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八億字囊括前代所有古籍,但卻譭譽參半,這是什麼書

《四庫全書》是清朝編寫的一部大型叢書,此書據說囊括了清朝之前幾乎所有流傳下來的古籍,堪稱是一部總結前代文化的傑作。

但是,就是這樣一部書,它的風評卻譭譽參半,有人甚至認為它是毀滅歷史的“元兇”之一。

那麼,《四庫全書》究竟為什麼會受到如此大的非議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書以及它背後的故事。


此書八億字囊括前代所有古籍,但卻譭譽參半,這是什麼書


《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皇帝命人編寫的大型叢書,該書從乾隆三十八年準備直到乾隆五十七年完成抄錄前後近二十年時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乾隆對於這部書十分重視,數次過問事後親閱,對於編書有功人員依次褒獎,《四庫全書》成書後乾隆命人抄寫七部分別藏於七個地方。

《四庫全書》作為當時舉全國之力完成的大部頭著作,共八億字,三萬六千多冊,近八萬卷。


此書八億字囊括前代所有古籍,但卻譭譽參半,這是什麼書


中國曆代官方修書大多獲得後世讚揚,比如宋代《冊府元龜》明代《永樂大典》等等,但是清朝所編《四庫全書》卻在後世譭譽參半,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滿清統治者採取文化高壓政策,乾隆命人編寫《四庫全書》的“目的不純”,他是為了“寓禁於征”,即以徵集圖書的名義行毀滅書籍之事。

滿清統治者將前代一切對滿蒙不利的記載全部銷燬篡改。《四庫全書》在徵集古代圖書過程中銷燬了十幾萬部古籍,與收入叢書的書目數量幾乎相當,這對於中國古文化是極其嚴重的破壞。

正是因為《四庫全書》編寫過程中的此種行為,導致後世不少人對其不滿。近代史學家吳晗就說“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


此書八億字囊括前代所有古籍,但卻譭譽參半,這是什麼書


《四庫全書》固然有它的缺陷甚至是“罪惡”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它也確實對於中國古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繼承作用。​乾隆命人收集的古本書籍有很多是十分珍貴的“孤本”“絕本”,這些書被編入《四庫全書》對於我們瞭解古代歷史有重要作用。

《四庫全書》重視儒家學說,以正統思想為衡量一切的標準,輕視科學技術完全排斥歌唱舞蹈表演乃至各種藝術,這是這部書最大的不足。

總之,《四庫全書》作為中國古代空前絕後的叢書典籍,其價值十分巨大,其缺陷十分明顯,其爭議不會停止,它就像是滿清王朝一樣功過是非留給後人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