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上海未来将开发传染病综合指数,实现精准防控

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介绍,自非典后,上海公共卫生能力不断提升。国家有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法定39种传染病,上海做了一些自己完善。自2012年开始,上海除进行病例监测,还做症状监测,包括呼吸道、消化道、发热等症状患者会进入症候群监测系统。近年来这一监测系统已收集信息17万条,症候群监测体系还先后发现了黄热病,Q热病等。

此外,上海建立了“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系统”。国家有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标准,进一步关口前移。所谓公共卫生苗子事件,即没有达到国家公共卫生时间标准,把标准降低,苗子事件开始报告,会有早期处置,将公共卫生可能的威胁扑灭在火苗状态,而不再是火灾。数据显示,每年市区两级处置苗子事件接近2000起,包括学校水痘、手足口,作为苗子事件早期处置,处置越早传播控制越好,真正达到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仅有30起左右。

付晨说,所有疫情处置,早发现都是很关键,处置快速响应环节、监测预警体系对疫情防控至关重案。下阶段,上海将在现有监测群中,利用大数据进一步监测症候群,形成多点触发灵敏模式,加强时间空间聚集性分析,开展高危地区高危场所高危人群的早期精准防控。

此外上海还将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数据分析的利用。探索主动发现和风险预警,加强基于人工智能开发的传染病监测模型,与临床很好结合,辅助临床诊疗工作,开发传染病综合指数,实现精准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