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大帝”的羅馬皇帝,不是凱撒,也不是屋大維,而是他

英語中“The Great”冠在某某皇帝名字後面,意指“某某大帝”。在羅馬帝國的眾多位皇帝中,能被冠以“The Great”的,不是凱撒,也不是屋大維,而是君士坦丁。

被稱為“大帝”的羅馬皇帝,不是凱撒,也不是屋大維,而是他

君士坦丁於公元275年(也有資料說是272年)出生於現代塞爾維亞共和國境內的尼什,在古羅馬時期,這是一個叫做耐蘇的小鎮。他的父親是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當然在他出生的時候,君士坦提烏斯並不是羅馬皇帝,而是當地眾多貧民出身的百人隊長之一。他的母親海倫娜則是一個小酒館老闆的女兒。

被稱為“大帝”的羅馬皇帝,不是凱撒,也不是屋大維,而是他

君士坦丁的幼年在耐蘇度過,後來隨著父親駐地的調動,來到了位於現代德國西部摩澤爾河上游地區的萊茵河防區。公元293年,羅馬皇帝戴克裡先創立了“四帝共治制”,徹底改變了當時還是18歲青年的君士坦丁的人生。君士坦丁的父親君士坦提烏斯為了被任命為帝國西方的“副帝”,與他的母親海倫娜離婚,迎娶了西方“正帝”馬克西米安的繼女迪奧多拉為妻。走投無路的海倫娜帶著年輕的君士坦丁被東方“正帝”戴克裡先收留,來到了位於小亞細亞西部的海港城市尼科米底亞,在這裡,青年君士坦丁開始了他的政治和軍事生涯,也接觸到了在東方被嚴厲鎮壓和迫害的基督教。

被稱為“大帝”的羅馬皇帝,不是凱撒,也不是屋大維,而是他

公元305年,君士坦丁離開帝國東方來到歐洲投奔當時已經是西方“正帝”的父親君士坦提烏斯。君士坦丁在父親手下表現出了極為出色的才幹和個人魅力,以至於在一年後君士坦提烏斯駕崩時,被他手下的官兵推舉為西方“正帝”。當然,他這個“正帝”沒有得到其他皇帝的認可。通過一系列的政治博弈,公元308年,年僅30出頭的君士坦丁最終被正式承認為西方“副帝”。

成為“副帝”的君士坦丁並沒就此罷休,他積極備戰,厲兵秣馬,於4年後進攻羅馬,在“米里維橋戰役”中打敗了不得人心的西方“正帝”馬克森提烏斯並將其殺死,登上了西方“正帝”的寶座。公元313年,君士坦丁與東方“正帝”李錫尼在米蘭會晤,聯合發佈了在世界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米蘭敕令”。

“米蘭敕令”宣佈在戴克裡先皇帝執政期間被嚴厲打壓和迫害的基督教為合法宗教,並歸還了被沒收的教會資產。承認基督教合法,為基督教的傳播鋪平了道路,而歸還教會資產,則是保證基督教的存續和發展的基礎。“米蘭敕令”頒佈以後,基督教正式走上了征服羅馬、征服歐洲乃至征服世界的宏偉大道。

被稱為“大帝”的羅馬皇帝,不是凱撒,也不是屋大維,而是他

(中世紀《米蘭敕令》郵票,圖片來源於網絡)

頒佈“米蘭敕令”後不久,君士坦丁又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基督教的政策,使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境內最具活力和發展前景的宗教。公元324年,君士坦丁打敗了最後一名競爭對手李錫尼,獨攬大權在手,成為了羅馬帝國唯一的最高統治者。一年後,君士坦丁召集基督教眾主教在小亞細亞西部的尼西亞舉行了基督教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尼西亞公會議。

尼西亞公會議解決了基督教內部各教派之間的教理之爭,確立了天主教“三位一體”理論的正統地位,避免了基督教因內部教理之爭而走向組織崩潰的可能性。同時,羅馬皇帝擁有了公會議的“召集權”,這項重要權利後來落入了羅馬教區的主教手中,逐漸演變為後世的“羅馬教皇”。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遷都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君士坦丁堡,並將這裡建設成了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新首都,城內遍佈大大小小的基督教教堂。公元337年君士坦丁駕崩,死前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葬禮按照基督教的傳統儀式舉行,遺體埋葬於聖十二使徒教堂。

被稱為“大帝”的羅馬皇帝,不是凱撒,也不是屋大維,而是他

(中世紀手稿中的君士坦丁堡,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基督教來說,正是因為君士坦丁的大力扶持,才使得其在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轉危為安,並奠定了由地區性宗教發展成為世界性宗教的基礎。因此,在後世基督教統治的世界裡,凱撒、屋大維、圖拉真等雖然偉大,但作為異教徒的他們並沒有資格被稱為“大帝”,只有君士坦丁才是羅馬帝國曆史上第一位“大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