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平如美棠》饒平如:人生要學會退一步

採寫|姜妍

《平如美棠》致敬辭

《平如美棠》是一部懷念之作,其中有社會變遷的見證,有滌盪了痛苦的平和,更有相濡以沫數十年的愛情。它平淡如樹,卻又絢麗如花,作者青年抗戰,壯年受難,老年喪妻,然而,他並沒有喪失生命的童真和詩意。他八旬學畫,九十出書,繪畫優美,文字清麗,書畫合璧,情意深沉。這本書不是思想或政治的鉅製,然而,任何思想的探索和制度的改善,其旨歸不正是應讓所有人過好的生活,美的生活?而每個人也都有如此生活的權利。於是,我們在這裡向《平如美棠》致敬,向生命致敬,向長者致敬,向普通人致敬,向所有在生活中發現美和傳遞愛的人們致敬。

——何懷宏

“我們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個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們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饒平如喜歡用楊絳的這句話比喻自己和美棠的人生。

“你什麼也不會做!”這是美棠一生對饒平如講得最多的話。子女們有時候覺得母親苛刻了,饒平如會衝他們擺擺手,意思是“人家教育自己老公,跟你們有什麼相干?”“我從來不欺負她,從來不對她講什麼謊話。”這是一句看似簡單的語言,卻不知道世間人有多少可以做得到。

饒平如不僅想把美棠的故事講給人們聽,他也想把他的其他親人們的故事講給今天的讀者聽,那是一些和時代有關的故事,他說他只負責講出來,如何評判,那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

专访|《平如美棠》饶平如:人生要学会退一步

《平如美棠:我們的故事》,饒平如著,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13年5月

新京報:你還會繼續把故事寫下去嗎?

饒平如:我還想把我的故事寫下去,本來我想寫的故事不僅僅是我和美棠的故事,但是這本書出版的時候,出版社希望集中在一個主題上,就是關於我和美棠的戀愛婚姻。其實我媽媽、我爸爸、我外婆都還有好多故事。我媽媽是個才女啊,我爸爸是個孝子啊,那是上一輩那個年代的人的生活,今天的人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我只負責把故事講出來。

新京報:你打算講一些關於他們的什麼故事呢?

饒平如:我講一個我爸爸的故事,有一次我奶奶生病,病得很重。以前有一個說法,如果母親生病,就往中藥裡放一塊兒子的肉,母親的病就能好。我爸爸真的這樣做,他把藥熬好,拜了天地,拿刀從大臂上挖一塊肉,放到藥罐子裡,我奶奶一吃這個藥,病就好了。這兩件事不一定有聯繫,但我爸爸就這麼做了。這是一種精神,對母親的愛,在這個地方,是應該這樣做的。但是今天是不必這樣做的,可是這種精神應該保留。我講這個故事並不是想要宣傳這個老方法,我想表達的是愛母親、愛父親的精神。這樣的老故事還有很多的,我講的都是真的故事,胡編亂造是很吃力的,讓我憑空想一個故事是要累死我的,2014年我還有好多故事想要講給大家聽。

新京報:對於獲獎你的感受是?

饒平如:這次獲獎我想說的有幾個方面,首先是要感謝讀者喜愛和評委給予的很高評價。其次我個人的感受可以用三個字總結,首先是“喜”,我很高興,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沒想到會得獎;第二個是“悲”,我是有一點悲傷的,我得了獎,但是我的老伴卻不可能和我分享這種喜悅了;第三個是“怕”,為什麼怕呢?老子講“不敢為天下先”,不要在人前出風頭,所以想一想我是後怕的,我要提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千萬要學會退一步。趙本山講過一句話,我很佩服的,有哲理。你知道嗎?

新京報:是什麼呢?

饒平如:有一年春晚,趙本山帶了一個學生出來,那個學生一炮而紅,不得了啊,聲名遠揚。趙本山就說,上去容易,看他怎麼下來喲。趙本山的意思是,一個人上去是不得了的,但是下來就難了。飛機想要安全降落,是更有難度的。世間萬物是循環的,痛苦到極點,好事可能就要來了;快樂高興過了頭,可能壞事也就要來了,物極必反。

新京報:所以你怎麼看自己最近一二年得到的各種認可?

饒平如:我現在這麼順利,但我還是想要安全降落,我說的不是假話。所以我講話要謹慎,不自高自大,不忘乎所以,我就是這麼個感覺。我不會覺得自己不得了了,我就是個平凡的人,我就是我,儘管好像很多人曉得了我的故事,但我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人。

专访|《平如美棠》饶平如:人生要学会退一步

《平如美棠》插圖,饒平如繪。

這本書

木偶奇遇記

這本書我寫的動機是為了懷念亡妻,妻子去世了我很難受,怎麼辦呢?我想把她的故事告訴大家,讓家裡的第二代、第三代孩子們都能聽到,如果只是講給孩子們聽,那遇到另外的人又要講一遍,所以我要寫下來。而年輕人我怕他們也不大有時間聽,為了吸引他們的眼球,就不如畫畫。我想起一個故事,就畫一張圖。

就這樣,我就把一個一個故事畫成一張一張的圖,畫了一部分我把其中一張拿給我的小孫女欣欣,讓她看看怎麼樣,那張畫我是一次完成,畫了10個小時。欣欣就拿著她的ipad,我那時候也不太懂那是什麼,她“啪啪啪”,對著這張畫拍了幾下傳到她一個同事那裡,那個同事就傳上網了。大家都看見了,柴靜也看見了。

2011年12月20幾號,柴靜安排了兩個記者來我家,其中有一個網名叫“螞蟻”,他們和我聊天,給我拍了很多生活照。後來他們告訴我,要我去北京,柴靜要採訪我。我知道後嚇了一跳。然後我們就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兒女們都來了。我們說要是去中央電視臺,首先,要怎麼稱呼柴靜呢?叫她“小柴”?這個不行,顯得我老資格、沒禮貌。叫她“柴女士”?好彆扭。後來我的一個兒子說,喊“柴老師”。我想到文藝界趙本山、趙忠祥不是都叫他們“老師”麼,我覺得挺好的,就拿筆記下來。

然後我到了北京,一天下午“螞蟻”帶我去了電視臺附近的一個咖啡館,來了好多工作人員,還有攝像機,我還蠻緊張的。2點多鐘柴靜來了,我喊她“柴老師”,她說“不要喊老師,爺爺。”我們就隨便聊,她問我一些事情,她很親切,我們一見如故。我們聊了4個小時,後來那天的內容拍成短片,還有些話沒有用上,柴靜就寫了篇博客,把其他內容寫進去。那篇博客不得了!很多人看,從此以後媒體就都來了,報紙的電視臺的,還有的媒體來到我家裡。這是2011年的事情,也是我始終沒料到的事情。我覺得好像一個“木偶奇遇記”,以前美棠老說我是木頭木腦的,開玩笑說我這人沒用,木頭木腦不是就是個木偶嘛。

這一年

很多人關心我

2013年我有好多的事情,從二月份就沒斷過。我去了好多地方,福建、杭州、北京……而且我現在身體還可以,如果是勉強出行就不必了。杭州我以前也沒去過,廈門也沒去過。我很高興,人們來跟我聊天,談故事,我覺得這不叫打擾,大家是關心我,而且來的都是文化人,大家談得攏。孔夫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和記者們談談,我是高興的。

我也不會電腦也不會發短信,我也不想學這些,我怕一學就陷進去了,什麼QQ啊,這個那個的。我怕迷上去可怎麼辦?我還有很多事沒做呢。我要寫毛筆字、打拳、彈鋼琴、畫畫、看書。我每天還要喂貓咪,喂完家裡的貓咪還有外面的流浪貓,一天兩頓飯。

我每天上午要打太極拳,每天早晚還要彈兩次鋼琴,我彈琴不是為了要成為鋼琴家,是為了預防老年痴呆。彈鋼琴我是不找老師學的,外面找老師很貴的,一小時就要二三百塊。我買的是音樂學院編輯的中老年鋼琴教材,自己學,現在已經會了4個曲子,《送別》、《友誼地久天長》,都是美棠喜歡的曲子。我是2011年4月買的鋼琴,學了兩年了。毛筆字也是我的愛好,很有趣,越寫越有趣,我每天要寫3個小時的字。

专访|《平如美棠》饶平如:人生要学会退一步

舉行婚禮後,美棠與我在禮堂門口合影(1948年)。

這一代

要曉得什麼是“苦”

我孫女孫子他們這一代現在的生活不得了啊,很愜意、很舒服。 我孫子一個皮包都要一萬塊,我的天哪!他買東西都是要買牌子好的。我還有個孫子買一塊手錶要一萬六,我的媽呀!我的外孫,買手錶、買皮帶都是進口貨,天哪!一句話,他們現在太幸福了!我大孫女的老闆,每天上班都是車接車送的。這一代的年輕人真的太幸福了!

我們那個時候受過很多的苦,現在年輕人過的日子,我們那時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相對論是有道理的,一個不知道苦是什麼,也就不知道現在的甜。現在的甜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來之不易的。現在的年輕人吃的東西都好吃得不得了,可我當年是要喝稻田裡的水的,那個時候在衡陽抗戰,我們走不了,窮得不行,最後還是喝下去了稻田裡的水,日子很難過啊!

現在的年輕人日子好了,也應該要出去鍛鍊鍛鍊,比如有的人不是就去野外生存什麼的,呆在一個地方什麼都要自己去弄,不曉得會發生什麼事,不然不瞭解什麼是“苦”。

現在大家都喜歡出去旅遊,什麼新馬泰啊、歐洲啊,到處跑跑,世界大得很。享樂是應該的,但問題是萬一遇到挫折的時候能不能忍受?電視上講小青年沒考上大學,嘣噔就跳樓了,一受不了什麼事情也就跳樓了。太脆弱了,要堅強一點。

還有,我不會發短信也不會上網,但我看我大孫女光手機就有四五個,整天叮叮響,手機功能特別多,花樣多得不得了,裡面還有各種遊戲。坐地鐵的時候也能看到每個人都有一個手機,現在的生活和過去真是兩樣了。

採寫|姜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