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二十五史中"科技含量"最高的皇帝

康熙皇帝是一位學習型皇帝,人所共知。官方檔案說他:凡是"帝王政治,聖賢心學,六經要旨,無不融會貫通" 。但有人說他是二十五史(包括《清史稿》)中唯一瞭解西方文明、從事科學研究的"科研皇帝"。這是怎麼回事呢?

康熙大帝:二十五史中

一、一樁學術公案刺激了一代聖君,使康熙走上了科研之路

康熙之所以學習、研究自然科學,起因於一樁學術公案。這樁公案使他明白:不懂得自然科學,就會影響政務的正確處理。

明朝遺臣楊光先,為人粗暴、好爭鬥,不懂曆法,卻自認為是一位天算學家。他多次狀告湯若望(自明朝後期就來到中國的德國耶穌會士)。說他修訂的歷法,故弄玄虛,欺君罔上。

康熙四年,輔政大臣鰲拜支持楊光先,判定湯若望死罪。後經孝莊太后提議,免除湯若望的死罪,收押大牢。第二年,湯若望去世。為此,楊光先升任欽天監正。

康熙大帝:二十五史中

康熙親政後,對這樁學術公案採取了謹慎、科學的態度。康熙八年,康熙皇帝組織召開朝廷會議,辯論關於天算曆法的事項。

當時,康熙命各位大臣到觀象臺觀測日影,但大臣中沒有一個真正懂天文曆法的,自己也不懂。既然都不懂,那還觀測什麼日影?還辯論什麼曆法?

於是,他想:自己不懂,如何判斷是非?不能判斷正誤,組織這樣的活動有何意義?思慮再三後,康熙決定學習、研學天文曆法等自然科學知識。

二、一群西方教士助推了康熙大帝,使大清綻放了科學之光

康熙二十七年(1668年)十一月,康熙皇帝在乾清宮召見了白晉、張誠等六位法國科學家。他們獻給康熙帝的見面禮,非同尋常,令康熙帝龍顏大悅。三十多件來自法國的科技儀器,讓康熙帝大開眼界,興奮異常。康熙立即決定,把這些法國科學家留在宮中,擔任自己的科學顧問。

於是,外國科學家駐皇宮,從事科學研究活動旳軼事,堂而皇之地載入了中國史冊。

康熙大帝:二十五史中

白晉等人入宮後,與康熙相處很融洽,工作也順利。他們曾把他們的見聞,寫在給路易十四的報告中。1698年,巴黎出版的白晉著的《中國皇帝康熙傳》中說:

康熙帶著極大的興趣學習西方科學,每天都要花幾個小時同他們在一起。白天和晚上還要擠出時間自學。

康熙皇帝從不嬌慣自己,常常起早貪黑。儘管白晉等人早早就來到宮中,但康熙經常在他們到達之前就準備好了,等著他們。康熙急於向他們請教一些已經做過的習題,或者是向他們提出一些新問題……

康熙非常喜愛他們對從法國帶來的科學儀器。白晉說,康熙最喜歡用於觀察天體的雙筒望遠鏡,及報時的掛鐘、測繪用的水平儀。這些儀器的精確度都很高。康熙讓人把這些儀器擺放在他自己的房間裡。還說,他經常把玩直尺和圓規,愛不釋手。

康熙大帝:二十五史中

白晉、張誠之後,不少西方科學家又陸續來到清宮。他們的到來,促使康熙創建了被他們稱為"中國科學院的"蒙養齋算學館,還促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地理大測繪"。

康熙組織的這次"地理大測繪",對世界地理學的貢獻不容低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法國科學家杜德美參加了赴東北的勘測隊。他在長白山見到了採參的情況後,就把人參的性能、產地、採集、保存等情況,寫成文字、繪成圖樣寄回國發表。

康熙大帝:二十五史中

四年之後,另一位法國科學家,參照杜德美有關描寫人參的文章,在與長白山緯度相近的加拿大魁北克一帶,也發現了相似的人參。這種人參產於西洋,於是就有了"西洋參"的名號。

2003年,法國巴黎凡爾賽宮舉辦了"康熙大帝展",展出了故宮珍藏的康熙年間西洋科學儀器,大多數至今仍運轉自如。這些展品主要有:(1)手搖計算機。(2)銅鍍金比例規(3)康熙角尺(4)平面和立體幾何模型(5)繪圖儀。(6)御製簡平地平合壁儀。

康熙大帝:二十五史中

康熙大帝尊重文化、尊重科學,富有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不管是文化知識,還是科學理論,他不以國家論,不以人種論。只要是好的,只要是利於自己能力水平提高的、利於國家發展的,都能兼容幷蓄。不愧為胸懷博大、為政英明的"千古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