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國高等職業學校 “雙高計劃”建設的思考


關於我國高等職業學校 “雙高計劃”建設的思考

“雙高計劃”成為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雙高計劃”不僅是示範、骨幹、優 質建設計劃的延續,更是應對新時代技術變革提出的新發展需求。基於勞動力市場學生成功的評估標準的美 國卓越社區學院項目為“雙高計劃”提供了借鑑。借鑑美國卓越社區學院的建設經驗,我國高等職業學校“高水 平”建設應堅持以“對接勞動力市場的持續發展的學生成就”為中心的“高水平”建設目標,以“契合區域經濟 發展的勞動力培養標準”為依據的“高水平”建設過程以及以“基於證據的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全程參與”為保 障的“高水平”建設評價。

   2019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 施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指出,“啟動實 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 (下稱“雙高計劃”),“到2022年,建設一批弓丨領改 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 和骨幹專業(群)”。2019年3月,教育部、財政部發 布《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 計劃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聚焦 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的指導思想為“雙高計劃”的 人才培養明確了方向。2019年4月,教育部、財政部 印發《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項 遴選管理辦法(試行)》(下稱《管理辦法》)的通 知,明確了“雙高計劃”推進實施職責分工、項目遴 選、項目實施及其管理要求。目前,“雙高計劃”成 為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然 而,此輪高水平建設與以往高等職業學校質量建設計劃有何聯繫與不同?如何界定“高水平”建設的 內涵,從而確定並幫助更多高等職業學校瞭解並採 取措施?本文以我國高等職業學校質量建設的發展 歷程為研究基點,從國際視野對美國卓越社區學院 遴選項目的評估流程進行審視,為推動我國“雙高 計劃”項目建設提供背景理解和經驗借鑑。

一、階段性與特殊性:我國高等職 業學校質量建設發展歷程

  (一)階段性:‘‘雙高計劃”是示範、骨幹、優 質建設計劃的延續

  2006年,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 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 於實施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 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下稱《改革發展意見》)。《改革發展意見》明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學 校建設計劃從2006-2010年實施,支持100所高水平示範學 校建設,選擇500個左右辦學理念先進、產學結合緊密、特色 鮮明、就業率高的專業進行重點支持,形成500個以重點建 設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重點建設專業群,增強培 養面向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高技能人才和服 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2010年,國務院發佈《國家中長期 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下稱《規劃綱 要》),為落實《規劃綱要》中對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倉撕的要 求,教育部、財政部在《改革發展意見》的基礎上,發佈繼續 推進“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的實施通知。實 施工作的主要目標是擴大國家重點建設高等職業學校的數 量,新增100所左右骨幹高職建設學校,從2010年開始遴選, 2015年完成全部項目驗收工作。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 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下稱《決定》),全面部署加 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為貫徹落實《決定》相關要求,2015 年,教育部印發《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 2018年)》(—稱《行動計劃》)」式提出,開展優質專科高等 職業學校建設。2018年,關於《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總結指 出,截至2018年,31個省份啟動優質校建設項目,29個省份發 文確定優質學校建設名單並給予重點支持,已立項建設的省 級“優質院校”“一流院校”“卓越院校”增至456所,佔全國 高職學校總數超30%。2019年,“雙高計劃”正式啟動。

  由此可見,“雙高計劃”是繼“十一五”實施國家示範 性高職學校建設計劃、“十二五”實施骨幹高職學校建設計 劃、“十三五”開展優質專科高職學校建設的又一高等職業 學校建設工程,是示範、骨幹、優質高等職業學校建設計劃 的延續。“雙高計劃”的啟動,一方面,體現了我國十餘年來 保持高等職業學校質量建設連續性和穩定性的戰略定力;另一方面,在實行存量改革、打破身份固化、激發建設活力 的政策引導下,高等職業學校系列質量建設推動了高職學 校不進則退的發展壓力和力爭上游的發展幹勁。目前,新一 輪高等職業學校“雙高計劃”建設的內容豐富,核心是打造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戰略是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區域 支柱產業發展,目標是加快建成一批國際先進水平的高職 學校和專業群,形成更加成熟完善的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的政策、制度、標準,打造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模式。

  (二)特殊性:新時代技術變革對“雙高計劃”提出新需求

  “需求導向”是高等職業學校質量建設系列政策研究 的基本原則,“雙高計劃”的出臺無疑也是針對確定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需求,而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通常包括兩大 類:一類是現實性需求,即在目前高等職業教育中已經存在 的問題,如校企合作、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院校治理結構 等;另一類是發展性需求,即高等職業教育未來發展可能出 現或遇到的問題,如新時代的新需求、新目標帶來的新挑戰, 顯然就是典型的發展性問題。所以,從這一意義上說,“雙高 計劃”與示範、骨幹、優質建設計劃之間不僅僅是現實性需 求對高等職業學校建設要求之間的延續,更重要的是新時代 技術變革對國家經濟建設發展要求的格局、目標、面臨的挑 戰以及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節點是連續並且有所不同的,充 分認識這種不同即歷史發展討程的特殊性非常重要。

  “雙高計劃”的特殊性至少有兩個方面非常值得關注。一方面,先進製造業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儲備是新時代對 “雙高計戈IJ”提出的重要需求。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美 國的“先進製造業領導戰略”,還是我國的《中國製造2025》, 都彰顯著現階段先進製造業發展戰略是保持國家競爭力最重 要、最迫切的任務。為此,2016年我國編制了《製造業人才發 展規劃指南》(下稱《指南》),目的就是要把製造業人才發 展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為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提 供人才保證。《指南》中對我國先進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 才需求做出預測,並且明確要求面對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制 訂緊缺人才培養規劃。因此,“雙高計劃”中提出的“培養適 應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面向 區域或行業重點產業”打造高水平專業群等發展任務,都要深 人我國先進製造業人才發展需求,推動“雙高計劃”與製造業 轉型升級銜接配套,著力培養製造業技術技能緊缺人才。

  另一方面,如何把握國際標準與中國特色的關係是“雙 高計劃”新目標帶來的新挑戰。“雙高計劃”提出,“到2022 年,形成一批有效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 標準”“到2035年,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 體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模式”。實質 上,“雙高計劃”兩步走的目標要完成從躋身世界高水平到中 國特色兩個階段,是在參與制訂職業教育國際標準、開發國 際通用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國際 品牌,是在躋身國際標準的基礎上追求中國特色。此外,中國 特色建設的著力點在哪裡?“立德樹人”是中國任何一種教 育類型的育人之本,中國的學校在很大程度上承擔著理想信 仰、人格修養方面的責任,品德的培養應該成為中國教育特 色建設的著力點[1]。只是不同的教育類型品德培養的對象化 和外化活動不同,職業教育品德培養可以對象化為工匠精神 的培育和傳承,而如何培育和傳承工匠精神外化活動的設計可以為打造中國特色職業教育模式提供一種選擇視角。

二、卓越社區學院:美國高水平社區學院建 設的典型案例

  美國卓越社區學院阿斯彭獎(Aspen Prize for Community College Excellence)是美國社區學院高成就表 現的標誌性認可,自2011年開始實施,每2年評選一次,截至 2019年,已評選五屆。每2年頒發100萬美元獎勵的卓越社區學院項目,旨在樹立美國社區學院的卓越典範、提供社區學 院的成功案例以及推廣卓越社區學院的複製,從而提高社區 學院學生學習的成功率[2]。

  (一)何為卓越:基於勞動力市場學生成功的評估標準

  如何定義卓越,是美國卓越社區學院項目從2011年第 一屆評選開始至今,一直研究和探討的核心問題。截至2019 年,經歷了五屆評獎的卓越社區學院項目對“卓越”定義的 主要觀點即“促進學生成功”一直沒有變,變的是定義“學生 成功”的評估標準。對“學生成功”的定義,經歷了關注生源,即吸引了多少學生進人社區學院,多少學生完成了學位 和取得了資格證書,再到現在關注就業,即卓越的社區學院 不僅有義務讓學生畢業,更有義務確保他們未來工作目標的 實現。為此,2019年,阿彭斯研究所在對300所高水平社區學 院學生畢業率、就業率及其收人的定量分析,對高水平社區 學院幾十項勞動力培養項目的定性分析,對30所社區學院領 導者和從業者訪談以及對勞動力市場結果表現卓越的6所社 區學院深人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勞動力行動手冊》(The Workforce Playbook),從“設定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願 景” “提供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高質量勞動力項目” “實施 針對性策略支持學生職前職後的職業目標”以及“發展與僱 主真實反饋、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關係”四個領域,制定了 引領社區學院走向卓越的具體路線,從而為社區學院領導者 評估學校當前實踐、確定學校發展工作的優先順序並開始 實施工作提供了標準,進而確保不同的學牛在勞動力市場中 獲得成功以及為他們所在社區經濟產牛顯著積極的貢獻[3]。

  如上所述,《勞動力行動手冊》從四個領域規劃了社區學院走向卓越的路線圖。第一個領域“設定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願景”具化為“將勞動力市場結果作為學生 成功的核心要素” “瞭解地區勞動力市場和人口狀況”以及 “根據僱主需求和人口狀況提供項目”三項標準並細化為 12項執行要求,第二個領域“提供符合區域經濟發 展的高質量勞動力項目”具化為“執行嚴格的項目批覆流程”“與僱主合作定義技能、證書及其有效的基於工作的學 習” “僱傭優秀的勞動力項目執行團隊”以及“通過有影響 力的評審保障項目質量”四項標準並細化為18項執行要求。第三個領域“實施針對性策略支持學生職前職後的 職業目標”具化為“確保廣泛公平地獲得高質量項目”“設 計幫助學生職業選擇的人職流程”“培養學生職業生涯技 能”以及“幫助學生找工作”四項標準並細化為13項執行要 求。第四個領域“發展與僱主真實反饋、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關係”具化為“選擇和聘請僱主”“創建對企業友好的合作過程”以及“發展夥伴聯盟形成規模影響”三項標 準並細化為11項執行要求。

  (二)如何遴選:美國卓越社區學院的評估流程

  為了頒發阿斯彭獎,美國卓越社區學院項目採用為期2 年的嚴格程序,通過評估美國1000多所社區學院的學生成 績,從中選出10名人圍者,最終評選出1名優勝者。在整個 評選過程中,廣泛關注數據,吸引社區學院領導,並徵求高 等教育專家的指導。以2019年為例,整個遴選過程分為三 個階段。第一階段,在阿斯彭研究機構數據與指標諮詢小組(Data/Metrics Advisory Panel of Institute)的指導下,與國家高等教育管理系統中心合作(National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NCHEMS),從972 所社區學院中確定155所公立兩年制學院作為第二輪選拔的 候選者。第二階段,阿彭斯研究機構邀請第一階段確定的 155所社區學院候選者提交評獎申請材料,一個由多方利益 主體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通過審查反映在第一階段評選的相 關數據,評獎材料中提供的定量與定性信息以及通過與社 區學院獎項申請領導團隊電話訪談,從155名候選者中確定 10名阿斯彭獎人圍者。第三階段,由對社區學院經驗豐富的 研究人員,現任和前任領導人以及企業專家組成的評估團 隊,對10個人圍學院進行為期1.5天的實地考察。通過使用現 場訪問報告,以及前兩輪收集的其他信息,評估團隊審議並 選出優勝者1名[4]。2019年評選較之以往四屆有所變化,2019 年評選出2名卓越社區學院的獲勝者,分別是印第安河州立 學院(Indian River State College)和邁阿密戴德學院(Miami Dade College),兩所學院均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2019年美國卓越社區學院項目評估流程三個階段遴選 結果產生的決策者的構成及其特點,即誰決定了卓越社區學 院阿斯彭獎的獲獎者,需要進一步關注。第一階段主要由阿斯彭研究機構數據與指標諮詢小組(Data/Metrics Advisory Panel of Aspen Institute)負責,由7位專家組成,專家從事的領 域以實踐、研究、指導以及支持社區學院發展為中心,涉及國 家、州、學院以及社會各個層面,分別來自國家教育數據統 計中心、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州立高等教育決策辦公室、社區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社區學院研究中心以及兩個致力於 學生成功的非營利社會組織。數據與指標諮詢小組的主要職責是基於國家高等教育管理系統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NCHEMS)提供的數 據定期評價和修正,從972所美國公立社區學院中確定155名 候選者,完成第一階段遴選任務。第二階段從155名候選者 中遴選出10名的任務由候選人確定委員會(Finalist Selection Committee)完成。該委員會由15名專家組成,分別來自政府 部門、大學研究機構、企業、社區學院以及國家非營利組織 及其基金會,負責審議第一階段遴選出的155所社區學院的申 請材料、電話訪談以及再次評估第一階段提供的數據資料。第三階段主要由現場考察專家小組(Site Visitors Team)作出最終決策。小組專家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社區學院研究中心和 教育學院的研究人員各1名、社區學院校長1名、國家政策部 門領導者2名、卓越社區學院項目負責人1名,共有6名專家, 其主要職責是對第二階段遴選的10所社區學院進行為期1.5 天的實地考察,結合前兩輪的評估,確定最後的優勝者[6]。

三、何為高水平:基於美國卓越社區學院項 目對我國“雙高計劃”建設的思考

  (一)“高水平”建設目標:以‘‘對接勞動力市場的持續發展的學生成就”為中心

  美國卓越社區學院項目對“卓越”的定義可以概括 為一一以“學生成就”為中心,以“對接勞動力市場”和“持 續發展”為基本點。因此,無論是評估標準的四個領域54項執行要求的制定,還是評估流程中每一輪評估結果確定的 過程,都在關注學生成就,尤其是關注學生對接勞動力市場 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目前,教育部、財政部發布的《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中關於“雙高計劃”的總體目標提出了數量、時間及其成果上的基本要求,提出“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 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時間分成“2019-2022年” 和“2022-2035年”兩個階段,形成在“提供優質人才資源 支撐”和“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體 系”兩個方面愈發重要、不斷完善的建設成果。如前所述,“雙高計劃”的總體目標體現了現階段高等職業學校高水 平建設的特殊性需求,即新時代國家經濟發展戰略要求職業教育要躋身世界先進水平和培養世界一流的技術技能人才,更多地體現了“雙高計戈f建設的外部需求。然而,中國職業教育能否提供優質的人才資源,能否形成職業教育高 質量發展標準,關鍵是使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是否高質量 地完成職業教育,即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標準體系要時刻以學 生成功作為問題思考與解決的出發點,要讓學生清晰的認知優秀的職業教育人才指什麼?通往成功的路徑是什麼樣 的?成功之後的回報是什麼?學校為學牛的成功準備了什麼以及未來更好地準備了什麼?只有這樣探索形成的政策、制 度及標準才能真正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因此,促進學生成功是實現“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和 “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體系”建設 成果的根本前提,要以“對接勞動力市場的持續發展的學 生成就”為中心來思考“雙高計劃”的建設過程。

  (二)“高水平”建設過程:以“契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勞 動力培養標準”為依據

  美國卓越社區學院評估標準四個領域54項可操作化的 執行要求最大的價值是可以幫助社區學院自我評估“現在 我已經開展了哪些促進學生成功的強有力實踐,未來改進 的空間在哪裡”,從而指導社區學院通向卓越的建設過程。目前,《意見》依據總體目標佈置了“加強黨的建設”“打 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 臺” “打造高水平專業群”“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 “提升 校企合作水平” “:升,務展:平”“提升學校治理水 平”“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及“提升國際化水平” 10項改革 發展任務,為高等職業學校指明瞭建設方向。在具體建設方 面,《管理辦法》在“職責分工”部分也提出“由相關行業主 管部門、學校、科研機構、行業企業專家組成的專委會研製‘雙高計劃’建設單位遴選標準和考核標準”的要求。該要 求以“對接勞動力市場的持續發展的學生成就”為中心,遴 選和考核標準體系能夠引導高等職業學校建立“契合學校所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建設發展依據,其意義不僅是為“雙 高計劃”遴選和考核制定依據,更是引領中國所有高等職業學校走向高水平的行動指南。

  (三)“高水平”建設評價:以‘‘基於證據的第三方評估 機構的全程參與”為保障

  美國卓越社區學院項目主要由阿斯彭研究所(The Aspen Institute)負責三輪評價的全過程,包括從遴選程序的設計到 評審委員會的構成再到遴選資格模型的確定,並根據五屆阿 斯彭獎的評估實踐發佈了指導社區學院走向卓越的《勞動力 行動手冊》[7]。成立於1949年的阿斯彭研究所是一所位於美 國華盛頓特區的教育和政策研究組織,針對教育領域的主要 使命旨在通過政策實踐,向教育領導者提供信息,重點改善 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和公平性[8]。此外,卓越社區學院第一 輪評估所依據的數據證據來自於國家高等教育管理系統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NCHEMS),該中心是一傢俬營非營利組織,其使命是通過 開展研究、開發、評估活動以及技術援助,為美國和國際勞 動力發展組織提供戰略決策信息數據[9]。因此,美國卓越社 區學院的“高水平”評價是以“基於證據的第三方評估機構 的全程參與”為保障。目前,《管理辦法》通知中也明確提 出了“委託第三方評價項目績效”,“實行總量控制、動態管理、年度評價、期滿考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評價要 求。如何保障“雙高計劃”的“高水平”評價?至少取決於以 下三點。首先,第三方評估組織要開發出針對“雙高計劃”建 設目標的評估指標體系,同時兼顧階段性與可持續性,其評 估標準和程序符合中國職業教育建設的特色。其次,如何 收集到有效的評估指標數據,包括各項評估指標的信息數據收集、分析及統計,涉及教學參與者及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需要直接B參與現場體驗教學過f等等,可以說,涉及高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和實踐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支持、學校及企業的積極配合。最後,如何促進利益相關者參與終 身化評估。高等職業學校的建設計劃可以是階段性的,但基 於職業教育質量控制與提高的評估應是持續化的,評價指 標也是隨著不同的建設階段不斷變化,從而實現對職業教育質量的實時控制。

  作者簡介: 薛棟(1979-),女,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 職業教育學院副教授, 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 究基地職業教育發展 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教 育學博士,美國托萊多大學訪問學者,研究方向:職業技術教育學基 本理論與實踐。文章來源:《職業技術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