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喜“四食”,怕“四事”,做到的越多,身子越乾爽!

當我們面對買房難、治病難、結婚難、升職難時,我們會覺得很累,如果不幸再遇到溼氣,會累上加累。

一些正當青春年華的年輕人,之所以每天表現出睏乏、萎靡之態,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溼氣。

溼氣喜“四食”,怕“四事”,做到的越多,身子越乾爽!

溼氣從來都是很容易滲透進去我們的身體裡,並且和風、寒、燥等邪氣結合,形成更為嚴重的溼邪。

溼邪不僅會從大環境裡滋生出來,還會藏匿在我們經常吃的食物中,一旦我們貪嘴,吃的太多,溼氣也就不請自來了。

溼氣喜“四食”:

一、甜膩食物

很多人喜歡吃甜食,是因為生活中壓力太大,活著又累又苦,吃些甜食,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幸福感。

卻經常因為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一次性吃了很多甜食,然甜食性質又黏又膩,食用過量會傷脾胃。

溼氣喜“四食”,怕“四事”,做到的越多,身子越乾爽!

如此一來,脾胃主運化水溼,脾胃功能下降,最終的後果就是大量溼氣滯留在體內。

不管是糖果、糕點、餅乾、麵包,還是冰激凌、雪糕、飲料、布丁中都含有糖分,少吃為妙。

二、重口味食物

一般來說,口味重、有味道的食物,其中多半含有大量的食鹽,可是人們卻不對每日攝鹽量嚴加控制。

結果每天攝入太多的食鹽,腎臟負責排除人體中多餘的鹽分,若是無法做到,會導致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隨之升高。

溼氣喜“四食”,怕“四事”,做到的越多,身子越乾爽!

一旦大量的水分進入血管中,身體很容易發生類似水腫的情況。

體內的溼氣想要排洩出去,也極其困難了,只有加重的可能性。

三、油炸食物

油炸的食物,是我們心中的白月光,一段時間不碰,就會越來越想吃,不吃著心裡就難受。

可是一旦吃到嘴了,又會很快感到膩味了,並且大部分的油炸食物都很難消化。

溼氣喜“四食”,怕“四事”,做到的越多,身子越乾爽!

所以,我們的脾胃不但要負責消化大量的油脂,還可能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即使有一天,我們意識到體內溼氣滋生出來了,想要去除也是有心無力了。

四、冰鎮啤酒

春夏季節,是雨水肆虐的黃金時間,一個月裡基本有一大半時間都在下雨。

如此,我們生活的環境中自然溼氣比較嚴重,人們偏又為了散熱、涼爽,經常喝些冰鎮啤酒。

溼氣喜“四食”,怕“四事”,做到的越多,身子越乾爽!

身體的腸胃消化功能會受寒涼的刺激而削弱,體內的溼氣變的更嚴重。

於是,內溼加外溼,最終我們的身體就會被大量的溼氣包圍起來。

溼氣怕“四事”:

一事:曬太陽

在雨天、冷天,我們最期待看到的就是太陽出來,只要多接觸熱烈的陽光,寒氣會被完全的驅散。

溼氣也是如此,最害怕陽光的照射,只要我們經常在中午時分,在陽臺、公園裡曬曬太陽,讓身體吸收足夠的陽氣,即使體內常年積累下來的溼氣也能夠去除。

溼氣喜“四食”,怕“四事”,做到的越多,身子越乾爽!

不僅是我們的身體,就連我們的衣服、被褥、床單也要經常拿到太陽下面曬一曬。

並且時常把門窗打開,讓太陽照進我們的房間裡,驅散其中的潮溼之氣。

二事:堅持每天喝茶

喝茶,儼然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不管是早茶,還是下午茶,一些人都在雷打不動的執行著。

春夏季節,為了除掉身上積累下來的溼氣,我們通過喝祛溼茶來解決。

溼氣喜“四食”,怕“四事”,做到的越多,身子越乾爽!

烏草根砂仁茶,一天可以喝上2、3杯,因為性質溫和,有極好的健脾、祛溼之效。

由火麻仁、烏草根、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參、白扁豆、萊菔子、紫蘇、佛手、葛根、桔梗、淡竹葉、紅豆、枸杞搭配製成烏草根砂仁茶。

烏草根,原名顯脈旋覆花,性味辛、苦、性溫,具有祛風溼、通經絡、消積止痛的功效。

陳皮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性溫,服用之後具有很好的通氣、健脾、解膩、化痰還有止嘔等等的作用。

溼氣喜“四食”,怕“四事”,做到的越多,身子越乾爽!

砂仁,性溫,味辛,用於溼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善於化溼行氣,為醒脾和胃的良藥。

冬瓜皮性寒甘,入肺、大腸、小腸、膀胱經,具有潤肺生津、健脾養顏、利尿消腫、清熱祛暑、解毒排膿等養生功效。

三事:做瑜伽

想要去溼氣,每天多流些汗水,才是最重要的,通過運動出汗,是最為簡單、健康的。

只要在睡前做上一組瑜伽運動,能使體形得到美化,還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溼氣喜“四食”,怕“四事”,做到的越多,身子越乾爽!

而且做瑜伽,是一種動態的運動鍛鍊,能夠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把大量的溼氣都排出體外。

比如弓式、天鵝式、鳥王式、貓伸展式、幻椅扭轉式,都不妨嘗試一下。

四事:睡前吹乾頭髮

白天忙於工作、學習,只有到了晚上,人們才能抽出空來洗澡、洗頭。

特別是女孩子,因為頭髮又長又多,經常很難擦乾,以至於到了睡覺的時間,頭髮還是潮溼的。

溼氣喜“四食”,怕“四事”,做到的越多,身子越乾爽!

這樣頭髮、身體上攜帶的大量溼氣就會很容易侵入我們的身體,在體內堆積起來。

甚至到了第二天醒來,頭髮還沒有完全乾透,會產生強烈的頭部不適感,所以,睡前吹乾頭髮、擦乾身體是有必要的。

祛溼記一字:拍

溼氣重的時候,可以拍打一下我們身體的某些部位,就能夠把溼氣排洩出去。

最常見的是我們腋下的極泉穴、膝窩的委中穴、小腿的陰陵泉穴、足底的湧泉穴,以及我們的兩髀部位。

溼氣喜“四食”,怕“四事”,做到的越多,身子越乾爽!

兩髀,就是指我們的大腿內側和小腿交接處的腹股溝部位,拍打這裡,能夠調節脾胃功能,運化水溼。

甚至,我們能夠多用力拍打在手上的大小魚際處,也能起到排溼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