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寶會說話,穿越九千年的聲音——賈湖骨笛!

請問各位小夥伴們有看過央視的王牌節目《如果國寶會說話》嗎?如果沒有看過也沒關係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國寶中的國寶,穿越九千年歲月的笛子——賈湖骨笛。

如果國寶會說話,穿越九千年的聲音——賈湖骨笛!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入門關。”想必很多中國人對於“羌”這個字的認識都是來自於小時候所讀的古詩《涼州詞》,也正是因為這樣,漢唐之後的很多中國人都認為,“笛”就是“羌笛”或者說“胡笛”的意思。笛子也被認為是胡人和羌人的創造發明,而我們的主角——賈湖骨笛的出土,打破的中國音樂史乃至世界音樂史的傳統認識。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河南賈湖,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個距今7800-9000年的史前聚落遺址——賈湖遺址,在這個遺址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大批珍貴的文物,而這批文物中最最珍貴的就是它——賈湖骨笛。自此,賈湖骨笛成為我國目前所出土的最早的樂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演奏的樂器(真的有點令人小驕傲呢)。

如果國寶會說話,穿越九千年的聲音——賈湖骨笛!

據考古學家們推測,在9000年前的中原大地上,一隻鶴死去,其他鶴圍在它身邊哀鳴,鶴戾聲感染了我們的先民。就這樣,白鶴的骨頭被祖先們製成了骨笛,所以說賈湖骨笛的原料就是鶴類尺骨。這隻賈湖骨笛長23.1釐米,上面有七個孔,為七孔樂器,而且在第六和第七孔的中間有一個小孔,經過專家們的研究,發現這個小孔是為調整第七個孔的發音而特製的調音孔,使之可以發出兩變音,寫到這裡,我實在不得不佩服我們的祖先,在條件如此簡陋的九千年前,居然就有如此巧妙地心思去發明如此偉大地東西,實在是妙哉!妙哉!

如果國寶會說話,穿越九千年的聲音——賈湖骨笛!

也有專家推測,骨笛最早的作用恐怕不是演奏,而是發出鳥類的叫聲,吸引其他獵物前來,只是單純為了狩獵。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的進化,情感的出現,人們開始需要越來越多不同的聲音,樂器便應運而生,賈湖骨笛就是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下。而且骨笛的演變也從最初的五孔演變成了7孔甚至是8孔,而7孔的賈湖骨笛在九千年前就可以發出類似於今天七階音階所能發出的樂音了,這就推翻了外國認定的中國古樂器只有五階音階的說法,中國的古音樂史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如果國寶會說話,穿越九千年的聲音——賈湖骨笛!

歷史是不斷髮展的,當初連排列圓孔都還不標準的賈湖骨笛發展到今天,已經演變出了好多種不同種類的笛子,長笛短笛;材質不同,木的,竹的,骨頭的;而笛子的聲音也有了很大很大的變化,但我覺得,無論如何演變,笛子的內涵都會永遠傳承下來。就像骨笛的調音方法,在幾千年後的現代化社會里,我們仍然在使用。

如果國寶會說話,穿越九千年的聲音——賈湖骨笛!

小編不才,學的都是如同吉他那些較為簡單的樂器,未曾學過帶著遠古呼喚聲音的骨笛,但這並不能阻礙我對笛子吹奏出來的聲音的嚮往。大家試想,在遠古部落裡,夕陽西下,你坐在一個大石頭上,陽光微灑在你身上,你輕輕地吹奏著骨笛。九千年後的今天,你坐在河南的小巷裡,陽光同樣微灑在你身上,你喝著賈湖酒,不時停下來吹一下笛子,此時的你和九千年前的你,是有共鳴的,你能聽到來自九千年前的笛聲與思念。

如果國寶會說話,穿越九千年的聲音——賈湖骨笛!

歲月流逝,器物在變,人類前行。在這生生不息的旅途中,我們並沒有丟下傳承千年的聲音,此時可以聆聽到的笛聲,就是他們對我們的呼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