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脾氣張詠,會讀書敢殺人,一張判決留下兩個成語

◆第一個人,暴脾氣張詠

張詠,字復之,號乖崖,濮州鄄城(山東省鄄城縣)人。他最大的特點是脾氣比較暴,性子比較急,屬於那種一言不合就動手的類型。

話說有一次,張詠在店裡要了一碗餛飩吃,剛低下頭要吃餛飩,發現頭巾的帶子(古人習慣用布包住頭髮)垂下來,掉到了碗裡,他就用手把帶子捋起來,埋頭繼續吃。可帶子不聽話,總是要掉下來,張詠吃一口餛飩,捋一下頭巾,吃一口餛飩,捋一下頭巾……搞著搞著,張詠徹底厭煩了,一怒之下,蹭地站起來,一把扯下頭巾,塞進餛飩碗裡,破口大罵:“你這麼想吃,那給你吃好了!”罵完,扔下勺子揚長而去。只剩下店主和其他顧客目瞪口呆地送他出門……

敢情心急吃不了熱餛飩,說的就是張詠。

暴脾氣張詠,會讀書敢殺人,一張判決留下兩個成語

張詠小時候,家裡很窮,因為沒錢交學費,混成了失學少年。沒書可讀,他乾脆學起了劍術,學完以後,也沒去找一份正經工作,平時就喜歡耍耍劍,喝喝酒,到處閒逛,美其名曰“行俠仗義”。

光從以上情況看,這是一個問題少年的標準履歷,和後面千古名臣形象差了十萬八千里。可要說有本事的人真是幹什麼都牛,張詠拿著劍瞎晃悠,居然還真讓他充當了幾回俠客。

有一次,張詠騎著毛驢,帶著短劍在外面閒逛(名副其實的“驢行”),正好朋友送了他一筆數額不菲的錢,他就把錢放在驢上。走了三十多里地後,天色不早了,張詠看見前面有一家店,走進店裡,發現裡面只有店主老頭和他的兩個兒子。店主和兒子看見張詠單身趕路,包袱裡又鼓鼓囊囊,就密謀說“今天來了一筆好生意”。張詠無意間聽到了這句話,他馬上意識到,自己遇上了一家黑店,凶多吉少。

果然,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店主就讓大兒子來敲門,並在門外試探著說:“雞已經叫過了,秀才可以起床了”。張詠早就有所防備,他用床抵住左邊那扇門,再用手抵住右邊那扇門,站在門後故意不吭聲。那人見裡面沒響動,就想推門闖入,但試了幾次推不開,等他再次發力猛推的時候,張詠忽然把門打開,讓他一個趔趄摔進了屋裡,然後跟上去手起劍落,一劍斃命。那邊老店主看大兒子去了那麼久沒反應,就讓小兒子再去看看。張詠如法炮製,又解決了一個。接著,張詠提著劍就衝了出去,那老店主正在外面烤火撓癢癢,見到張詠還來不及反應,也被一劍結果了。辦完事後,張詠一把火燒了黑店,自己繼續出門趕路。

我每次看到這個橋段,都懷疑自己到底是在看史書還是武俠小說。

暴脾氣張詠,會讀書敢殺人,一張判決留下兩個成語

不管怎樣,張詠靠著這種“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的作風,在社會上混出了點名氣,他自己也對那段歲月的經歷感覺良好(任俠自喜)。

正當大家以為張詠會乘勝追擊,由小混混向大混混的方向發展時,他卻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十八歲那年,玩夠了的張詠表示,自己要認真讀書了!

張詠砍起人來生猛,讀起書來更生猛,凡是經史子集、各類經典都看了個遍,一時間,學問大長。問題少年轉眼變成了學霸。

太平興國三年(978),張詠第一次參加科考。

向來牛逼哄哄的張詠,從來就不知道“謙虛”兩個字怎麼寫,考前就表示自己一定能夠上榜。沒成想,牛皮不幸吹破,他被刷了下來。

如果換成一般人,肯定是沉痛追悔,總結教訓,回去來年再考。可張詠不一樣,你不要我,我還不稀罕呢,老子不考了,我要去做道士了!說完,真去找了個道人(什麼朋友都有),商量著怎麼做道士。可道人也沒收留他,反而勸他繼續努力,爭取將來入仕途報效朝廷。

太平興國五年(980),張詠聽了道人勸告,再次去參加科考。這回很順利,考上了進士乙科,被分配到崇陽(湖北崇陽)做縣令。上任不久,他馬上又幹了件猛事。

一天,張詠發現一個小吏從縣衙庫房裡出來,頭巾下面藏著一枚錢,就連忙質問:“這是庫房裡的錢嗎?”小吏也不辯駁,直接承認:“就是庫房裡的錢。”張詠大怒,命人棒打責罰小吏。這個小吏也很拽,捱了棍棒仍然嘴硬:“拿一文錢算什麼,你也就打打我,難道還能殺我不成?”

一個普通的小吏為什麼如此囂張呢?因為自唐末以來,國家已經亂了半個世紀多,很多地方的統治失去了正常秩序。縣令、知州等地方官雖由朝廷委派,但並不瞭解地方具體情況。許多日常行政事務都被一些當地的吏員操控著,有時候官員也要依靠這些熟悉地面情況的吏員維持統治。長久下來,一些老資格的吏員僕大欺主,不把官員放在眼裡。

可今天的這位小吏有點可憐,看樣子,他還沒打聽過這位新上司的人生履歷,錯把張詠當成了書生。

犯了錯居然還向我挑釁?!你道我張詠是誰,削不死你?

張詠立刻當堂起草判決:“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判決書寫完,抽出劍來親自動手,一劍斬殺了這個小吏。

當庭判決,直接執行,還給我們創造了“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兩個成語。從此,張詠“一文殺吏”的故事流傳天下。

暴脾氣張詠,會讀書敢殺人,一張判決留下兩個成語

當然,大宋也是講法律的,張詠並沒有權力這麼做,所以他只能主動向上級認錯,請求接受處分。好在當時朝廷本來就想治治吏員凌駕官員之上的舊風氣,就沒拿張詠怎麼樣。

步入仕途以來,張詠一直書寫著自己的傳奇人生,所到之處,人擋殺人,佛擋殺佛,誰都不敢惹他。此後,還有很多關於他的精彩故事,我們暫且留著下次再說。現在,讓我們再去拜訪一個和張詠風格完全不同的人。

節選自野狐狸所著《宋朝進行時》第一卷《王朝開啟》,中信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