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裡的生命美育課:滌盪了痛苦的平和,或許更有力量

書香天府·全民閱讀④ |《平如美棠》裡的生命美育課:滌盪了痛苦的平和,或許更有力量

饒平如的繪畫

封面新聞記者張傑

2020年4月4日,99歲的饒平如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消息傳來,很多讀者表示緬懷,多家媒體也進行了詳細深入的報道。饒平如並不是社會名流,甚至也稱不上是一般意義上的作家、畫家,但卻能引發如此大的影響力,這跟他創作的一本文圖並茂的書——《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大有關係。這本書2013年出版後,感動無數人,獲獎甚多,暢銷至今。

那麼,這是怎樣的一本書呢?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本用生命寫成的書,也是一個人一生最多隻能寫一本的書。

书香天府·全民阅读④ |《平如美棠》里的生命美育课:涤荡了痛苦的平和,或许更有力量

饒平如的繪畫

饒平如1922年出生於江西,少年時生活優裕,後來就讀於黃埔軍校,是十八期學員。參加過抗日戰爭,是一位抗戰老兵。抗戰結束,饒平如主動脫離軍隊,做回尋常百姓。後來做過編輯、美編。由於時代動盪,他一生波折,到暮年才有一個安定的居所。但是家庭的溫暖,讓他有了靈魂的歸宿。尤其是,在艱難的一生中,他擁有著幸福的家庭。他與愛人美棠的愛情、親情,因為一同承受幾十年的艱難困苦,而顯得格外真實,堅韌。時間不等人。老病相催,她還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2008年,美棠離世。最開始的兩個月,當時86歲的饒平如“心中承受著無法言喻的苦”。

书香天府·全民阅读④ |《平如美棠》里的生命美育课:涤荡了痛苦的平和,或许更有力量

在長久無法走出悲傷的饒平如在4年時間裡,他一筆一筆,從美棠童年畫起……就這樣親手構建和存留下了的一個普通中國家庭的記憶。饒平如繪出了300多張豐子愷風格的畫作,講述了戰爭的年代、時代的變遷,也講述了一箇中國家庭近60年的動盪歷史。尤為難能可貴的是,處身時代風雲中,饒平如的回憶,關注的焦點都不是吃過的那些種種苦頭,而是日常的生活細節,口中作樂的記憶。或許,滌盪了痛苦的平和,顯得更有力量。

平如和美棠都是江西南城人,家道殷實,衣食無憂,接受不錯的私塾與學校教育。老人回憶幼時,從“發矇”時描紅“上大人孔夫子化三千七十士”,到過端午,吃年夜飯,上元節的獅子燈。十六歲的一天,他站在故鄉的太平橋上,“看得神迷,就在這晦暗不定的天色裡起了人生世界之思”。若說那時是少年不識愁滋味,那七十餘年後老人重回故地,看江水滔滔而去,不禁又想,“山形依舊,流水澹澹,江月年年,星漢燦爛,原都不是為了要襯得人世無常的”。

出於樸實的愛國之心,青年時代的饒平如從戎奔赴戰場,詭譎的戰爭使每一個人之生死均懸於一線,平如亦無例外。不過我們可以看到他於戰場生死間另一格的記述,“(日寇炮火紛飛,戰士們臥倒在陣地上)我抬頭望天,見天空晴朗,雲影徘徊,又馳目四面,四面全是青山。忽然,就在炮火裡我開始靜靜地想:這裡也許就是我的葬身之地吧?有藍天,有白雲,有莽莽青山,死得其所啊”。於急管繁弦中有如此的靜適心態,可以見出饒平如的性格之底色:豁達超越,對生命有審美的意識。

书香天府·全民阅读④ |《平如美棠》里的生命美育课:涤荡了痛苦的平和,或许更有力量

饒平如的繪畫

在書中,饒平如寫到,“戰事結束,一九四六年春,我時年二十五,在八三師六十三炮兵營任中尉觀測員。部隊駐守在江蘇泰州。夏天,炮兵營移駐泰興。這時,父親來了一封信,大意是弟弟近期將要結婚,望我能回家參加慶賀同時也希望藉此次回家機會我的婚事談好。我依計劃去鎮江乘船,赴江西九江。到達鎮江時近晚上八九點,碼頭強烈的燈光映亮夜空。我順著石級一路下行,登上一艘開赴九江的大輪船。七月裡天氣燠熱,大多數乘客不願進艙,或坐或臥,鋪蓋在甲板上吹涼風。我不喜混雜在鬨鬧的人群裡,就進船艙找了個鋪位休息。猶憶船舷邊有一個圓形的小窗口,隱約還聽得到甲板上小販在叫賣食品,而我想是疲累,很快就睡著了。船至九江,再轉南潯鐵路抵達南昌,然後直奔陳家橋號。假期不長,父親抓緊時間,第二天就拉了我坐長途車去臨川。”這樣的文字配上童真氣質的畫,讓人對時代空氣的質感,有非常深切的細膩感受。

平如與美棠結為連理,正值歷史的轉折期,平如、美棠卻渾若不知曉地印記著屬於他們的獨特回憶,這段時間,兩人攜手遊,有“徐州記”、“臨川記”、“樟樹鎮”、“柳州記”、“貴陽記”、“安順記”,他們輾轉奔波,卻不以為苦,反而體味著各個地域的風俗民情,品嚐著徐州的油條、臨川的炒藕絲、柳州的魚甡粥、貴陽的甜鹹點心、安順的米粉。在時代即將傾覆的當口,一對少年夫妻卻流連於極日常、極瑣碎的平凡生活,這是不是與我們以往習見的家國記憶大大相異?但這也是一種立此存照的生活,饒平如說,“對於我們平凡人而言,生命中許多微細小事,並沒有什麼特別緣故地就在心深處留下印記,天長日久便成為彌足珍貴的回憶”,只有多元的存在,適足以填補泛黃的歷史摺頁。

书香天府·全民阅读④ |《平如美棠》里的生命美育课:涤荡了痛苦的平和,或许更有力量

饒平如的繪畫

饒平如青年抗戰,壯年受難,老年喪妻,然而,他並沒有喪失生命的童真和詩意。他八旬學畫,九十出書,繪畫優美,文字清麗,書畫合璧,情意深沉。學者何懷宏說:“我們向《平如美棠》致敬,向生命致敬,向長者致敬,向普通人致敬,向所有在生活中發現美和傳遞愛的人們致敬。 ”

饒平如去世後,一些人說,平如與美棠的故事,“讓我們又相信愛情了”,“他們的愛情感天動地等等。他們的愛情故事固然動人,但是如果僅僅因為看到別人的愛情美好,才相信愛情,就顯得淺膚了。畢竟愛情是每個人都應該去努力相信、實踐的個人的事情。而饒平如最能帶給我們啟發的是,饒平如能在自己的沉浮命運裡,始終保持一種生命審美的活力,在困境中不被艱難淹沒,用最簡單的信念,度過自己的時代,贏得了一個沒有虛度的人生。而且,他八旬學畫,九十出書,用文字和圖畫,把這種美感、活力,用書本的形式給予塑形,表達,傳播,給讀者當下的精神生活,帶來的一束強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