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地產能從這些理論中學到什麼?


文旅地產能從這些理論中學到什麼?

文旅地產能從這些理論中學到什麼?

萬有引力、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戰爭論,與文旅地產有兩毛錢的關係?實際上,無論是商業還是戰爭,文旅地產的規劃還是營銷,他們都是互通的。而且底層邏輯拓展的越寬,其方法論創新性與應用的普遍性越強。我們先看兩個例子:

其一:眾所周知,文旅內容是文旅產業的價值之所在。而文旅內容就是首先在一定空間內的產業佈局合理,產品組合合理,產品與服務具有創新性。而文旅產業運營與盈利的關鍵之一就是以內容的豐富性、好的體驗吸引客戶停留更長時間,提高客戶到訪的頻次。

其二,我主張,文旅地產選址的核心策略是“傍大款”。也就是要把市場對準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市 ,因為大中城市的客戶密度、消費能力是小城市遠遠不能比擬的。因此衡量項目選址的標準之一就是項目與輻射的大中城市的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同時不容忽視的是心理距離。即客戶對項目選址的心理上的認可程度。

其三,我們通常所說的整合營銷,一是調動所有的營銷工具,二是所有的營銷工具傳達的內容、調性都應該是一致的。


文旅地產能從這些理論中學到什麼?


以上這三點,在萬有引力、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戰爭論裡都能找到底層的方法論。

萬有引力一般被呈現為兩個物體間相互吸引的力量,例如,太陽的重力吸引地球靠近太陽,同時地球的重力吸引太陽靠近地球;同樣地,如果讓一本書往下掉,地球的重力會吸引書本靠近地球,但同時書的重力也吸引地球靠近書。由於地球的質量遠大於書本,所以書的重力吸引力幾乎對地球毫無影響;同樣地,在太陽和地球的例子中,太陽的質量遠超過地球的事實,解釋了為何相較於太陽對地球的效應,地球的重力幾乎對太陽沒什麼影響。

更特別的是,兩個物體間的重力吸引力,和它們的質量成正比 ;也就是說,物體質量愈大,引力就愈強。同樣地,引力和物體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所以物體間的距離增加時,他們之間的引力快速減少。產品、產業越豐富、合理、越具有創新性,越具有競爭力,吸引客戶的能力越強。與客戶的空間距離、時間距離包括心理距離越大,對客戶的吸引力就越小。


文旅地產能從這些理論中學到什麼?


狹義相對論談到,運動會影響空間和時間,在廣義相對論中,運動同樣會對空間和時間產生類似的效應。此外,重力(或等同的加速減速效應)也會影響空間和時間。舉例來說,在一個有強大重力場,或者等同地,在一個加速參考系中,時間會過得比較慢。

這裡面一個著名的實驗是時空彎曲:假設把一個條狀磁鐵放在一張紙上,接著將鐵屑撒在紙上搖動一下。在這種情況下,鐵屑將會排列成特殊的模式,反映出環繞磁鐵的磁場。當磁場較強時,場線就會彼此靠近;反之,場線則會彼此遠離。場線力量既然存在於空間中,可想而知,也存在於時間中。亦即場線在一個磁鐵周圍的特定空間範圍內,一顆鐵屑會受到磁力影響,且可能會透過空間和時間,傾向於某種特殊運動。簡單來說,空間和時間為這種場線提供了背景,或者換句話說,這樣的場線顯然存在於空間和時間中。這不就是吸引力越強,客戶停留時間越長、到訪頻次越高嗎?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作者):“最好的戰略是始終保持很強;首先是總的強勢,而後是在決定性的點上的強勢~~·沒有比保持己方兵力集中這法則更高和更簡單的戰略法則。我們堅執這條原則,將它視為可靠的指南。” “戰爭是彼此對立的武力的碰撞。因而,那較強的武力不僅摧毀那較弱的,而且其勢頭將較弱的武力牽著走。這似乎不容曠日持久,連續不斷地使用武力;相反,意在一項既定行動的所有手段的同時使用是戰爭的一項基本法則。”通俗地理解這段話,就是毛澤東所說的,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也就是我們今天在營銷上習慣說的——飽和攻擊。關鍵節點、重點市場的集中投放,而集中投放、飽和攻擊,集中優勢兵力,能夠改變客戶的認知,進而改變用戶的購買決策乃至售後口碑,也同時能夠改變競爭態勢,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和護城河。也就是質量足夠大,會使時空彎曲。


文旅地產能從這些理論中學到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