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戚继光与喜峰口、青山关、董家口蓟镇长城的故事


战神戚继光与喜峰口、青山关、董家口蓟镇长城的故事

三屯营城内的戚继光纪念雕像

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二月,戚继光从总理蓟、昌、辽、保练兵官职务上被朝廷转任以总理衔兼任蓟镇总兵府总兵(实际为专任),驻守迁西三屯营,开始了长达16年的捍卫京师、保卫北疆的历史重任,期间大规模修复了山海关至居庸关一带2000里长城,成就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壮丽景观。

战神戚继光与喜峰口、青山关、董家口蓟镇长城的故事

太平寨古庙

早在明嘉靖 二十九年(1550年),身为山东登州卫指挥签事的23岁的戚继光到蓟镇太平寨路(参将级别)协助署理军务。因战事频繁,生命无常,众同仁劝戚继光到太平寨古庙中祈祷保佑长命百岁,戚继光留下了“战死疆场,就是将门的长生之术”的豪言壮语,并写下了快意平生的一首诗《马上作》:歧路驱驰报国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1573戚继光在蓟镇总兵任上,再来太平寨巡边,回想当年,感慨万千,挥诗一首《练武太平守将王君禄邀登南庙望北山古刹》,开头写道:“忆昔从戎向北陲,重来持节鬓成丝”,对旧地重游、物是人非作了由衷慨叹。

战神戚继光与喜峰口、青山关、董家口蓟镇长城的故事

蓟镇总兵府碑亭

到万历三年(1575年)时,经戚继光三战定边关,蓟镇边塞已安然无虞,蓟镇南北已经成为塞外蒙古各部落向明朝朝贡的交通要道,为震慑一向反复无常的异族强敌,戚继光请示朝廷之后,将三屯城建成国家“受降城”,即按照北京城的规制和故宫的模式,各缩小百倍,重新建设了规模宏大、庄严肃穆的三屯营兵城和蓟镇总兵元帅府,戚继光亲自撰写了《重建辟三屯营城记》和《重建三屯镇府记》,两项工程结束后,“贡夷过者罔不惊异。三军呼曰:壮哉,城也,足以卫众矣。”(戚继光语)两篇鸿文都于当时镌刻于碑中,上图碑亭所列即是。

战神戚继光与喜峰口、青山关、董家口蓟镇长城的故事

青山关

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戚继光时任总理蓟、昌、辽、保总理练兵官(驻保定),蒙古朵颜部首领董狐狸和其侄董长昂率众进犯迁西青山关等地,戚继光从平谷巡边闻报,迅速掩杀过来,董狐狸一战即溃,初尝戚继光的厉害。

战神戚继光与喜峰口、青山关、董家口蓟镇长城的故事

喜峰口

万历元年(1573年)7月,董狐狸经过数年准备,率本部全部人马卷土重来,进犯喜峰口。此时喜峰口早已准备停当,正是兵强马壮、无用武之地之时,敌方兵马蜂拥而来尚9未立足,戚继光亲自指挥车骑步三军一起上前兜杀,使董狐狸全部兵马悉数被歼,董狐狸险些被抓,只身逃离。

战神戚继光与喜峰口、青山关、董家口蓟镇长城的故事

董家口长城

万历三年(1575年)正月,董狐狸两战两败之后,自己不敢再进犯蓟镇和戚继光交手,便逼迫其弟董长秃率众进犯迁西的董家口长城,戚继光只率部分所向无敌的戚家军三战蒙古骑兵,亲手活捉了董长秃。董狐狸在其母亲的威逼下,率领本部全部贵族三百多人,来到喜峰口城外负荆请罪,称臣纳贡,表示再也不敢入侵大明疆土。自此到明末,烽火百年、数度濒危的北京城和蓟镇再无战事。戚继光进入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大规模筑我长城的时代。

战神戚继光与喜峰口、青山关、董家口蓟镇长城的故事

景忠山

戚继光在蓟镇为帅期间,蓟镇关山似铁,江山如画,物阜民丰,朝廷对戚继光也是一赏再赏,直至一品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戚继光在此完成了他一生最豪迈的军事生涯,也留下了他平生三部著作中的两部:《练兵实纪》和《止止堂集》。一套两部国宝级的文武经典之作,被当时的景忠山的方丈秘置在了正殿地宫之中,成为了镇庙之宝。图为戚继光在任时筑有点将台的景忠山风景区。

战神戚继光与喜峰口、青山关、董家口蓟镇长城的故事

李家谷关城楼

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戚继光调任广东总兵,临行时,蓟镇人民万人空巷,洒泪百里送别,时人陈第一边送行一边在《送戚都护归田》中写出了这样的诗句“辕门遗爱满幽燕,不见胡尘十六年。谁把旌麾移岭表,黄童白叟哭天边。”戚继光留下墨宝现存有20处之多。

中华战神戚继光的万古雄风

戚继光(1528——1588),山东蓬莱人,明朝最著名的军事家,17岁入职军营到57岁解甲归田,从四品武官干到一品边关大帅太子太保,其中在迁西前后从戎20年。他多半生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文武兼备,所向无敌,其渊深的军事理论和卓越的军事实践为明朝万历中兴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华古代军事史册上留下了最辉煌的篇章。

他,是大中华“礼义廉节”的杰出代表。护国建军救民律己,一生风云叱咤功高盖世而纤尘不染,堪称国之柱石,民之楷模。

他,是文武兼备的中华大英雄。戎马倥偬间,亲自撰写出《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百万字著述,字字珠玑,青史留芳;南征北战四十年,南方六省抗倭,百战百胜;北疆蓟镇为帅,不战而屈人之兵。

他,是中国古代军魂的缔造者。一手创立的戚家军,海战陆战无往不胜,家贼外鬼所向披靡。发明的“鸳鸯阵”,面对凶残暴戾的倭寇,如快刀斩草,迎刃而解;面对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创立的车骑步立体作战模式,让其虎落龙潭,一去不返,称他为“戚老虎”,闻风丧胆的敌人称他叫“戚我爷”。

他,是明代威武大长城的设计师。为挽救国都北京和中国北方疆土免于战火,经过数次上书请命允准,他率将士将已经坍塌倾圮的山海关至居庸关2000里长城重新构筑,修葺一新,并亲自创建了空心敌楼和威武墩台,让士兵可以攻守自如,昼夜奋战,风雨无阻,坚如磐石,不给敌人留下半点空隙。他不仅练就了一支铁军,而且亲自创立了戚家刀法、太极神拳等近战秘招,研制出了虎蹲炮、狼筅枪、手抛雷等前所未有的远攻神器,使戚家军成为不可逾越的擎天国门和血肉长城。这座特殊的长城,东西可漂移,南北任驰骋,浑如铁壁,快似闪电,无坚不摧,牢不可破,从无败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