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以《窗邊的小豆豆》為例,探究“無條件積極關注”在書中的運用

"無條件積極關注"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傑斯提出的,主要是指心理諮詢師對來訪者表示無條件的溫暖和接納這樣的態度,使來訪者覺得他是一個有價值的人。"無條件"即不管來訪者的身份、經歷、性格、家庭、品質、情感和行為,心理諮詢師都會友好、熱情對待他,這就好像父母給予孩子的"抱持性環境

"。

雖然說"無條件積極關注"是心理界的一個名詞,但是心理關乎到每個人的生活中,所以"無條件積極關注"有時在其他人際關係中有所運用,尤其是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中,比如《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的母親和小林校長。

以《窗邊的小豆豆》為例,探究“無條件積極關注”在書中的運用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的代表作,也是作者小學時的真實故事,被認為全世界範圍內最好的教育書之一。這個故事發生在巴學園,是小豆豆的第二個小學。豆豆之所以轉學,是因為太調皮了,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問題孩子"。但豆豆在媽媽的幫助下,毫無陰影地轉學,並在小林校長的"無條件積極關注"情況下,在巴學園裡快樂成長,從"怪小孩"變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也不再經常站在窗邊了。在豆豆這段成長故事中,我們還看到巴樂園的一些上課、教育方式,比如每一天第一節課,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課和每一節課的學習重點都寫在黑板上,於是小朋友就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慢慢地老師就會知道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

《窗邊的小豆豆》在豆瓣評分也不底,其受歡迎的原因在於溫暖在於喚醒了許多人對豆豆這樣母親、老師的嚮往,對一個育兒師來說則是其運用了"無條件積極關注"。今天,我們按照書中的故事順序,來探討書中"無條件積極關注"的運用及引發的思考。書中運用"無條件積極關注"的地方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母親對豆豆信任式的"無條件積極關注",從孩子的角度和心理看待孩子的行為,充滿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面對孩子搗蛋給予溫暖的包容呵護。

2、林校長對豆豆鼓勵式的"無條件積極關注",看見豆豆就對她說"你真是個好孩子",鼓勵豆豆做自己,成為學校裡最有活力最熱情最善良的孩子。

3、巴學園對學生們尊重式的"無條件積極關注",學習不設置課程表而從"問題孩子"的興趣或者特點出發,把學生們當成一和大人那樣尊重,去細心地顧慮他們的感受。

以《窗邊的小豆豆》為例,探究“無條件積極關注”在書中的運用


母親對豆豆信任式的"無條件積極關注",從孩子的角度和心理看待孩子的行為,充滿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面對孩子搗蛋給予溫暖的包容呵護。

有人看了這本書後認為,豆豆長大後能有所成就離不開媽媽的。的確,媽媽給豆豆的"無條件積極關注"首先就給足了孩子安全感,使得豆豆在第一所學校接受到的負面批評而產生的負面情緒都可以在媽媽這裡化解,以至於不用化為仇恨或者壓抑在心裡。不僅如此,在豆豆被第一所學校斥責退學後,母親保守了這個秘密,豆豆長大後都不知道自己是被退學了。這樣一來,豆豆不用因為退學事情難以適應新學校,在巴學園學校裡可以繼續綻放天性,從而優點得以繼續發揚。

這些行為是基於媽媽對豆豆的信任,她相信豆豆並不是像原來學校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她相信豆豆有其他優點。媽媽對豆豆的信任還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豆豆想留長辮子看起來成熟些,媽媽不會害怕她洗不乾淨頭髮而阻止豆豆如此,還幫豆豆編辮子;豆豆和林校長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林校長與豆豆單獨聊天,媽媽雖然有一瞬間擔心但這種情緒很快就消失了;她讓豆豆一個人去上學。

這樣的媽媽很特別,也很難得,因為很多家長都難以相信孩子,想著孩子是不是撒謊了,擔心孩子是不是做錯事。總是擔心孩子,常常會侷限孩子的行為,小到生活自理,大到人生抉擇,如此一來孩子要麼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要麼對自己不再自信。

以《窗邊的小豆豆》為例,探究“無條件積極關注”在書中的運用

林校長對豆豆鼓勵式的"無條件積極關注",看見豆豆就對她說"你真是個好孩子",鼓勵豆豆做自己,成為學校裡最有活力最熱情最善良的孩子。

書中最被人暢談的一部分就是林校長與豆豆第一次見面聊天。那時候,林校長讓小豆豆坐到椅子上,然後對小豆豆的媽媽說:"下面我想跟小豆豆談談,您請回吧。"以為是問問題的小豆豆,結果聽到林校長說"你說什麼都行"的時候高興極了,噼裡啪啦毫無順序地說了四個小時,中途校長沒有表現出一點不耐煩。

林校長像合格的心理諮詢師,不給孩子貼任何標籤,耐心聽孩子說完所有事情,像對待大人一樣對待豆豆,讓豆豆坐下,耐心傾聽豆豆說話。豆豆第一次這樣遇到這樣的老師,立刻喜歡上了這個老師。除此之外,林校長看見喜歡跳的豆豆並不覺得是壞事,看見豆豆為了找出掉到糞池裡的錢包而挖出一堆糞的時候,只是說"記得把它放回原位",就像一個朋友一樣溫和地提醒。

也是個特別的校長,最特別的是他對豆豆"無條件積極關注"。如果不是這個"無條件積極關注",林校長會像以前校長一樣不允許豆豆跳,不會耐心與豆豆聊天,更不會讓豆豆自己在糞池裡找錢包。豆豆長大後每每想起來這位特別的校長,總是覺得特別感激。有次半夜起來想寫下這位校長,便成了這本書。林校長對豆豆的影響是難以形容的,總的來說使得豆豆更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比如強烈的表達欲,堅持做某事的毅力等。

以《窗邊的小豆豆》為例,探究“無條件積極關注”在書中的運用


巴學園對學生們尊重式的"無條件積極關注",學習不設置課程表而從"問題孩子"的興趣或者特點出發,把學生們當成一和大人那樣尊重,去細心地顧慮他們的感受。

在林校長的帶領下,巴學園也是特別的。上課方式與眾不同,在突然決定的游泳課上,老師們讓孩子們不用擔心沒帶泳衣,讓孩子們都脫光了去泳池游泳,一些小兒麻痺症的孩子在玩耍中不再因為自己的身體自卑;活動比賽與眾不同,老師設置了些特別的運動項目,讓殘疾孩子在其中獲得第一名並誠懇告訴孩子"你也可以"。

這個社會里不公平的事情的確不少,但在不公平事情中獲勝的人也不少,因為他們贏在了心態。巴學園這樣的課程,讓所有被質疑、否認的孩子肯定了自己,擺平了心態。當一個人不覺得自己差的時候,他面對困難就會淡定些、理智些,如此一來就能順利解決困難。巴學園雖然沒有上什麼知識課,但是它給這些孩子上了人生一大課,教會了孩子受益一生的品質和心態。

《窗邊的小豆豆》裡"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教育方式,帶給我們哪些思考?

在這本書中,無論是媽媽還是教師,或者巴學園這個學校,他們都在"無條件積極關注"孩子。他們信任孩子,即使孩子調皮;他們鼓勵孩子,即使孩子被定為"問題孩子";他們尊重孩子,即使還是還是個孩子。

這些"無條件積極關注"中,都是因為他們更懂孩子,願意從孩子的角度看待他們的想法和行為。

而這一點,就是我們家長中難以做到的,因為平時工作生活忙碌,因為童心已經失去,因為覺得小孩就要聽大人的,因為情緒煩躁。如果要做到"無條件積極關注",可以試試向《窗邊的小豆豆》學習:

1、多瞭解觀察孩子。

一個人碰到意料之內的事時,情緒會較為穩定。像豆豆媽媽會觀察到豆豆上公交車讓座這樣禮貌、善良的優秀品質,像林校長會懂得孩子跟不上大人的伴奏旋律。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少看手機,多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少些恐慌的情緒,多發現孩子的優點,不要一味丟給學校的老師或者父母來教育,對孩子的行為可以歸類思考但不要貼標籤。

以《窗邊的小豆豆》為例,探究“無條件積極關注”在書中的運用

2、蹲下來與孩子溝通,換位思考地看待孩子的行為與想法。

林校長會與學生們蹲下來溝通,這個"蹲下來"不僅僅是身體蹲下來,還是姿態蹲下來。他們不擺大人架子,也是因為他們明白擺大人架子不一定就會使得孩子聽話,反而多與孩子溝通,多陪伴孩子,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做到放下大人架子,在即將憤怒的時候離開現場,不在有情緒的時候教育孩子,接著靜靜地問自己"如果我小時候這樣子,我怎麼想,我希望大人怎麼做?"

3、尊重孩子,先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來看待。

調整教育方式的一開始,就是我們要去改變自己的想法。我們常常先把孩子看作孩子,所以打著"為你好"的旗號用愛控制著孩子,看著孩子的日記,當著孩子朋友的面斥責孩子,不管孩子的興趣愛好,直到孩子長大叛逆才開始尊重孩子。當然尊重不是不管教,是孩子的事我們提建議並引導孩子做正確決定,是孩子做錯事不辱不侮地懲罰、批評孩子。

"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這些品質就有可能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窗邊的豆豆》裡這一句話不是空話,是書中教育者行動的總結。希望我們父母也不要只看了文章使得文章成了空話,而是行動起來為文章為"無條件積極關注"這一教育方式做代表。

以《窗邊的小豆豆》為例,探究“無條件積極關注”在書中的運用


我是木木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