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周王這家三口人守護“國寶”36年……

1982年,佘世珍家附近發現了一窩野生揚子鱷卵,這裡因此成為野生揚子鱷保護點。佘世珍的丈夫張緒宏肩負起保護揚子鱷的責任。他20多年如一日,詳細記錄野生揚子鱷的活動情況,直到2005年因病去世。佘世珍接下了丈夫的職責,默默守護揚子鱷。去年,年近八旬的她又將管護員的職責交給了60多歲的兒子張宏華。36年來,這一家三口接力保護著野生揚子鱷。

36年前發現野生揚子鱷卵

宣城市宣州區周王鎮紅洋村張村村民組,這個位於紅星水庫邊的小村子分散著一二十戶人家。佘世珍的家離水庫只有百米遠。

佘世珍年輕時,村裡就有人發現過揚子鱷,當地人稱“土龍”,那時候還沒有保護意識。1982年,有一次兒子們在水庫游泳,在水庫中間的小島上發現了一窩蛋,拿到安徽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給專家一看,確定是揚子鱷的卵。

周王這家三口人守護“國寶”36年……

為拯救瀕危的揚子鱷,1979年,安徽省政府批准在原宣城縣南郊建立了“安徽省揚子鱷養殖場”。1982年6月,安徽省揚子鱷自然保護區成立。發現野生揚子鱷產的卵,這對保護揚子鱷的專家們來說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紅星水庫因此也成為揚子鱷保護點。佘世珍一家與揚子鱷的淵源就此拉開。

老人詳細記錄揚子鱷活動

佘世珍老人保存了一本張緒宏2004年記錄紅星保護點野生揚子鱷活動情況的本子。

這本泛黃的本子上,每一頁都工整地畫著表格,從時間、揚子鱷早中晚活動情況、發現數量、氣溫、風向、天氣、鳴叫聲音等方面,詳細記錄保護點內揚子鱷的活動情況。

周王這家三口人守護“國寶”36年……

1982年後,張緒宏成為揚子鱷管護員。在野生揚子鱷活動信息匱乏的年代,他詳細記錄揚子鱷的活動情況,提供給專家們研究。

同時,注意保護揚子鱷,制止釣魚、捕魚等會危及揚子鱷生存的人類行為。

2005年,張緒宏老人因病去世。那些揚子鱷活動情況記錄本,見證了他二十多年來與揚子鱷的不捨牽絆。

老人聽得懂揚子鱷的叫聲

丈夫去世後,66歲的佘世珍老人挑起了管護員的職責。她並不是新手,在丈夫保護揚子鱷的20多年裡,她始終陪伴左右。

佘世珍與揚子鱷相處三十多年,對野生揚子鱷的習性她可能比一些專家還了解。揚子鱷叫聲不一樣,意思也不一樣,是不是要下雨了,聽揚子鱷叫就知道了,比天氣預報還準。

周王這家三口人守護“國寶”36年……

幾十年來,佘世珍默默守護著野生揚子鱷。2016年,她還獲得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頒發的“生態保護獎”。

兒子接下父母肩負的責任

雖然佘世珍老人如今身體還挺硬朗,但划船到島上對她來說已不容易。去年,她的兒子張宏華接下了管護員的工作。揚子鱷產卵時,他會回來觀察、照顧。平時張宏華在外工作的時候,佘世珍在村裡守著。

周王這家三口人守護“國寶”36年……

揚子鱷產卵之前會用附近的樹枝和草做窩,但有些較硬的竹枝和灌木對揚子鱷來說是個難題,如果窩做得不好,會影響卵孵化成功率,於是端午節的時候張宏華把島上的樹枝和草砍了。

今年那隻揚子鱷在島上產了32枚卵,是近年來最多的一次。經過幾十年的保護,根據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統計,紅星保護點有野生揚子鱷20多隻,這裡已經成為揚子鱷安心生活的家園。

周王這家三口人守護“國寶”3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