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上海未來將開發傳染病綜合指數,實現精準防控

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在今天的發佈會上介紹,自非典後,上海公共衛生能力不斷提升。國家有傳染病疫情直報系統,法定39種傳染病,上海做了一些自己完善。自2012年開始,上海除進行病例監測,還做症狀監測,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發熱等症狀患者會進入症候群監測系統。近年來這一監測系統已收集信息17萬條,症候群監測體系還先後發現了黃熱病,Q熱病等。

此外,上海建立了“公共衛生苗子事件系統”。國家有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標準,進一步關口前移。所謂公共衛生苗子事件,即沒有達到國家公共衛生時間標準,把標準降低,苗子事件開始報告,會有早期處置,將公共衛生可能的威脅撲滅在火苗狀態,而不再是火災。數據顯示,每年市區兩級處置苗子事件接近2000起,包括學校水痘、手足口,作為苗子事件早期處置,處置越早傳播控制越好,真正達到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僅有30起左右。

付晨說,所有疫情處置,早發現都是很關鍵,處置快速響應環節、監測預警體系對疫情防控至關重案。下階段,上海將在現有監測群中,利用大數據進一步監測症候群,形成多點觸發靈敏模式,加強時間空間聚集性分析,開展高危地區高危場所高危人群的早期精準防控。

此外上海還將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加強數據分析的利用。探索主動發現和風險預警,加強基於人工智能開發的傳染病監測模型,與臨床很好結合,輔助臨床診療工作,開發傳染病綜合指數,實現精準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