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凉了,“董责险”却火了


瑞幸凉了,“董责险”却火了


在科创板诞生时火了一把的“董责险”再度进入公众视线。


瑞幸凉了,“董责险”却火了


这得“归功”于瑞幸。


据悉,瑞幸在赴美上市前投保了董责险,并且国内约有十多家保险公司以共保体的形式参与了此次承保,平安也在其中。


对此,中国平安回应称,“已收到理赔申请,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这不禁让吃瓜群众瞠目结舌——瑞幸爆雷,保险买单?


01. 董责险:低调的舶来品


董责险全称为“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属于舶来品,自2002年引入中国。它是董事、监事及高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工作疏忽、不当行为被追究责任时,由保险公司赔偿法律诉讼费用及承担其他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


想必你也注意到关键词了——不当行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定义中的“不当行为”,是指诚实的管理团队的“过失行为”。


对于故意给公司或第三人造成损害的,董责险免责条款中有明确陈述,将其列为除外责任,不在赔偿范围之内。这就好比投保了车险,并不等于可以酒后驾车一样。


董责险的好处显而易见,它能够为公司治理提供保障。管理者的风险容忍度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合理运用董责险可以降低管理团队的风险厌恶情绪,从而提升公司价值。


而且,保险公司对承保企业治理水平和风险的调查评估也有外部监督的作用。 不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可能会带来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于高管的经营决策风险部分转嫁给了保险公司,让他们多了一层保护伞,这也就容易导致高管做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决策。


02. 瑞幸保单:能否获赔待揭晓


公开信息显示,瑞幸投保的董责险总保额达2500万美元。


这张保单组成的“共保体”一共有4层。


“底层共保体”由8家中资公司组成,保单底层保额是1000万美元,其中中国平安产险承保底层份额30% ,意味着平安产险承保额是300万美元,即最高赔付额约为2127万元人民币。


瑞幸凉了,“董责险”却火了

当底层赔偿金额不够时,会启动第二层赔付……直到第四层赔付。


目前,保险公司对理赔申请正在处理当中。


很多人好奇,瑞幸能否获得理赔?


能否理赔的关键在于证券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后的最终定性,美国证交会和纳斯达克将很快启动针对瑞幸的调查。


瑞幸凉了,“董责险”却火了

图片来源:Insurance Business


董责险都是 “私人订制” 的,最终认定还需要根据瑞幸所投保的董责险的合同来判定。但就行业惯例而言,故意犯罪和故意欺诈一定是董责险不可逾越的底线。


换句话说,除非能够证明瑞幸的董事长、CEO、CFO等未参与/不知晓财务造假,仅属于刘剑及其4个下属的个人行为,那么即使这次财务造假行为属于故意,仍然可以算到合同条款里的“过失”中去。


根据瑞幸咖啡披露的情况,所有的造假行为均是COO及其下属所为。但有观点认为,这次事件不是一个人能够“扛”下来的。


财务造假是公司行为还是高管个人行为?这些先姑且不论,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保险的真正职责在于分散风险,绝不是为故意违规者买单。如越此雷池,保险将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险了。


董责险只保风险,不保违规,更不可能是随便践踏资本市场规则者的挡箭牌和护身符。


03. 国内市场:叫好不叫座


企业和人一样,多少需要几张保单才有安全感。


公开资料显示,97%的美国公司和90%的欧洲公司都购买了董责险。香港地区,董事责任险的购买率也达到了60%至70%。


国外资本市场发展历史较长,追责机制相对完善,处罚也比较严厉。所以,上市公司一般在上市之前都会为其高管购买董责险,这是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惯例。


平安产险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美国中概股投保董责险的比例超过90%。


然而,董责险在国内至今仍属小众险种,如果不是瑞幸事件,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过。


数据显示,44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投保董事责任保险的公司不到300家,投保率不足10%。


瑞幸凉了,“董责险”却火了


虽然董责险从2002年就出现在中国保险市场上,但供需双冷,叫好不叫座。


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我国资本市场问责机制不完善、违规成本偏低有关;另一方面,董责险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产品种类和保障条款不够丰富,普遍存在高保费、低保额现象。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外部环境越来越有利于董责险“大展身手”。尤其是3月1日起,新《证券法》的实施,提高了违规成本,必然给董责险带来更大的空间。


或许,这次瑞幸事件能在客观上掀起一个投保董责险的小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