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历史的山东滕州名吃,喝粥泡馓子

滕州馓子,起源于19世纪末,当地主要以韩、赵、胡、薛几家馓子为主,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馓子作为走亲访友、看望长辈、逢年过节的必备食品。

皇娘沟馓子采用的炸馓子技术仍是流传了两百多年的老技艺,口味正宗,外脆里香。皇娘沟一个800余人的村庄,在馓子这门传统食品手艺最繁荣的时候,经营馓子的家庭作坊一度达到一百多户,滕州谚语“喝粥泡馓子”来源于此。

味道正宗,市场上主要流行细条馓子,本地又称焦条馓子,这是80年代以后,根据人们口味的不同、方便食用等特点为而创新的一款品种。

两百年历史的山东滕州名吃,喝粥泡馓子


两百年历史的山东滕州名吃,喝粥泡馓子


两百年历史的山东滕州名吃,喝粥泡馓子


两百年历史的山东滕州名吃,喝粥泡馓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