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擴大學生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對於中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實踐中,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可以採取以下幾點做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

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

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拓寬學習和運用知識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努力實現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

用好新教材,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備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難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在教學語文時,注意每組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繫,從整體上先把握教材內容,然後來設計教學方案。在閱讀教學中,首先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利用多種形式來讀,並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質疑問難,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

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採用遊戲、唱歌、猜謎語等方式,引進課堂教學,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

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評價探究結果,具有共享學習成果,激勵後繼學習的意義。

由於學生在探究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小組成員之間對探究的成果也進行了小範圍交流討論,對探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質疑,對來自各方的觀點進行了歸納總結,對探究的問題有了較全面、深刻、獨特的見解,要設置豐富多彩的展示平臺,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來彙報探究成果,以便

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潛能,都能從探究閱讀中獲得收益。

善於表演的同學,可將文中的精彩片段改編成課本劇;心思細膩,不善言辭的同學可寫寫心得體會;善於辭令的同學可以進行辯論,以展示思想……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5、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使我們認識到“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人們的視野開放了,觀念更新了,從書本延伸到書外,從學校拓展到社會,學生的閱讀範圍,也不僅限於教科書,課外書、報刊、雜誌,都是學習語言的材料。

因此應該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蒐集信息,隨時掌握最新的知識,吸取最鮮活的語言。生活是一本開放的大書,是知識的源泉。

在教學中,竭力引導學生睜開雙眼,用心感受,教導他們“兩耳多聞窗外事,一心要讀有用書”,多從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實自己,啟發他們的想像與創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大到時事政治,小到家庭生活、社區活動、校園生活,都要學生留心觀察,細細體味,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