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软化剂"找到了,常吃这类食物,清除脂质,血管慢慢变软了

血脂是指血浆中的中性脂肪(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即三酰甘油)及类脂(磷脂、糖脂、类固醇等)的总称。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水平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指血中胆固醇(TC) 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脂血症通常为高脂蛋白血症,即血清脂蛋白浓度升高。

目前已经公认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二者都高的复合性高脂血症。一般检查 血脂,最好检查四项:总甘油三脂(TG), 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 (总称为"血脂四项")。前三项任何一项高了,就叫做"高脂血症";如果三项都高时,可要特别小心了。

血管

高脂血症通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超过正常界限。根据我国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规定:血清总胆固醇应<5.2毫摩尔/升,如≥5. 75毫摩尔/升属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3.12亳摩尔/升,≥3. 64毫摩尔/升为升高。血清甘油三酯应< 1.7毫摩尔/升,≥1. 70毫摩尔/升为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毫摩尔/升为降低,≥1.04毫摩尔/升为合适范围。

在排除继发性的高脂蛋白血症,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影响,以及药物影响(避孕药、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因素;结合动脉硬化证据,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高糖类饮食习惯等,不难发现高脂血症。

血管

饮食疗法防治高血脂的意义

高血脂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继发性血脂升高多半与进食过多富含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动物内脏和脂肪,以及与高热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可以这么说,相当一部分高脂血症者是自己人为地"吃"出来的。那么,吃出来的高血脂,能否再用"吃的办法降下去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目前在治疗高脂血症中受到普遍重视的饮食疗法。饮食疗法的目的是通过合理调整饮食中的脂肪和胆固醇,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水平,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水平。据研究资料:血清总胆固醇降低1%,可使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2%。在高脂血症治疗中,无论采取何种疗法,饮食疗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疗法,是最为安全、有效的措施。

血管

血管"软化剂"找到了,常吃1类食物,清除脂质,血管慢慢变软

这1类食物是指补充体ֹ恒ֹ月ֹ草ֹ 酸油脂化合物,维持脂肪酸平衡,其化合物能促进胆汁分泌,可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动物的血胆固醇含量,化合物中所含的亚麻酸和亚油酸都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的作用,以降甘油三酯最显著,并能使主动脉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降低。

限量总热量。成年人每日膳食的总热量以6699~7536千焦为宜,注意保持正常体重。

少吃动物性脂肪。膳食中的脂肪一部分来自烹调用油,另一部分来自食物中的脂肪。要控制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性脂肪(如猪油、牛油、黄油、奶油、肥肉)和某些热带油(如椰子油、棕榈油)的摄入,这些不应超过总热量的7% ~ 10%。 食用油宜选用含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含单价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花生油;含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的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