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一中李展飛——《不曾走過別人的路,慎言“換位思考”》

我之所以想寫這篇東西,是看見朋友圈裡發了一篇文章,叫《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換位思考”》。而更早的緣起則是今年高考送考的時候,在一中的體育館裡,我跟周校長的一番談話時,談到了“換位思考”這個話題,他說,我們經常講換位思考這個說法,但是,領導幹部可以跟老師們換位思考,老師們卻無法跟領導幹部換位思考,為什麼,因為領導幹部幹過老師,老師卻沒幹過領導。

我深以為然。

正如我自己,踏上領導崗位之後,才發現當領導有太多的苦惱,有太多的不容易,這才明白自己當年一些事情做的不合適。當然,也正因為自己是從普通老師過來的,所以也更體諒老師們的不容易。

所以看到這個題目,我想說的是,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別人的故事,就要慎言“換位思考”,正如我們無法跟國家領導人換位思考,因為我們沒幹過,即使我們想“換位”想“思考”,也只能是胡思亂想。 同樣, 一個皇帝和一個農民是無法換位思考的,一個妓女和一個詩書之家的少女是無法換位思考的,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相互理解。

在《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換位思考”》裡,作者說:

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從來沒有經歷過窮苦生活體驗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明白窮苦生活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個從來沒有經歷過借錢難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體會到向別人開口借錢的感受;

一個從來沒有撫養過殘疾孩子的父母,永遠不可能真正感受養育殘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種付出和各種滋味。

的確如此。

萊西一中李展飛——《不曾走過別人的路,慎言“換位思考”》


知乎上有一位知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三年級的時候跟隨他爸媽來外省讀書,可能是外來生的身份,不討班主任的喜歡。

有一次數學課上課鈴響了好一會兒,教室鬧哄哄的,他跟同桌正在竊竊私語,他班主任走進來把手上的書狠狠摔在了桌上,直接點名叫他上去。

他班主任毫不客氣地抓著頭髮訓斥他為什麼上課了還講話,他一開始默不作聲,任由班主任抓扯推搡。

後面他委屈至極地回了一句:“其他同學也在講話,你為什麼不抓他們。”

他班主任聽完他的話一下子怒火就升騰起來,直接甩了一巴掌給他,罵他還敢頂嘴,他整個人都懵掉了,強忍著眼淚。

班主任慫恿坐在前面的同學也來抽他耳光,班主任看沒有人回應就直接點名,點到的人嚇得全身發抖,手都不敢伸出來,班主任直接抓住這位同學的手硬是又甩了兩巴掌給他。


他那天哭得撕心裂肺,恨透了這位老師。

知友在結尾寫到:“現在讀大學了,想起往事依然歷歷在目,成為揮之不去的噩夢,永遠無法原諒這位班主任。”

一位網友不合時宜地在底下評論:“你這也太小氣了吧,他畢竟是你的老師,都十幾年了,沒必要再還記在心裡。”

知友冷冷地回覆:“你知道為人師表的他那樣做會對一個小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嘛,不瞭解就不要隨意評價。”

原諒,這件事更多的時候是旁觀者迷,當局者清,我們永遠無法成為他人,如果不能去了解整件事背後的經過,不能去體會整件事給他人造成的傷害,就應緘口不言。

經常聽郭德綱的相聲,記得郭德綱有這麼一段話:“不明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離他遠一點,因為雷劈的時候會連累到你。這邊扎你一刀,你血還沒擦乾淨呢,他告訴你要勇敢站起來,你死不死啊?”

如果要進一步探討下去,我們就會知道,其實“換位思考”的難度是很大的,比如,出生在不同的國家,在同一個國家的不同省份,在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鄉村,接受不同的教育,經歷不同的成長,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社會關係,不同的經濟基礎,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性格習慣……一切都是不同的。如果要換位思考,就是要把無數的不同換掉,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是全部的換位,就不是純粹的換位思考。

進一步說,即使人們的位置是可以換的。但是接下來就會遇到一個更大的問題:思考。你本來不是他,卻要用他的思想去思考。你確定不會出錯嗎?

所以,所謂的“換位思考”有時真的只是一廂情願罷了。突然想起我們的老師經常跟學生說,來,咱們換位思考,你是老師……

不覺得就笑出了聲。

夜已經深了,就不多寫了,擱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