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入市未讓房價反彈

春意融融,但京城樓市的小陽春遠未到來。多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北京的新房與二手房加起來成交量剛剛破萬套,比去年同期銳減48%。面對成交量腰斬的現狀,業內人士分析,雖然樓市正在復甦,但目前進入市場的主要是剛需購房人群,市場反彈並未推高價格。

“年前把房賣了,現在肯定就著急買房。”晚上7點多,朝陽區一家中介門店經紀人小郭帶著客戶一連看了兩套房。過去一個多月受疫情影響看房人少,近期已經逐漸恢復。

“每次市場‘重啟’基本都是剛需入場。”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說,隨著復工復產穩步推進,因疫情而積壓的需求在3月開始釋放,其中主要是前期積累的剛需快速入場帶動市場回暖。

從何可見是剛需帶動?來自鏈家18城的成交情況顯示,3月,成交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戶型佔比高出疫情前水平約3個百分點,達到72.4%。這種戶型正是入場剛需族最喜歡的。

剛需入市未讓房價反彈

北京多項指標也呈現出這一趨勢。“以北京為例,3月北京外圍城區復甦較中心城區更快,亦莊、門頭溝、大興、石景山等剛需房源集中的區域二手房成交量已經恢復至去年3月小陽春成交水平的50%以上。”許小樂還披露,450萬元以下房源成交佔比相較疫情前提高將近7%,25至29歲年齡段成交客群佔比均有2%的提升,顯示出剛需入市節奏更快。

表面上成交量比2月份增加了,但價格是否“水漲船高”?鏈家數據顯示,一季度,北京二手房套均成交總價465萬,比去年同期下降6.1%,比上季度下降3.7%。

“市場反彈但並未推高價格的原因在於目前的交易是低位反彈,整體來看絕對水平依舊較低,還沒有到達能讓價格明顯上漲的量級。”許小樂說,目前整體供需矛盾依舊較為緩和,大部分城市的業主調價中漲價佔比不足30%,買方的市場地位高。房源成交週期均超過120天,市場交易節奏依舊緩慢。

新房方面,北京一季度新房供應面積5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0%;成交面積9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2%。業內認為,北京調控力度大,過去幾年新房市場都很穩定,不會大起大落。

“整體看,3月北京新房與二手房市場合計住宅簽約10319套,雖然比2月平均上漲了126%,但依然比2019年同期下調了48%。”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北京網籤數據只恢復了市場的大約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