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美總統候選人楊安澤購物被歧視,發文稱「作為亞裔感到羞恥」

幾天前,楊安澤在華盛頓郵報上發了一篇文章,題為我們亞裔美國人不是病毒,但我們可以幫助治癒病毒。

原美總統候選人楊安澤購物被歧視,發文稱「作為亞裔感到羞恥」

不熟悉楊安澤的,只要知道他是個華裔美國人,參加過2020年民主黨派的美國總統競選。之前曾一度被國內自媒體吹得非常熱門,我甚至看到過“亞裔競選總統,國人的驕傲”這種標題。

原美總統候選人楊安澤購物被歧視,發文稱「作為亞裔感到羞恥」

【備註一下,這個楊安澤是ABT(臺灣二代),不是ABC】

他是不是華人的驕傲我不知道,但很明顯,他自己認為作為一個華人他感覺到非常羞恥。

在文章裡,他寫道:

Three middle-aged men in hoodies and sweatshirts stood outside the entrance of the grocery store. They huddled together talking. One looked up at me and frowned. There was something accusatory in his eyes. And then, for the first time in years, I felt it.

I felt self-conscious — even a bit ashamed — of being Asian.

三個穿著連帽衫和運動衫的中年男子站在雜貨店門口。他們擠在一起聊天。一個抬頭看著我,皺著眉頭。他眼裡流露出一種責備的神情。然後,多年來我第一次感覺到了。

我為自己是亞洲人而感到自覺,甚至有點羞愧。

而後的文章裡,他說他從小其實就有這種感覺。但是因為成年之後,有了家庭,又開始競選總統,讓他一度認為自己已經沒有這種成為亞裔的恥辱感。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他的心理又開始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他說:“我覺得顯然種族歧視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你對著人們喊不許歧視我,其實沒什麼用。”

接下來他說道,有個亞裔美國人Natalie Chou,只有穿上UCLA校服的時候,才有前所未有的歸屬感,感覺到了自己是個美國人。所以為了讓美國人更加認同亞裔美國人的身份,他們就需要做得更多。

原美總統候選人楊安澤購物被歧視,發文稱「作為亞裔感到羞恥」

比如說像二戰時期的日裔美國人學習。

最後,他說道:

We Asian Americans need to embrace and show our American-ness in ways we never have before. We need to step up, help our neighbors, donate gear, vote, wear red white and blue, volunteer, fund aid organizations, and do everything in our power to accelerate the end of this crisis. We should show without a shadow of a doubt that we are Americans who will do our part for our country in this time of need.

我們亞裔美國人需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示我們自己是貨真價實的美國人。我們需要加快步伐,幫助我們的鄰居,捐贈裝備,投票,穿紅白藍相間的衣服,志願者,資助援助組織,盡我們所能加速結束這場危機。

我們應該毫無疑問地表明,我們是美國人,在這個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將為我們的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原美總統候選人楊安澤購物被歧視,發文稱「作為亞裔感到羞恥」


毫無疑問,這篇文章發出來之後,受到了大量的抨擊。日裔美國人更是因為楊安澤讓他們回憶起二戰後在美國受盡欺凌,為了得到認可,主動或者被動地去服兵役。二戰時期,日本轟炸美國珍珠港之後,有超過11萬日裔美國人被強制大規模遷徙和監禁。

對日裔美國人來說,這段回憶是不堪回首的,可是楊安澤居然再次舊事重提,還希望所有亞裔美國人都回到那段卑微又羞恥的時刻,討好所謂其他非亞裔美國人(主要是白人為主),來獲得一絲絲安慰。

在國內的大多數人可能並無法理解他為什麼要發這樣一篇文章,在美國的亞裔也為他這樣一篇”感到羞辱”的文章而更加感到憤怒和恥辱,而非亞裔人群也不見得會因為他的卑微而更認同他們的身份。

原美總統候選人楊安澤購物被歧視,發文稱「作為亞裔感到羞恥」


我去過一些國家,接觸過一些華人。華人群體中有六成以上是最討厭中國的。這就跟分了家的兄弟親戚一樣,總想壓你一頭。

最怕中國強大的,應該本是中國籍,離開中國,脫籍移民到自詡天堂的外國人。類似那個北京鬧騰的澳籍華人,楊等等。

這類人巴不得中國落後捱打,然後證明自己有多明智,自己逃離的多正確。

他們最怕看到中國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怕中國欣欣向榮,怕中國強大。

這些人不是同胞,應該是敵人。

網上最恨中國的也往往是這批人。


他們害怕以前丟掉的東西,最後發現是最好的,心理落差受不了,只要出去了,他們就看不到國內一點好了,竭盡所能形容各種不好,恨不能植皮補白…

原美總統候選人楊安澤購物被歧視,發文稱「作為亞裔感到羞恥」

3月28日WSJ三名記者被驅逐。有侮辱人的囂張,沒有道歉的勇氣。被驅逐WSJ記者朱莉·韋爾瑙(Julie Wernau,左一、史蒂芬妮·楊(Stephanie Yang,右二)和斯圖·吳(Stu Woo,右一),應該看得出來,這三人是有兩人是亞裔,或許是華裔。

對待楊這類人,不用關注他們了,他們不是我們同胞,是我們的敵人,我們要警惕這類人。想想朝鮮戰爭的呂超然。呂超然,中國人不能忘了這個名字……“別開火,我是中國人!”1950年11月2日深夜,一支參與伏擊任務的志願軍部隊突然聽到了這個聲音,並沒有立即產生懷疑。有的戰士站了出來,以迎接同胞,但迎接到的卻是傾瀉而來的子彈。這些對同胞聲音毫無戒備的,我們最可愛的人,紛紛中彈倒地,本來已被包圍的美軍部隊,趁機突圍。可恨嗎?非常可恨!

原美總統候選人楊安澤購物被歧視,發文稱「作為亞裔感到羞恥」


最後,我想對那個“安德魯.楊”說

“你愛你的國,和我們不相干。

你哪怕成了亞裔的“奧巴馬”,我也敢肯定你會傷害我們更深。”

為什麼這個傢伙的無恥言論會遭到在美華裔、日裔、韓裔的一致抨擊?

因為在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一個普遍存在種族歧視的國家,一旦失去了民族性,便丟掉了身份標籤,失去了精神皈依,最後只能成為一個面目模糊,不值得信任的人。

拼命去討好美國,去割裂自己賴以生存的根源,引起了大部分人的惡感,這很難稱得上明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