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等职业学校 “双高计划”建设的思考


关于我国高等职业学校 “双高计划”建设的思考

“双高计划”成为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双高计划”不仅是示范、骨干、优 质建设计划的延续,更是应对新时代技术变革提出的新发展需求。基于劳动力市场学生成功的评估标准的美 国卓越社区学院项目为“双高计划”提供了借鉴。借鉴美国卓越社区学院的建设经验,我国高等职业学校“高水 平”建设应坚持以“对接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发展的学生成就”为中心的“高水平”建设目标,以“契合区域经济 发展的劳动力培养标准”为依据的“高水平”建设过程以及以“基于证据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全程参与”为保 障的“高水平”建设评价。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 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指出,“启动实 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下称“双高计划”),“到2022年,建设一批弓丨领改 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 和骨干专业(群)”。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发 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 计划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聚焦 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指导思想为“双高计划”的 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 印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 遴选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的通 知,明确了“双高计划”推进实施职责分工、项目遴 选、项目实施及其管理要求。目前,“双高计划”成 为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然 而,此轮高水平建设与以往高等职业学校质量建设计划有何联系与不同?如何界定“高水平”建设的 内涵,从而确定并帮助更多高等职业学校了解并采 取措施?本文以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质量建设的发展 历程为研究基点,从国际视野对美国卓越社区学院 遴选项目的评估流程进行审视,为推动我国“双高 计划”项目建设提供背景理解和经验借鉴。

一、阶段性与特殊性:我国高等职 业学校质量建设发展历程

  (一)阶段性:‘‘双高计划”是示范、骨干、优 质建设计划的延续

  2006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 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下称《改革发展意见》)。《改革发展意见》明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 校建设计划从2006-2010年实施,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学 校建设,选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 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形成500个以重点建 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增强培 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和服 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规划纲 要》),为落实《规划纲要》中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仓撕的要 求,教育部、财政部在《改革发展意见》的基础上,发布继续 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通知。实 施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国家重点建设高等职业学校的数 量,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职建设学校,从2010年开始遴选, 2015年完成全部项目验收工作。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 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全面部署加 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贯彻落实《决定》相关要求,2015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 2018年)》(—称《行动计划》)」式提出,开展优质专科高等 职业学校建设。2018年,关于《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总结指 出,截至2018年,31个省份启动优质校建设项目,29个省份发 文确定优质学校建设名单并给予重点支持,已立项建设的省 级“优质院校”“一流院校”“卓越院校”增至456所,占全国 高职学校总数超30%。2019年,“双高计划”正式启动。

  由此可见,“双高计划”是继“十一五”实施国家示范 性高职学校建设计划、“十二五”实施骨干高职学校建设计 划、“十三五”开展优质专科高职学校建设的又一高等职业 学校建设工程,是示范、骨干、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 的延续。“双高计划”的启动,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十余年来 保持高等职业学校质量建设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战略定力;另一方面,在实行存量改革、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 的政策引导下,高等职业学校系列质量建设推动了高职学 校不进则退的发展压力和力争上游的发展干劲。目前,新一 轮高等职业学校“双高计划”建设的内容丰富,核心是打造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战略是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 支柱产业发展,目标是加快建成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职 学校和专业群,形成更加成熟完善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的政策、制度、标准,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二)特殊性:新时代技术变革对“双高计划”提出新需求

  “需求导向”是高等职业学校质量建设系列政策研究 的基本原则,“双高计划”的出台无疑也是针对确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通常包括两大 类:一类是现实性需求,即在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已经存在 的问题,如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院校治理结构 等;另一类是发展性需求,即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可能出 现或遇到的问题,如新时代的新需求、新目标带来的新挑战, 显然就是典型的发展性问题。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双高 计划”与示范、骨干、优质建设计划之间不仅仅是现实性需 求对高等职业学校建设要求之间的延续,更重要的是新时代 技术变革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的格局、目标、面临的挑 战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节点是连续并且有所不同的,充 分认识这种不同即历史发展讨程的特殊性非常重要。

  “双高计划”的特殊性至少有两个方面非常值得关注。一方面,先进制造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储备是新时代对 “双高计戈IJ”提出的重要需求。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 国的“先进制造业领导战略”,还是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 都彰显着现阶段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是保持国家竞争力最重 要、最迫切的任务。为此,2016年我国编制了《制造业人才发 展规划指南》(下称《指南》),目的就是要把制造业人才发 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 供人才保证。《指南》中对我国先进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 才需求做出预测,并且明确要求面对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制 订紧缺人才培养规划。因此,“双高计划”中提出的“培养适 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向 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等发展任务,都要深 人我国先进制造业人才发展需求,推动“双高计划”与制造业 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着力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紧缺人才。

  另一方面,如何把握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的关系是“双 高计划”新目标带来的新挑战。“双高计划”提出,“到2022 年,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 标准”“到2035年,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 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质 上,“双高计划”两步走的目标要完成从跻身世界高水平到中 国特色两个阶段,是在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国 际通用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 品牌,是在跻身国际标准的基础上追求中国特色。此外,中国 特色建设的着力点在哪里?“立德树人”是中国任何一种教 育类型的育人之本,中国的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理想信 仰、人格修养方面的责任,品德的培养应该成为中国教育特 色建设的着力点[1]。只是不同的教育类型品德培养的对象化 和外化活动不同,职业教育品德培养可以对象化为工匠精神 的培育和传承,而如何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外化活动的设计可以为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一种选择视角。

二、卓越社区学院:美国高水平社区学院建 设的典型案例

  美国卓越社区学院阿斯彭奖(Aspen Prize for Community College Excellence)是美国社区学院高成就表 现的标志性认可,自2011年开始实施,每2年评选一次,截至 2019年,已评选五届。每2年颁发100万美元奖励的卓越社区学院项目,旨在树立美国社区学院的卓越典范、提供社区学 院的成功案例以及推广卓越社区学院的复制,从而提高社区 学院学生学习的成功率[2]。

  (一)何为卓越:基于劳动力市场学生成功的评估标准

  如何定义卓越,是美国卓越社区学院项目从2011年第 一届评选开始至今,一直研究和探讨的核心问题。截至2019 年,经历了五届评奖的卓越社区学院项目对“卓越”定义的 主要观点即“促进学生成功”一直没有变,变的是定义“学生 成功”的评估标准。对“学生成功”的定义,经历了关注生源,即吸引了多少学生进人社区学院,多少学生完成了学位 和取得了资格证书,再到现在关注就业,即卓越的社区学院 不仅有义务让学生毕业,更有义务确保他们未来工作目标的 实现。为此,2019年,阿彭斯研究所在对300所高水平社区学 院学生毕业率、就业率及其收人的定量分析,对高水平社区 学院几十项劳动力培养项目的定性分析,对30所社区学院领 导者和从业者访谈以及对劳动力市场结果表现卓越的6所社 区学院深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劳动力行动手册》(The Workforce Playbook),从“设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愿 景” “提供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劳动力项目” “实施 针对性策略支持学生职前职后的职业目标”以及“发展与雇 主真实反馈、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四个领域,制定了 引领社区学院走向卓越的具体路线,从而为社区学院领导者 评估学校当前实践、确定学校发展工作的优先顺序并开始 实施工作提供了标准,进而确保不同的学牛在劳动力市场中 获得成功以及为他们所在社区经济产牛显著积极的贡献[3]。

  如上所述,《劳动力行动手册》从四个领域规划了社区学院走向卓越的路线图。第一个领域“设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愿景”具化为“将劳动力市场结果作为学生 成功的核心要素” “了解地区劳动力市场和人口状况”以及 “根据雇主需求和人口状况提供项目”三项标准并细化为 12项执行要求,第二个领域“提供符合区域经济发 展的高质量劳动力项目”具化为“执行严格的项目批复流程”“与雇主合作定义技能、证书及其有效的基于工作的学 习” “雇佣优秀的劳动力项目执行团队”以及“通过有影响 力的评审保障项目质量”四项标准并细化为18项执行要求。第三个领域“实施针对性策略支持学生职前职后的 职业目标”具化为“确保广泛公平地获得高质量项目”“设 计帮助学生职业选择的人职流程”“培养学生职业生涯技 能”以及“帮助学生找工作”四项标准并细化为13项执行要 求。第四个领域“发展与雇主真实反馈、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具化为“选择和聘请雇主”“创建对企业友好的合作过程”以及“发展伙伴联盟形成规模影响”三项标 准并细化为11项执行要求。

  (二)如何遴选:美国卓越社区学院的评估流程

  为了颁发阿斯彭奖,美国卓越社区学院项目采用为期2 年的严格程序,通过评估美国1000多所社区学院的学生成 绩,从中选出10名人围者,最终评选出1名优胜者。在整个 评选过程中,广泛关注数据,吸引社区学院领导,并征求高 等教育专家的指导。以2019年为例,整个遴选过程分为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阿斯彭研究机构数据与指标咨询小组(Data/Metrics Advisory Panel of Institute)的指导下,与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心合作(National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NCHEMS),从972 所社区学院中确定155所公立两年制学院作为第二轮选拔的 候选者。第二阶段,阿彭斯研究机构邀请第一阶段确定的 155所社区学院候选者提交评奖申请材料,一个由多方利益 主体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通过审查反映在第一阶段评选的相 关数据,评奖材料中提供的定量与定性信息以及通过与社 区学院奖项申请领导团队电话访谈,从155名候选者中确定 10名阿斯彭奖人围者。第三阶段,由对社区学院经验丰富的 研究人员,现任和前任领导人以及企业专家组成的评估团 队,对10个人围学院进行为期1.5天的实地考察。通过使用现 场访问报告,以及前两轮收集的其他信息,评估团队审议并 选出优胜者1名[4]。2019年评选较之以往四届有所变化,2019 年评选出2名卓越社区学院的获胜者,分别是印第安河州立 学院(Indian River State College)和迈阿密戴德学院(Miami Dade College),两所学院均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2019年美国卓越社区学院项目评估流程三个阶段遴选 结果产生的决策者的构成及其特点,即谁决定了卓越社区学 院阿斯彭奖的获奖者,需要进一步关注。第一阶段主要由阿斯彭研究机构数据与指标咨询小组(Data/Metrics Advisory Panel of Aspen Institute)负责,由7位专家组成,专家从事的领 域以实践、研究、指导以及支持社区学院发展为中心,涉及国 家、州、学院以及社会各个层面,分别来自国家教育数据统 计中心、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州立高等教育决策办公室、社区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社区学院研究中心以及两个致力于 学生成功的非营利社会组织。数据与指标咨询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基于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NCHEMS)提供的数 据定期评价和修正,从972所美国公立社区学院中确定155名 候选者,完成第一阶段遴选任务。第二阶段从155名候选者 中遴选出10名的任务由候选人确定委员会(Finalist Selection Committee)完成。该委员会由15名专家组成,分别来自政府 部门、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社区学院以及国家非营利组织 及其基金会,负责审议第一阶段遴选出的155所社区学院的申 请材料、电话访谈以及再次评估第一阶段提供的数据资料。第三阶段主要由现场考察专家小组(Site Visitors Team)作出最终决策。小组专家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社区学院研究中心和 教育学院的研究人员各1名、社区学院校长1名、国家政策部 门领导者2名、卓越社区学院项目负责人1名,共有6名专家, 其主要职责是对第二阶段遴选的10所社区学院进行为期1.5 天的实地考察,结合前两轮的评估,确定最后的优胜者[6]。

三、何为高水平:基于美国卓越社区学院项 目对我国“双高计划”建设的思考

  (一)“高水平”建设目标:以‘‘对接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发展的学生成就”为中心

  美国卓越社区学院项目对“卓越”的定义可以概括 为一一以“学生成就”为中心,以“对接劳动力市场”和“持 续发展”为基本点。因此,无论是评估标准的四个领域54项执行要求的制定,还是评估流程中每一轮评估结果确定的 过程,都在关注学生成就,尤其是关注学生对接劳动力市场 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关于“双高计划”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数量、时间及其成果上的基本要求,提出“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 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时间分成“2019-2022年” 和“2022-2035年”两个阶段,形成在“提供优质人才资源 支撑”和“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体 系”两个方面愈发重要、不断完善的建设成果。如前所述,“双高计划”的总体目标体现了现阶段高等职业学校高水 平建设的特殊性需求,即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要求职业教育要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和培养世界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更多地体现了“双高计戈f建设的外部需求。然而,中国职业教育能否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能否形成职业教育高 质量发展标准,关键是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否高质量 地完成职业教育,即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要时刻以学 生成功作为问题思考与解决的出发点,要让学生清晰的认知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指什么?通往成功的路径是什么样 的?成功之后的回报是什么?学校为学牛的成功准备了什么以及未来更好地准备了什么?只有这样探索形成的政策、制 度及标准才能真正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促进学生成功是实现“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和 “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体系”建设 成果的根本前提,要以“对接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发展的学 生成就”为中心来思考“双高计划”的建设过程。

  (二)“高水平”建设过程:以“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劳 动力培养标准”为依据

  美国卓越社区学院评估标准四个领域54项可操作化的 执行要求最大的价值是可以帮助社区学院自我评估“现在 我已经开展了哪些促进学生成功的强有力实践,未来改进 的空间在哪里”,从而指导社区学院通向卓越的建设过程。目前,《意见》依据总体目标布置了“加强党的建设”“打 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 台”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提升 校企合作水平” “:升,务展:平”“提升学校治理水 平”“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及“提升国际化水平” 10项改革 发展任务,为高等职业学校指明了建设方向。在具体建设方 面,《管理办法》在“职责分工”部分也提出“由相关行业主 管部门、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委会研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遴选标准和考核标准”的要求。该要 求以“对接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发展的学生成就”为中心,遴 选和考核标准体系能够引导高等职业学校建立“契合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设发展依据,其意义不仅是为“双 高计划”遴选和考核制定依据,更是引领中国所有高等职业学校走向高水平的行动指南。

  (三)“高水平”建设评价:以‘‘基于证据的第三方评估 机构的全程参与”为保障

  美国卓越社区学院项目主要由阿斯彭研究所(The Aspen Institute)负责三轮评价的全过程,包括从遴选程序的设计到 评审委员会的构成再到遴选资格模型的确定,并根据五届阿 斯彭奖的评估实践发布了指导社区学院走向卓越的《劳动力 行动手册》[7]。成立于1949年的阿斯彭研究所是一所位于美 国华盛顿特区的教育和政策研究组织,针对教育领域的主要 使命旨在通过政策实践,向教育领导者提供信息,重点改善 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公平性[8]。此外,卓越社区学院第一 轮评估所依据的数据证据来自于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NCHEMS),该中心是一家私营非营利组织,其使命是通过 开展研究、开发、评估活动以及技术援助,为美国和国际劳 动力发展组织提供战略决策信息数据[9]。因此,美国卓越社 区学院的“高水平”评价是以“基于证据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的全程参与”为保障。目前,《管理办法》通知中也明确提 出了“委托第三方评价项目绩效”,“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年度评价、期满考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评价要 求。如何保障“双高计划”的“高水平”评价?至少取决于以 下三点。首先,第三方评估组织要开发出针对“双高计划”建 设目标的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兼顾阶段性与可持续性,其评 估标准和程序符合中国职业教育建设的特色。其次,如何 收集到有效的评估指标数据,包括各项评估指标的信息数据收集、分析及统计,涉及教学参与者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需要直接B参与现场体验教学过f等等,可以说,涉及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支持、学校及企业的积极配合。最后,如何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终 身化评估。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计划可以是阶段性的,但基 于职业教育质量控制与提高的评估应是持续化的,评价指 标也是随着不同的建设阶段不断变化,从而实现对职业教育质量的实时控制。

  作者简介: 薛栋(1979-),女,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学院副教授,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职业教育发展 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教 育学博士,美国托莱多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基 本理论与实践。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