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的認知性錯覺

提到賭,很多人就會帶有一定的貶義去看待,比如說久賭必輸,十賭九輸之類的話。如果讓我去闡述這兩個詞是否也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不久賭是不是就不一定輸呢?而後者為什麼要認定自己就是那個九呢?

我們先來看久賭的問題,由於賭博大多是一件靠運氣的概率事件,那麼根據大數定律,確實時間越久,就會越來越趨向於那個小概率事件,這就是所謂久賭必輸的一個根源說法,但是我們會發現,最終趨向的那個概率並不是零,而是某個比較小的概率事件而已。所以久賭實際上並不是變成零,而是會遇到那個小概率事件。換句話說,只要你賭得夠久,你就肯定會遇到那個運氣來的時候,也就是贏的時候。從這個角度來說,好像應該是久賭必贏才對。但是為什麼又有必輸這樣的說法呢?那是因為大多數賭徒在還沒有迎來那個小概率事件前就已經陣亡了,輸光了籌碼自然就是輸了。所以說,看來要想久賭必贏,前提是你不能很快輸完手上的籌碼,而是要保證生存的前提下,不斷試錯,根據大數定律,你一定會有試對的時候。我們說為什麼創業者失敗了不要緊,只要堅持住,下次只要成功,就幾乎可以彌補前面的損失,這和賭博是一個邏輯,所以久賭並不是必輸,而是能夠通過某種程度的控制達到必贏。如何去控制,筆者以前的文章有提到過,叫做利用不對稱性下注。我們再從“久”這個字來分析,人畢竟是精力有限的,長久地進行高強度腦力或者體力勞動得不到休息,必然會造成發揮失常,所以即使可能你知道某些規則,也給自己定了一些紀律,但是由於疲勞,導致了你知行沒能合一,最後變成了輸,如果這樣去理解久賭必輸,那麼我的建議是不要每次賭太久。適當收手,或者有那麼幾回就是認賠出局,反而能夠為以後更好的操作做好準備。

下面再說十賭九輸,這個詞很明顯是在告誡他人說,這件事概率很低,十個中九個都輸了,你還去做這件事幹嘛,風險這麼高,明顯傻子啊,這麼不靠譜的事情。沒錯,這個世界上有太多靠譜的事情,你出一份力給你一份薪水,你作為生產資料的一部分,企業家或者說資本家付你薪水,來榨取剩餘價值。那麼問題來了,剩餘價值從哪來的,筆者來告訴你,是資本家賭來的,你的老闆是在替你冒風險,所以他拿走了你的剩餘價值。任何企業都是面臨著風險,說簡單點,你的老闆在賭,比如賭項目進展順利,賭市場風向,行業未來等等。你以為每天毫無風險地上班拿工資是一件靠譜的事情,那麼只是因為上層替你過濾掉這個風險罷了,當然你拿出的是剩餘價值作為回報。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賭博,賭博本身其實是不產生什麼價值的,可以認為是一定規則下,現有財富的重新分配。而實際上每個人工作也只不過是為了爭取到一定的財富分配,至於說同時為社會創造了財富,記住那不是你創造的,而是你的企業或者老闆企業家創造的,他們是在參與了各行各業的競爭(與賭博有點類似)中創造的。如果再抽象化一點,可以認為,社會通過各式各樣的博弈,產生經濟價值的增長,同時實現財富的再分配。這也是為什麼偉大的企業就那麼幾個,職場上牛人也總是少數。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好像我們的生活處處都是“十賭九輸”,這麼常識性地認知,為何到了賭博上就要被人趨而避之呢?企業可以謀求發展,做大做強,個人可以努力奮鬥,成就一番事業,不都是想成為那個“一”嗎?這些正面的價值觀,如果用到賭博上,那麼就變成你一定會是那個輸家。如果按照這個邏輯去推測,是否前面所謂的企業和個人也一定將成為輸家呢?而現實社會中,顯然還是存在那些“一”。所以十賭九輸並不是在告訴你一定會輸,而是告訴你十賭一贏,你有沒有做好成為那個“一”的心理準備。

我還可以舉很多賭相關性的認知性常識錯誤,並且很明白地說,控制著這個社會的精英階層,沒有一個是不賭的。當然無論你賭或者不賭,你其實都無時無刻都參與其中,只不過你參與的層次不同,是別人賭局的一枚普通棋子,還是某個至關重要的運氣都要看整個局勢的變化。所以賭並不是什麼讓人有點晦澀難以啟齒的事情,反而應該大膽地去做,並且想好怎麼去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