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對寇準說了什麼,使寇準一肚子的怨氣,霍光又是什麼人物?

太平興國五年的那一榜,是宋朝科舉歷史上公認的龍虎榜。那一年,一共錄取了以蘇易簡為首的119名進士。李沆、向敏中、寇準、王旦4人先後拜相,蘇易簡、宋入宰執(約為副相)。宋真宗幾次想讓張詠拜相,可惜因為張詠生病,一直沒有下詔。張和寇準不但是同年,而且是同郡舉薦的舉子,數十年來關係極好。寇準罷相離京,剛巧張詠從成都回京述職。張詠為老友餞行。臨別時,寇準笑笑說:

“復之(張詠的字)兄,今日一別,不知道有何見教”張詠沉吟很久,說:“《霍光傳》不可不讀。”寇準詢問是什麼意思,張詠再不肯說。

張詠對寇準說了什麼,使寇準一肚子的怨氣,霍光又是什麼人物?

科舉考試畫像

寇準不明白什麼意思,路上就翻查《漢書·霍光傳》,當看到書中說霍光“不學無術”時,寇準笑了:“這應該就是張公要告訴我的事情吧。”寇準脾氣本就桀驁不馴,這兩年出任宰相更是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裡。罷相出京,寇準一肚子的怨氣。此時的張詠,即便是多年好友,也不便直言張詠是說寇準不學無術嗎?根本就不是。霍光是什麼人物?他是霍去病的弟弟,漢武帝臨終的託孤重臣。漢昭帝、漢宣帝兩朝,霍光權傾天下。史書上說,漢宣帝與霍光同坐一輛車,宣帝坐在前面,霍光坐在後面。宣帝覺得“若有芒刺在背”

張詠對寇準說了什麼,使寇準一肚子的怨氣,霍光又是什麼人物?

寇準畫像

霍光功高震主,把持朝政,最終被滅族張詠在提醒寇準,你之所以被貶,是如霍光一般,功高震主,希望推收鋒芒。只是,這種話不好明說。把寇準比喻成霍光,把宋真宗比喻成漢宣帝,都不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寇準有沒有明白張詠的深意呢?應該明白了。他雖不以學見長,但聰慧過人,不可能不明白。只是,以寇準的脾氣,即便明白了也不願意去改。若他改了倒不是寇準了。寇準走了,宋真宗並不覺得可惜。相比而言,無論是才幹還是人品,王旦都在寇準之上。王旦的家世很好。他的父親是太祖朝名臣王祜岳父是太宗朝參知政事趙昌言。

張詠對寇準說了什麼,使寇準一肚子的怨氣,霍光又是什麼人物?

王旦畫像

不過,他並非那種毫無底蘊的官二代。宋真宗看好王,理由很充分趙昌言出任參知政事的時候,王旦擔任知制誥、虞部員外郎,是皇帝的侍從官。在岳父的庇護下,王旦本可以升遷更快可是,王旦主動上奏,辭去知制誥職務。按照朝廷制度,宰執和知制誥之間並非直接的上下級官員,王日不用辭官。可是他說,當年唐朝的某人,因為親屬執政,曾經避嫌辭職。奏疏呈上,宋太宗覺得很難得,免去王旦知制誥職務的同時提升他為禮部郎中。後來,趙昌言離開宰執,太宗立刻恢復王旦的知制職務。當時真宗已經是皇太子,對王旦的另類請辭自然一清二楚。

張詠對寇準說了什麼,使寇準一肚子的怨氣,霍光又是什麼人物?

宋太宗畫像

等到宋真宗即位後,大臣錢若水請求退休。錢若水是太宗朝名臣,品評人物公允無私。見挽留無效,宋真宗就讓錢若水給推薦幾個青年才俊。錢若水就說:“中書舍人王旦德行出眾,可以擔當大任。”宋真宗立刻想起了當年王旦請辭的事情,就說:“不錯,此人確實合乎朕意。”鹹平二年,王顯因為包庇傅潛被罷去樞密使職務,宋真宗啟用王旦為樞密副使。43歲的王旦,進入了宰執行列。王對軍務所知不多,數年後,宋真宗將其調任參知政事,管理民政。李沆和王雖然是同年考中進士,可年紀比王旦大11歲的李沆穩健之風,深深影響了王旦。

張詠對寇準說了什麼,使寇準一肚子的怨氣,霍光又是什麼人物?

李沆畫像

王且虛心求教,迅速成長起來。景德元年,宋真宗親征,留下最信任的弟弟雍王趙元份坐鎮汴京,不想出行沒幾天,就傳來趙元份重病纏身、無法理政的消息。原來,一些百姓趁著人心浮動,治安不寧,夜間闖入民宅,殺人劫財。一段時間後,罪犯被抓捕。可是,人心浮動,監獄的看守也擔心前線崩潰,根本無心看管。那罪犯趁機鼓動獄友,共同砸開牢門,殺死獄卒,闖入街市。開封府出動巡邏兵卒抓捕,勉強抓了幾個頭目。開封府判官請雍王趙元份親自主持審訊。為了殺一儆百,判官喝令將首犯的腿打斷。那犯人慘叫連連,竟然把趙元份嚇出病來。雍王病重,京城無人主政。

張詠對寇準說了什麼,使寇準一肚子的怨氣,霍光又是什麼人物?

巡邏兵卒抓捕犯人劇照

宰相畢士安雖然在京城,只是他也是年老多病。怎麼辦?宋真宗想到了王王旦毫不遲疑,一口答應。不過,在臨行前,王且提了一個要求,讓寇準到場,有話要說明。寇準到了王旦說:“若是10天之內,澶州沒有捷報傳來,將如何處置?”當時宋遼局勢不明前往澶州兇險萬分。若10天沒有捷報傳來,身在澶州的皇帝就可能陷入了危局。若遼人以宋真宗威逼宋朝投降,情況堪憂。宋真宗沉默許久說:“那就立皇太子。”當時真宗嫡長子趙佑尚在。有皇帝發話,宰相作證,王旦放心回京身處危難時的王旦考慮長遠,早早做出最壞的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