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中国的所谓大师为什么这么多!

伪大师,就是以“大师”名义欺骗百姓的人,其特点是宣称拥有特异功能,会气功、武功,懂国学等等。伪大师们广有市场,其实他们的大批量出现也正对应了时下人们普遍的精神“焦虑症”:没有的,渴望拥有;业已拥有的,惶恐于它的失去。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中国的所谓大师为什么这么多!

伪大师

近二三十年来,中国一直盛产各种伪大师:特异功能大师、气功大师、国学大师、养生大师,从最早的严新到张悟本,李一,王林,闫芳,随着谎言拆穿、真相大白,伪大师们一个接一个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迷信原因

缺乏自我意识

首先,在中国人的主体意识里,“自我”的概念是缺乏的。上溯至封建时代,人们恪守的是三纲五常,女人们奉行的是三从四德。所以人们对自己的权利、命运甚至生命是没有选择权和支配权的,被褫夺,被奴役,被钳制,久而久之,人们便从人生的词典中自动剔除了“自我”,他们将其双手奉上,拱手相让。原来将自己托付给君权,父权,夫权。而一千年后,一百年后,人们供奉的对象变了,将自己托付给“大师”、“法王”,只不过原来是被胁迫的,现在人们主动奉上膜拜,钱财甚至美色,期待法术高强,神力无边的人改变自己的境遇,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无需去苦苦挣扎,更不必拼命去奋斗,有“大师”罩着,有捷径可走,便可遇难成祥,前途光明,人生重新翻盘。不靠自己,靠大师,这是投机取巧的心理在作祟。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中国的所谓大师为什么这么多!

急功近利

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金钱至上、急功近利的风气流弊,奢靡之风、享乐主义的瘟疫般蔓延,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层面的浮躁喧嚣,个体意识领域的内心空乏这些衍生品,于是,各种被笼罩上了“魔性”和“神性”光辉的气功学、风水说,各种被改头换面的流派也应运而生,五花八门的“大师”亦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奇迹崛起,一时间,追随者无数,而这类大师尤其受权贵、名人与大小明星的力捧。当这些大师们的面具一个个被戳破,不妨碍新的“偶像”取而代之,继续笑纳受众们的广泛拥戴。

网上曾流行一个段子:“在北京朝阳区辽阔的大地上,生活着数以千计的仁波切,其中约80%说话带东北口音且长相有浓厚的在《乡村爱情》演员海选第二轮被刷掉的感觉,约90%从来没完整地看过任何一本佛经且对任何佛学相关的问题都会回答这是密法不可说,约100%只有在听到‘供养、双修’的时候会精神振作。

但宗教从来都不是供人趋之若鹜的流行符号,也不是填补空虚、麻醉神经的替代品。它一旦衍变为工具、手段、捷径与麻醉剂时,它已经不再是净化灵魂的一泓清泉了。

林语堂说,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己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而改变的标尺则是以能否带来实际益处为准。国人历来崇尚实用主义,而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连信仰都要为某些人的需求与欲望买单。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中国的所谓大师为什么这么多!

精神焦虑

伪“大师”们的大批量出现也正对应了时下人们普遍的精神“焦虑症”:没有的,渴望拥有;业已拥有的,惶恐于它的失去。不义之财,得到得太快;虚妄之名,得到后难安;德不配位,名不副实,这让很多人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虚空与隐忧:他们害怕自己拥有的煊赫的权势,富甲一方的财富,被众星捧月的名望,以及无限的风光忽然失去,因为他们对于这个社会资源的占有,是靠权力、金钱、人脉、机遇来实现的,并非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实力和努力,无论多么长袖善舞、叱咤风云,其实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的世界面前,内心里也是深感无力,甚至虚弱不堪的。

所以,为了给自己一份“江山永固的安全感”,他们要努力消除失去的可能性,力保拥有的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欢迎,留言,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