不足施以彌補,不如督促孩子先養成這些習慣。記住,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良好的習慣以及健全的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