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少80後小夥伴,總盼著過年。過年便有壓歲錢(雖然最後大多被父母收起來),有美食,一家人快快樂樂地聚在一起。
要過年就要貼門神,而門神便是我們熟悉的秦叔寶、尉遲敬德(我記得早些時候還貼過關羽、張飛),因為常常見,我們大多聽過這兩位門神的故事。
我知道他倆是大唐猛將,多次救下唐太宗李世民的性命,太宗皇帝睡覺的時候,倆人便站在屋外警戒守衛,長大後才發現這些事情,不過民間傳奇故事。
讀更多秦瓊的故事,越覺得離真人越遠,於是開始從史書中搜刮一二,真正的秦叔寶、尉遲敬德比故事中更厲害嗎?
也許史書中的倆人沒有故事中那麼傳奇,畢竟血肉之軀,又能做些什麼呢?不過,倆人皆是當時猛將。尉遲敬德曾從數萬人中救出李世民,而秦瓊歷來就是對付敵方猛將的。
《舊唐書·尉遲恭傳》——遇王世充領步騎數萬來戰。世充驍將單雄信領騎直趨太宗,敬德躍馬大呼,橫刺雄信墜馬。賊徒稍卻,敬德翼太宗以出賊圍。
《舊唐書·秦瓊傳》——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
為大唐立下大功的不止二位,太宗皇帝為表彰這些功臣,專門設立凌煙閣,一共二十四位大臣名列其中,尉遲恭和秦瓊也排了進去。
後來,我才知道凌煙閣功臣是有排名的,尉遲恭排第七,而民間的名聲更大的秦瓊卻排在最後。有時,最後一名意味著可選可不選。同為門神,倆人差距為何這麼大呢?
有人說:秦瓊沒有參加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所以在李世民眼裡地位並不高。若按這個邏輯來說,魏徵為何能入凌煙閣,還是排名第四,比房玄齡還高?總不能魏徵早已是李世民的人吧。
秦瓊真的沒參加玄武門之變嗎?我們先看史書,有多處記載秦瓊參與的事蹟。 我們先看主角李世民本紀: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秦叔寶等於玄武門誅之。
《舊唐書·秦瓊傳》記載:“六月四日,從誅建成、元吉。事寧,拜左武衛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這也坐實秦瓊參與其中。
不過,玄武門之變中,秦瓊沒尉遲敬德那麼耀眼,整個事件,差不多是尉遲恭一個人的表演,誅殺李元吉,彈壓李建成餘黨,入宮嚇唬李淵等等。
秦瓊身為李世民大將,具體做了什麼呢?我們看看長孫順德傳的記載:(長孫順德)與秦叔寶等討建成餘黨於玄武門。
我們再來看看事後封官:以秦府護軍秦叔寶為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為右武侯大將軍。左衛大將軍負責宮廷防務還有儀仗,武侯大將軍負責保護皇帝出巡,皆是李世民重要的防禦力量。
要搞明白倆人在凌煙閣的排名差距,需要先知道凌煙閣按什麼原則排名的。排在前頭五人:趙國公長孫無忌(司徒),趙郡元王孝恭(贈司空),萊成公杜如晦(贈司空),鄭文貞公魏徵(贈司空),梁國公房玄齡(司空)。
上面的“贈”指大臣死後,皇帝感念其功績給他增加的榮譽,這叫贈官,大多是生前的官職再加一級。
唐朝的三公雖沒有實權,卻是地位榮譽的表現,司徒地位高於司空。因此長孫無忌排第一。李孝恭是王爵,要比其他司空的公爵爵位高。這些是正一品官位。
房玄齡官位比杜如晦、魏徵高(贈官不如生前官位高),不過杜如晦、魏徵皆去世,我國曆來講究死者為大,因此他倆排名高於活著的房玄齡。
排在他們之後的便是從一品的“儀同三司”。儀同三司的意思是地位沒有三公高,但有三公一般的待遇。申國公高士廉、鄂國公尉遲敬德分列第六、第七(高士廉年齡大)。
排名第八的李靖,當時不過是“特進”從一品,他是死後贈的司徒,這一下至少到了第二位。排在後面的不是都督,便是各部尚書、十二衛大將軍,而秦瓊的官位是徐州都督,還是贈官。
唐時分上中都督,上都督為從二品,尚書為正三品,但秦瓊的徐州都督地位要比各部尚書低。於是秦瓊只能排在凌煙閣最末。
秦瓊卒於貞觀十二年,他的官位低離不開本人刻意遠離權力的原因。他曾對同僚說:“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秦瓊打了200多次戰爭,多次受傷,光流出的血都有數斛多了。天下大定後,秦瓊總以養病為藉口,同僚問他得了什麼病,於是有了上述的話。
其實這話半真半假,真的是秦瓊多次受傷,假的是秦瓊的病絕沒有那麼嚴重。他之所以如此說,不過是一種自保手段,正如劉邦滅項羽後,張良以求道為藉口離開一樣。這是秦瓊自己的選擇。
凌煙閣確實是按功勞排位的,還有什麼能比官職更能說明功勞的?大家分工不同,不能說前線李靖滅突厥立下大功,那麼後方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便無用吧。功勞無法量化,但官網、爵位卻可以看出高低來。
閱讀更多 臥牛說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