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贊成:義務階段取消英語


英語的主要貢獻在於文獻與技術資料翻譯。

1. A.I.與軟件技術已經到達讓人工翻譯退出的時代,尤其是書面翻譯。

2. 英語教學模式與方式已不適應新形勢。

3. 應試教育更加讓英語只能成為啞巴英語。

4. 國人學英語很努力,耗時耗力耗財,很無效。

5. 學英語是國人專門用來浪費生命的特殊方式。

6. 大學學英語,更有語言環境,更有利於學習。

7. 中小學階段英語應該讓位於體育。


英語在中國改革開放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主要歸功於是科技文獻資料的翻譯。因為在當時的中國科技落後,製造業技術含量低下。所以,需要巨量的科技文獻與技術資料翻譯,以獲得先進的知識,追趕世界先進國家在科技和製造業方面的前進步伐。


幾十年的努力,中國的科技與製造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雖然還沒有達到最先進的行列,但已經讓西方國家感到了壓力。中國現階段仍需要跟隨世界先進科技的發展,仍需要對先進技術資料和科技文獻的翻譯。但這樣的翻譯工作越來越侷限於頂端的高科技領域。


隨著AI技術和翻譯軟件技術的不斷髮展和完善。這種人工的翻譯越來越能夠被技術所替代。現在人們外出旅,甚至是商務談判,研究生博士生文獻檢索與翻譯,論文的寫作,都基本可以依靠翻譯軟件和翻譯工具很好的實現,隨著技術進一步的發展。這樣的翻譯會變得又快、又好,又準確。十幾年二十幾年的英語學習都未必做得好。


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我們的英語教學的模式與方式,卻沒有發生太多明顯的變革。啞巴英語的局面並沒有得到改變,考完四六級就把英語殺死的情景,在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中不斷輪番上演。當下的英語教學模式早就該退出歷史舞臺。

然而,高考的指揮棒決定了英語教學最終還必須是分數為導向的學習,而不是以語言能力為導向的學習,所以它本身註定無法改變。啞巴英語,也就註定是絕大多數學英語人的歸宿。


中國人學習英語可謂盡心盡力,可謂不惜體力,可謂不惜耗盡財力。然而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最終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必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樣的學習,只有很少部分人學習中能摸索出真正的方法來,但對絕大多數,學習不僅痛苦,無聊,看不到希望,也挽回不了對它的投入上的損失,不僅是精神的損失,健康的損失,還是財產的損失,更是時間的損失,生命的損失。


學習英語成了中國人虛榮的、專門用來消耗生命的一種方式。中國人學習其他的科目,或許在今後的生活中派不上用場。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這種可能性只是一種可能性,更何況大學畢業以後的人,通常還有一半以上是從事本專業工作的,或者與本專業相關工作的。即便是不從事本專業工作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對於所學的自然科學的知識的應用還是經常能用得到的。英語則不然,對於絕大多數國人而言,英語必然派不上用場。即便你想派上用場,現在翻譯軟件和AI技術都遠比你做的好。比如很多普通人出國旅遊,手機翻譯軟件就能做得相當的好,就能基本滿足需求。如果你要想達到同樣的能力,即使你付出的學習時間、精力、金錢的代價也未必達得到。


很多培訓機構總在宣揚孩子在小的時候學習英語更好。的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大人往往不能比的,主要是因為孩子不太顧及什麼。 並不是孩子能力多強。大些的孩子或成人學習英語往往比較愛面子,怕說錯,怕被嘲笑。所以只要他們能夠放下面子,並不會比小孩子做的差。更何況,大人的理解力更強。


在大學階段再開始學習,完全來得及。並且也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學。大學生活同學們吃住在一起,可以形成良好的語言氛圍和環境。加上現在的外國留學生也越來越多,交流和使用英語的機會也大大的增加。比在中小學階段要好的多。此時開始學英語,不僅興趣大大增加,自身的內在動力也非常的強。 學習的效果也會顯而易見的好。


最後,中小學階段應該把英語讓位於體育。每天大量的背單詞,研究語法,考試測試。不僅讓學習語言變得非常的乏味,也佔用了大量的時間。使得學生們本來就缺乏足夠的身體運動,變得更加無法參與運動。中國青少年身體素質每況愈下,卻是一個眼睜睜的實實在在的事實。雖然這種情況不是英語單獨造成的,但英語卻佔有著不小的份額。另外,中考有體育項目,而高考卻沒有,這是不符合邏輯的。這說明我們中國人並沒有真正的重視體育,並沒有把體育成為認作為國戰略,“相信體育的力量”仍然是一句空話。這樣的教育與我們時代的發展是相違背的。

不要讓國人再揹負沉重的負擔,不要讓青少年最終走到病夫局面。


西方人取得諾貝爾獎之所以多,一方面他們參與的多,參與的早,科技水平也早早領先我們。還有一點,是他們不學漢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