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軟化劑"找到了,常吃這類食物,清除脂質,血管慢慢變軟了

血脂是指血漿中的中性脂肪(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即三酰甘油)及類脂(磷脂、糖脂、類固醇等)的總稱。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一種或多種脂質高於正常水平稱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是指血中膽固醇(TC) 和(或)甘油三酯(TG)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現代醫學稱之為血脂異常。脂質不溶或微溶於水,必須與蛋白質結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脂血症通常為高脂蛋白血癥,即血清脂蛋白濃度升高。

目前已經公認高脂血症包括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脂血癥及二者都高的複合性高脂血症。一般檢查 血脂,最好檢查四項:總甘油三脂(TG), 總膽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 (總稱為"血脂四項")。前三項任何一項高了,就叫做"高脂血症";如果三項都高時,可要特別小心了。

血管

高脂血症通常是指血漿中膽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超過正常界限。根據我國的"血脂異常防治建議"規定:血清總膽固醇應<5.2毫摩爾/升,如≥5. 75毫摩爾/升屬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3.12亳摩爾/升,≥3. 64毫摩爾/升為升高。血清甘油三酯應< 1.7毫摩爾/升,≥1. 70毫摩爾/升為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91毫摩爾/升為降低,≥1.04毫摩爾/升為合適範圍。

在排除繼發性的高脂蛋白血癥,如糖尿病、腎病綜合徵等多種疾病的影響,以及藥物影響(避孕藥、雌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因素;結合動脈硬化證據,陽性家族史,高膽固醇、高糖類飲食習慣等,不難發現高脂血症。

血管

飲食療法防治高血脂的意義

高血脂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繼發性血脂升高多半與進食過多富含膽固醇、飽和脂肪酸的動物內臟和脂肪,以及與高熱量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可以這麼說,相當一部分高脂血症者是自己人為地"吃"出來的。那麼,吃出來的高血脂,能否再用"吃的辦法降下去呢?回答是肯定的。這就是目前在治療高脂血症中受到普遍重視的飲食療法。飲食療法的目的是通過合理調整飲食中的脂肪和膽固醇,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抗動脈粥樣硬化因子)水平,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子)水平。據研究資料:血清總膽固醇降低1%,可使冠心病的危險性降低2%。在高脂血症治療中,無論採取何種療法,飲食療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療法,是最為安全、有效的措施。

血管

血管"軟化劑"找到了,常吃1類食物,清除脂質,血管慢慢變軟

這1類食物是指補充體ֹ恆ֹ月ֹ草ֹ 酸油脂化合物,維持脂肪酸平衡,其化合物能促進膽汁分泌,可明顯降低實驗性高血脂動物的血膽固醇含量,化合物中所含的亞麻酸和亞油酸都有降低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的作用,以降甘油三酯最顯著,並能使主動脈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降低。

限量總熱量。成年人每日膳食的總熱量以6699~7536千焦為宜,注意保持正常體重。

少吃動物性脂肪。膳食中的脂肪一部分來自烹調用油,另一部分來自食物中的脂肪。要控制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性脂肪(如豬油、牛油、黃油、奶油、肥肉)和某些熱帶油(如椰子油、棕櫚油)的攝入,這些不應超過總熱量的7% ~ 10%。 食用油宜選用含豐富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含單價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花生油;含多價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的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